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焰 虽然叫“江”,但坐落在上海浦东的张江,已不只是河浜之名,而成为一方创业热土,一个高科技园区的代名词。 虽然无水,但从张江园区里,近年来不断掀起一阵阵冲击波,在上海,在全国,在海内外激起反响无数。 站张江“岸”边,观汹涌波涛,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原创的、个性的、立于时代前沿的张江魅力 “碧波路”现象:仅仅3年,张江一飞冲天,中国“药谷”、“硅谷”之势初现,已成全球跨国公司的投资热土 裹挟在“祖冲之路”、“郭守敬路”、“李时珍路”,还有“居里路”、“牛顿路”等极具园区标志的道路中,“碧波路”实在有些不起眼。但自1999年秋季以来,碧波路格外热闹。 先是占地1平方公里的“技术创新区”正式启动,接着,中科大、交大、复旦、中科院等在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陈竺、陈凯先、杨玉良3位首席科学家也在张江创办研究机构。 与此同时,碧波路及其周边地区,引起世界科技、产业界巨头的青睐: 集成电路巨擎中芯、宏力来了。仅前者的投产,就使大陆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国际主流技术的差距,从三代以上缩小到一到两代之间。他们的“磁力”作用,更把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带入张江,摆出一个令人惊讶的“中国硅谷”之势。 世界著名的通用电气公司(GE)来了,和微软一样,它把亚太地区的全球研发中心安在了这里。 印度第一、第二和第四大软件企业———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公司)、INFOSYS公司和SATYAM公司追来了,他们与美国SYNOPSYS、花旗银行亚太区研发中心、微软中国研发中心、日本索尼上海软件研发中心、京瓷公司、CORE公司等海外软件巨头,一起提升着浦东软件园的品牌价值。 仅仅3年,一个原先连一所小学都没有的地方,完成了“几何级跨越”:聚集起96家集成电路企业,210多家软件企业,10多家国家级和市级医药研发机构和19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税收,1999年仅0.47亿元,去年激增至7.7亿元。集成电路、软件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高地渐成,很快取得国内领先的优势。 张江一举成名,并延续着它的“传奇”。 (背景)碧波路上的热闹景象,与1999年8月上海市政府实施的“聚焦张江”战略有直接关系。此项战略的关键要点在于,举全市之力,对张江园区进行“政策、财力和人力三聚焦”。 聚焦张江,目标非常明确:改变上海科技资源分散之局,打造一个高科技创新创业基地,使之成为沪上科技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继推出支持张江发展的“十九条”政策后,更集各种优势资源,迅速向张江集结,使园区成了“不是特区的特区”。 另一个更大的背景是:浦东10年开发开放所提供的平台与磁场效应,以及人才优势。 如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室主任王荣芳所言:张江的精髓其实更在两处:其一,显示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层对高科技产业大势的判断力及魄力;其二,显示了张江管理者的智慧与创造力,他们探索出的“以产业链来引智”模式,是张江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王海波”故事:只有创新,才可能孵化并催生出生机勃勃的企业 坐在整洁又安静的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里,王海波显得儒雅而温和。就是这样一个人,和他的团队,连同那个去年上市的“复旦张江”,在园区内外、业界上下掀起阵阵涟漪。正如后来上海市领导所言:“如果每年都有一两个‘复旦张江’这样的企业,就是张江最大的成功。” “复旦张江”诞生并孵化于张江园区,是一个张江“自己”的、并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孩子”。 王海波与复旦张江的创业故事,是张江园区内无数“背着书包进来,带着百万出去”的经典版本之一。采访王海波时,他用了绝大部分时间在谈一个话题———宽容:“对于高科技行业特别是生物制药这样的尖端行业来说,尤其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足够的时间宽容,以及足够的风险承受力。” 漫漫创新路,难乎其难,但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能得到来自浦东新区政府与张江园区的支持。不管是当初的张江创业中心,还是后来上市公司“张江高科”,都在“雪中送炭”。 现在,“复旦张江”的市场价值,有人估计已达10亿元。“从商业角度看,当然是双赢。不过,在当时是需要勇气包括眼光的。”王海波说。他最感慨园区的支持,不是用传统“政府”的方式,而是用市场化的运作,比如大股东“张江高科”注资持股,倾全力支持但又不包办,由此,形成高科技创业型企业与风险投资商之间相辅相成、同生共长的成功模式。 王海波的故事在园区以不同版本演绎:留学生魏正康创办的“绿环”自行设计生产的环卫设备,已连续5年被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采用;由“张江高科”控股的张江迪赛诺生物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惟一成组方生产和销售艾滋病新药的企业;留学生严望佳在中关村成功地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从事信息安全的民营企业———启明星辰,前不久又挥师南下,在张江创办分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留学生周长明将国际尖端的SCDMA技术带回祖国,在张江组建“明波通信”;海外创新园吸引了硅谷一流的芯片设计企业———“鼎芯”……人们感觉到:张江已经初步具备如硅谷一样的创业环境。随着大环境的日益优化,相信更多的国内外一流的创业者会纷至沓来。 (背景)鼓励与支持“复旦张江”一类坚持以自主开发为主、以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型创业企业,是张江的一项重要功能。园区孜孜以求所营造的企业文化便是:“鼓励创业,宽容失败”。这已成为张江的一张“名片”。 但是,张江园区还有更重要的特色———创新的运作机制。作为有政府背景的开发区公司,张江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亦政府亦企业”的双重身份。这种身份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陷入“政企不分”的陷阱,束缚园区内企业的发展。张江“支持而不包办”的理念与实践,已经获得企业的肯定。 在园区,既有体现“政府支持”的诸多不计利润的无偿服务,比如,创办《张江报》、《张江新经济》杂志,创建创业网站和创业指南,开放创业者俱乐部和投资者沙龙,组建科技创业顾问团和张江科技论坛。但是,更有许多市场化的运作,自己投资持股是一种方式,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建设孵化器、引入中介公司、创建服务体系,等等,都是形式不同的有效手段。 “戴海波”心思:用核心技术做“心脏”,用产业做“身躯”,用创新做“双手”,打造世界级高科技园区品牌 戴海波,张江园区开发总公司第四任负责人,一个拥有政府部门工作经历与留学美国背景的“少帅”。前者,有利于他担当政府与创业者沟通的桥梁、纽带;后者,使他开拓了视野,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了把握高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力,从而较深领悟到,发展高科技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重要作用。几天前,他刚当选为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 当初,他来到位于松涛路上那个“临时”了7年的园区开发办两层建筑,很多人并未想到,他真是带着“海波”冲进这片“松涛”的。他语出惊人,常引发议论热点。 戴海波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做别人明天才想到的事。”人们普遍认为,是IT业巨头“发现”了张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不是上海、浦东和园区的决策者们“发现”了集成电路产业链对于张江的重大意义,并领先一步把中芯国际这样的巨头引到张江,张江的“成名”也许还要假以时日。 当张江积聚了大批跨国公司、人们纷纷刮目相看时,戴海波却说:“张江不仅要有物理变化,更要产生化学反应。”他的意思是:张江固然欢迎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制造业”成为张江的一条腿,但“高科技”、“创新”、“研发”、“创业”将是园区永远关注的目标。前者只能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量变”,而后者,才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出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巨变。 当张江着力引进技术“引擎”,迎来GE研发中心、微软研发中心、中兴通讯上海研发中心等陆续入驻,戴海波和他的同事们的心思更大了:“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培育一个精致的盆景,而是要栽下一片森林。”此时的张江园区,刚刚新批27平方公里面积,园区范围已达54平方公里,但戴海波的“森林”,不是指这个。“明日的浦东,应该是今日的张江,应成为更多国际一流的企业研发中心聚居地,拥有更多的国内先进的研发机构,为上海的科教兴市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背景)戴海波可能只是一个被“聚焦”的代言人。戴海波的心思,其实体现了他和他所在的集体对上海决策层战略思路的理解力与创造力。 以今天上海欲以科教兴市勇闯“华山天险”,回眸张江的“聚焦”,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3年前的聚焦,正是上海科技战略的前奏。而张江3年来呈几何级的跨越增长方式,又进一步强化了这条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将更多体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上。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持续发展。原始创新是发展的不竭源泉。 从“碧波路”到“王海波”到“戴海波”,其实只是过去几年中张江冲击波中的几个典型画面。正是这些充满活力与张力的“波浪”,才创造了张江奇迹。未来3年,张江要打造的,是集成电路产业市场销售总额占世界市场的1%,是中华第一软件园品牌,是在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的领先地位。可以想象,从这里,它将涌出更多令人惊喜又使人震动的冲击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