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专家:上海紧缺国际通用型人才
2002年4月29日03:11 东方网-青年报
|
东方网4月29日消息:上海市人事局昨天发布了“2001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上海今年必须加快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训,同时也要更大规模地引进国际人才。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人力资源专家。
记者:成为一个国际通用型人才有哪些具体标准?
孙路一(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国际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拥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个性。
记者:上海目前的人才现状怎样?
孙路一:目前,上海不是缺人口,而是缺人才,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缺高科技、带头人、复合型、通用型的国际化人才。仅从人才综合素质看,一是缺乏一支懂得国际惯例、熟悉WTO游戏规则的高级经营管理、金融、保险人才。目前,上海需要1万名高素质、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但这类人才奇缺。二是缺乏一大批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的高级人才,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设计师等。三是缺乏一批熟练运用外语直接工作的人才。据调查资料分析,上海的外语人才仅占香港、新加坡的十分之一。再以1995年和1997年上海分别推出的英语高级口译岗位及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为例,在参加考试的4万名学员中,考试的通过率仅占10%左右。四是缺乏一批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人才。
记者:入世后,直接描述为“争夺大战”的国际人才流动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孙路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层次人才是国际社会共同的稀缺人才,对这部分稀缺人才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以美国为例,20世纪80年代,美国300家最大企业中,外籍科技人员比例为7%~13%;到了90年代,在美国硅谷工作的外籍科技人员比例上升到33%,而在计算机行业,博士学历外籍人才占了50%以上。再看我们上海,现在世界前100强的企业已经绝大多数入驻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这些企业的90%管理人员来自国外,而目前90%以上的管理层都已本土化。国际企业对本土人才的争夺已经前移,比如微软公司已经给小学生发微软的签证了。
记者:上海的人才政策如何紧跟国际人才大战呢?
陆红军(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教授):我们的人才政策不仅是要考虑外国人到中国来,还有中国人出去。我们缺的不是一般的商业人才,而是投资分析和决策人才。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人才危机开始的。对某些行业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方式,按国际惯例,招聘核心的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各委办可以自己拿出哪些人才最紧缺的岗位在国际上招标。这样可能形成一个很好的环境。另外,上海要成为国际人才中心的话,我觉得教育很重要。从国际教育来看,机制没有很好地形成,因此我建议能否把上海变成一个“国际教育特区”。入世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作为服务业,都是要全面开放的。很多家长把小孩送到国外去,消耗了大量外汇。
记者:那么,如何构建一个立于潮头的国际人才高地呢?
叶忠海(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我提几点建议:
1,构建国际化人才涌现的机制。最近我通过研究中国院士群体成长、开发的规律和机制发现,至少有这样几点是明显的:(1)前沿性的科研群体是院士涌现的阵地,如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2)学术技术带头人是院士人才产生的基地;(3)参与高层次的科研项目是院士人才产生的实践条件;(4)院士人才连锁反应是院士人才产生的热点集聚。
2,对收入分配机制和制度要进行改革。企业的发展是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利润被物力资源所有者占有,人力资源所有者没有占有。人力资源所有者就是人才,这个理论要突破。
3,建立多元文化共同体。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无论是纽约,还是新加坡,都是移民社会,都得益于城市的高度开放。
4,微观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把领导人才的开发国际化放在首位,包括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5,人口素质是构筑人才高地的根基,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
(孙鉴 蔡燕)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