3月19日到20日,10年来强度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沙尘暴袭击了我国北方8个省市区,其中甘肃酒泉的鼎新和金昌市为特强沙尘暴。金昌市的大风像山洪暴发一样在市区的楼群间轰鸣,风力达到9级,瞬间风速每秒达22米。在鼎新,甚至还刮起了“黑风”,能见度一度为零,伸手不见五指。 对西部沙漠化素有研究的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玉玺说:“沙尘暴愈演愈烈的事实说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加剧恶化。”他说:“西部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刻不容缓。在甘肃,要防沙治沙,就必须治理中国四大沙尘暴源头之一的河西走廊的沙漠化。要治理河西走廊的沙漠化,就必须保护祁连山冰川。” 祁连山冰川缩减,使河西走廊成了沙尘暴源头之一 东起乌鞘岭,西接吐哈盆地,武威、张掖、金昌、敦煌、酒泉、嘉峪关等城市明珠镶嵌其中的狭长地带,就是闻名遐迩的河西走廊,也是今日甘肃的“米袋子”、“菜篮子”。据统计,甘肃省32%的粮食、70%的商品粮、99%的棉花、35%的油料和50%的瓜果蔬菜产于此地。 没有祁连山冰川就没有河西走廊。这里,降雨量远低于蒸发量,唯一的水源就是祁连山冰川。祁连山冰川一年融化的72.6亿立方米水,汇成河西走廊的生命线。祁连山的冰川、融雪,是维系河西440万人民、750万头牲畜、70万顷耕地、120万顷可耕荒地、几百个工矿企业的命脉所在。甘肃农业大学的专家测算,祁连山冰川创造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约为15亿元人民币。 可是,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水却比上个世纪的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后退竟达12.5至22.5米。因为水源减少,近10年来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加上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引起的“狭管效应”,北临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的戈壁和沙地、绵延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地区以及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强度最大的沙尘暴源头。 据史料记载,沙尘暴发生的频率,500年前,150年发生1次;到250年前,平均不到8年发生1次;近100年前,5年发生1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沙尘天气一年发生多次,且时间提前、强度增大、波及范围更广。2000年一年发生12次,2001年仅1至4月就出现了9次。 “保护祁连山冰川,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的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放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挖中药材,滥采地下水。 甘肃人口50年间翻了一番多,而耕地仅增加了4%。人地的矛盾导致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间,西北地区先后搞了3次大规模的毁林开荒,破坏草地667万公顷,毁林18.7万公顷。到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甘肃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8.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尽管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工程成效卓著,但整体而言,沙漠化、荒漠化趋势仍在加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纪50年代,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上游年径流量尚为6亿立方米,到目前,已不足1亿立方米。因为供水不足,在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只好拼命打深水井。从100米到300米,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坏,50万亩沙生植物因地面焦渴而死亡,520万亩草场退化。草死沙生,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今,这里年均风沙日数达139天,最多时达150天;8级以上大风日数70多天,年均强沙尘暴日数多达29天。 “保护祁连山冰川,必须有切实科学的措施” “保护祁连山冰川,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关键是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有切实的措施。”韩玉玺认为,沙漠化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少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证。他认为,必须加强政策引导和法纪约束,要尽快制定具有实际操作性的防沙治沙地方性法规,使各级领导增强环保意识,真正重视、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地应该编制防沙治沙规划,使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衔接,对减少土地沙化和改善生态的目标、时限、步骤、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规划一经作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变更。要建立各级行政首长环境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奖惩制度,以确保防沙治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姚檀栋呼吁:“防沙治沙,要尊重科学,遵循自然规律。”他说,西部是缺水地区,水源只有祁连山冰川融水,一定要根据水资源状况,搞好科学探测、规划,不能盲目地扩大植树规模。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的地区,更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适度开发。 增加投入,也是许多人的共识。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长安永红认为,保护祁连山冰川,意义重大,国家应给予充分重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复也认为:“要保护祁连山冰川,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坚决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