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以整顿清理书报刊和音像市场为主要内容的“扫黄打非”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了十四年,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批非法出版物集散地和市场被依法取缔和关闭;一批从事违规和违法经营活动的印刷复制单位得到严肃查处;一大批“制黄”“贩黄”窝点和犯罪团伙被铲除,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中国出版物市场的“扫黄打非”工作及其取得的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许,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良好反响。一个全党重视,全社会参与,公安、工商、海关、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齐抓共管、各地区联防协作、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局面已经形成,“扫黄打非”工作呈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明显增强,非法出版活动猖獗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繁荣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初步形成。 “扫黄打非”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扫黄打非”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斗争。近年来,非法音像制品为害甚烈,不仅传播腐朽文化,败坏社会风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而且损害著作权人的权益,挫伤创作者、生产者的积极性,削弱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创新能力,影响我国的声誉和形象,阻碍民族音像和电子出版业的生存和发展。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净化文化市场环境,是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果我们思想上麻痹,行动上松懈,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就会蔓延泛滥,来之不易的“扫黄打非”好局面将会断送。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持之以恒,再接再厉,毫不懈怠地做好“扫黄打非”工作。 2003年的“扫黄打非”工作已经部署。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齐抓共管、联防协作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扫黄打非”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经常研究,加强指导。各级新闻出版和文化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查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建立良好的文化市场秩序。政法、公安、工商、海关、教育、信息产业、版权、交通、铁路、民航、邮政等相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狠抓落实。要加强日常监管,把“扫黄打非”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系统性和预见性。 十六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面对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更加开放的大环境,“扫黄打非”斗争更加复杂、更加艰巨。各地、各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扫黄打非”工作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与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以富有成效的工作,不断取得“扫黄打非”的新胜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