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反击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围剿"的战役。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湘鄂赣闽等省陆续调集10万余人的兵力,任命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围剿"军总司令、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敌人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猛进猛打"的作战方针,企图摧毁中央根据地,消灭红一方面军主力。 当时,红一方面军约4万余人,由总司令朱德、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毛泽东领导和指挥。从10月下旬起,中央苏区党内和红军内部,对于应该采取什么方针战胜敌人的问题发生了分歧。有一种意见主张仍按中央和军委8月初的指示,进攻南昌、九江,以迫使敌人转入防御,放弃其"围剿"计划。毛泽东则认为,在红军和苏区还不巩固和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宜脱离苏区贸然攻打大城市。面对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应主动退却,将敌引进苏区内,红军依托苏区熟悉的地形,人民群众的支援配合等有利条件,发现和造成敌人的弱点,使敌我态势发生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变化,然后集中兵力实施反攻,各个歼敌于运动之中,以粉碎其"围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经过多次讨论,终于在新喻县境的罗坊会议上通过了毛泽东这一主张。11月初,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了"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消灭之"的命令,命令分布在袁水流域做群众工作和筹款的红军立即收拢,东渡赣江,向赣南苏区北部边境转移,使敌人在袁水流域与我主力决战的计划破灭。接着红军又向苏区中部转移,先后集结在黄陂、小布、洛口等地,隐蔽集结待机,抓紧临战训练,准备反攻。总前委在小布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为大会写了一副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会上他以这副对联为题,具体生动地解释了"诱敌深入"的必要和好处。这副对联生动地反映了红军反"围剿"作战的指导思想。 11月5日,国民党军队开始向袁水流域推进,扑空后又向赣江东岸逼进。12月上旬,蒋介石到南昌亲自组织对中央苏区的"围剿",确定于中旬开始,各路"围剿"军以东固地区为合攻目标,分进合击。国民党军开始向中央苏区中心地区进攻,至28日,虽然进至富田、东固、源头、洛口等地,但找不到红军的主力进行决战。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鉴于国民党军宽大正面的"围剿"布势及战线过长,间隙过大,兵力分散,且"围剿"军均非蒋介石嫡系部队,派系复杂,难于协调等情况,再次研究反"围剿"作战方案。毛泽东、朱德确定实行"中间突破"的战术,先打敌主力谭道源师或张辉瓒师,分敌为远距离的两群,以便各个击破。24日,红军获悉源头谭师欲孤军进犯小布,总前委当即命令首先歼灭最接近红军集中的谭道源师。遂于25日和27日两次在小布设伏,但谭师惟恐被歼,不脱离源头阵地,红军伏击未成,撤回原集结地待命。28日,"围剿"军总司令鲁涤平令其深入苏区的5个师向红军发起总攻。其中张辉瓒率的第18师第52、第53旅和师直属队,于29日由东固孤军冒进龙冈。方面军总前委获悉这一情况,立即命令部队西进,首先歼灭深入龙冈的张辉瓒部。 龙冈接近红军主力集中的地方,群山环抱,中间是狭长的盆地,是红军设伏的好场所。30日凌晨,细雨浓雾。方面军总部进至小别附近的黄土岭指挥。毛泽东对朱德说:"总司令,你看,真是'天助我也'!三国时,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敌兵;今天,我们乘晨雾全歼顽敌啊!"张辉瓒率部由龙冈向五门岭推进,刚进到狭窄山路时,突然遭到设伏的红3军的迎头痛击。张辉瓒误认为是红军小部队袭击,自恃兵力武器占优势,遂组织部队向红军阵地反扑。红3军顽强抗击,战斗十分激烈。下午3时,红军大部队及时赶到,隔绝了敌师与东固之敌的联系,切断了龙冈敌人向西北方向突围的道路,至16时,完成了对敌第18师主力的合围。红军乘势发起总攻,利用熟悉的地形,勇猛穿插,全歼第18师师部和2个旅近1万人,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子弹100万发,电台一部。龙冈战斗结束后,鲁涤平立刻向蒋介石报告战况,其中有"龙冈一役,18师片甲不还"等语。 龙冈战斗是一次巨大的胜利,毛泽东以十分兴奋的心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渔家傲》。它的前半阕是:"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红一方面军乘胜挥师东进,直取谭道元师。1931年1月3日晨,红军进抵东韶附近,向第50师发起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共歼该师3000余人,残敌逃回临川。红军缴获长短枪2000余支,子弹13万发,电台1部。 在5天之内,红一方面军连续打了两个胜仗,胜利地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围剿"。 毛泽东、朱德在返回小布途中接见第一次反"围剿"中被解放的无线电台人员王诤、刘寅等,欢迎他们参加红军。随即建立了红一方面军无线电队,为开展无线电侦察、准确掌握敌军动向提供了条件,对以后的多次反"围剿"作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军事科学院军史部 雷光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