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变”士兵正撤出被占大厦 |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李志强
7月27日凌晨3时到晚9时,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金融区马卡蒂戏剧性地上演了一幕不流血的“军事政变”。“兵变”的真实原因何在,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兵变”者动机单纯
关于兵变的表面原因,媒体已有报道,大体是低级军官不满待遇低下,包括薪水过低、房子差且分房政策不合理;高级军官贪污腐败严重,包括克扣军饷、贩卖武器以牟取暴利等等。总之,作为军队中的“热血青年”,他们不满现状,要“向外界宣示不满,而不是夺取阿罗约政权”。
“兵变”主要头目海军上尉特利兰尼斯,出身军人世家,十年前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菲国碧瑶军事学院,“是一个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优秀学员”。几个月前,他把在菲律宾大学攻读在职硕士的论文《菲律宾海军征召(制度)的贪污现象》通过互联网在校友中广为传播,并激起了众多共鸣。
5名主要发起者中还包括一个著名的上尉炸弹专家,据说他在反恐前线也是屡建奇功。知情人透露,政变多数骨干来自菲国第一大军区南部军区野战部队,而且作为军中的佼佼者,他们还在“9·11”后接受美军反恐专家阻击手训练、夜战训练和反恐训练。
叛军们不排斥新闻记者采访,而且不挟持人质,礼遇有加地组织大厦内的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大使等住家撤离。一贯对政府持支持立场的《马尼拉公报》指出,看来,这群青年士兵们仅仅是向世人和公众“公开宣示他们的一种不满情绪,对军队高层和政府官员腐败的不满”,而不是要把阿罗约总统赶下台。确实如此,带头反叛者提不出任何政纲,回答记者们的提问时,仅仅限于引用反对派参议员、“兵变专家”霍纳桑几个月前公布的所谓《国家复兴计划》。
幕后主使扑朔迷离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军队中一个名为“青年军官联盟”的中低级军官组织就相当活跃,为青年军官谋得了不少利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阿基诺夫人当政期间搞了大小7次不成功的政变,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今日参议员霍纳桑。
几个星期前,一批定期聚会的青年军官们在欢送一位即将赴美的同伴时,酒酣耳热之际,纷纷表露了欲改变现状的决心。本月23日,阿罗约专门在总统府接见了这部分青年军官的代表。其良苦用意不言而喻。但据说,适得其反,效果并不好。于是,阿罗约果断地将此事公诸报端。
一些细心的民众和外国人据此嗅到了山雨欲来的味道。一位亚洲开发银行的经济学家事后说,凭经验,觉得要出事,但肯定会像十几年前一样,风声大雨点小,不会有多大事。
在几天前一个包括三名商界领袖参加的总统“特殊家宴”上,阿罗约对在座的将军部长们严肃地说,就要政变了,而且最迟在8月4日之前。一向以撒切尔夫人为偶像,被称为“亚洲铁娘子”的女总统低调地希望大家在关键时刻团结一心,坚定不移地支持她和她的政府。
据全程见证双方谈判的《星报》老板苏利文透露,全副武装的叛军是乘坐菲国第二大航空公司宿务太平洋公司的普通客机,在一个“秘密资助者”的帮助下,来到马尼拉的,士兵们还得到了“半价优惠”。
这表明参加“兵变”的年轻军人们身后,还另外有人。但是苏利文坚决否认,7月28日下午逮捕的前总统埃斯特拉达政府的副文官长涉嫌帮助叛军。他甚至不相信在前副文官长的一处豪宅中搜出的枪械和袖标是“真实”的。其理由是,据他所知此人23日刚自美国做完心脏手术回国,身体状况“经不起折腾”。
“兵变”发生后几小时,菲内政部长何塞·利纳接受电视采访时,把矛头直指向前“政变专家”、反对党参议员霍纳桑,并扬言要控告他。但是充满疑点的是,到了下午,霍纳桑竟成了政府方“力邀的‘谈判代表’之一”。有人说,霍纳桑是“兵变”军人们的偶像,所以他们要求其参加;有人认为,霍纳桑为扩大在全国选民中的知名度而来。
埃斯特拉达阵营在事发当天相对低调。其领军人物之一的拉克松参议员是霍纳桑的同学,被广泛认为是阿罗约潜在的竞争对手,一直没有出现在电视屏幕中,既没有为反对派辩解,也没有站出来对青年军官们表示鼓励和支持。反对阵营的相对缄默,与执政党的部长、议员们争先恐后频频出镜形成了鲜明对比。
“兵变”暴露的问题
现场参与“兵变”的269名军人,包括70名军官,在行动中“有条不紊,从容不迫”。阻击手占据着制高点,炸弹专家们宣称,已安放好了足以让周围两个豪华商场和一个五星饭店成为一堆废墟的强力炸弹,不挟持人质,士兵们甚至自带压缩食品和矿泉水。他们还主动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
这些画面现场直播出来以后,一方面缓解了兵变的紧张和血腥色彩,增强了民众“同情心”,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些反叛军人提出的问题和控诉,在菲律宾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和可信性。
一位商界人士表示,他没有想到这场媒体现场直播的“兵变”,竟然点燃了他和不少菲律宾人对腐败问题再认识和求改革促变化的意识。他尤其受不了这些稚气未脱的前线野战军人端着枪含泪控诉和揭批军中腐败的电视镜头。正如一位全国知名电视评论员所说:“我和大多数人认为这些青年军官甘冒牺牲他们的从军生涯和前途的危险,只为了坚信自己站在真理这边。”
种种迹象显示,虽然“叛军”头目特利兰尼斯上尉等人在谈判时威胁说,还有弟兄们在南部军营里准备策应。但是,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做开枪流血的准备。他们不想这样做。“菲律宾军队不嗜血是多年的传统”,一位分析人士称。这是“兵变”顺利解决的重要底线。“兵变”期间,特利兰尼斯的两个小孩和他在菲律宾国防学院担任上尉教官的妻子“就在学院家中,哪里也没去”。
在菲律宾国内,人们并没有陶醉在对政府果断和高明地危机处理的赞美上。这场戏剧性收尾的戏剧性“兵变”,仍在戏剧性地发酵。
《马尼拉公报》载文指出,世人都已经习惯了菲国存在的腐败现象和问题。但在“兵变”时刻,国家和公众“被唤醒”了,“当权的少数”是否真正意识到绝大多数人的思变情结?这就是“马卡蒂危机”带来的主要信息。
一直以来,阿罗约被外界普遍评价为是一个具有高超政治智慧的女中豪杰。她显然不会满足于喊几声“民主的胜利,人民的胜利”,就彻底对此次“兵变”画上句号,她十分清楚地意识到政权潜在的深层危机和空前的压力。
截至29日,菲律宾股票指数在前一个交易日下跌2.1%的基础上,又有2.5%的跌幅。这次军中腐败引爆的危机,绝不像股市涨跌可以短时操盘托市而迷人眼目,阿罗约政府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