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搬入小区已三载 健身设施仍未建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09日09:50 东方网-文汇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编辑同志:
我是普陀区铜川路346弄的居民,搬入这个小区居住已有三年多了。当时买房时开发商说小区内会建公共健身设施,去年我们小区虽被评上区文明小区,但仍不见公共健身设施的踪影。现在,小区内有不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非常渴望有公共健身设施,大家可以在一起练练身体聊聊天。我想知道的是,小区内的公共健身设施应该由谁来建。在提倡全民健身的今天,我们小区居民这一愿望能实现吗?
读者宋华
记者调查:
据了解,上海社区的公共健身设施由上海市体育局投入引导资金与社会各方共同建设,归各区街道社会发展科管理。这名读者居住的地区属普陀区石泉街道。据这个街道社会发展科的同志介绍,石泉街道有23个居委会,不是每个居委
会都设有公共健身设施点。这名读者居住地附近的岚皋新苑就有一个公共健身点,这处健身点不仅绿化环境好而且健身设施全,附近的居民可以到岚皋新苑健身点去锻炼。那么,能否做到在每个居民住宅小区都建有公共健身设施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上海市体育局群体处。
据群体处负责人介绍:截止去年底,市体育局投入近2亿元资金在全市建设了150个健身苑、3071个健身点及55个校园、体育场和公园内的健身点,投入器材39061件。他们说,居民小区健身点建设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要拥有300平方米室外空地,健身苑则要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场地条件,并与居民住宅区和车道、河浜有一定距离,还要环境优美无污染等,健身点和健身苑配备的器械也不同。另外,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或开发商愿意出资建设、维修或更新健身设施的,可通过街道、镇提出申报。市体育局在“十五”期间对本市建设公共健身设施的计划目标为:100%的街道和50%的乡镇拥有健身苑,再建4000个健身点,基本做到居民出家门500米之内就有一个健身点。
本报记者姚慧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