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汉译名称,因市区东北部有一座红山而得名。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之一。位于自治区东部。东、东南与哲里木盟和辽宁省朝阳市毗邻,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地区接壤,西和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相连。面积9万平方公里。人口450.8万。辖7个旗、2个县和3个区。市人民政府驻红山区。 赤峰市交通比较发达,横纵交错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199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0061公里,全市公路旅客运输量达到99327万人,公路货运运输量6.06万吨。民航、铁路从无到有。 进入80年代以后,赤峰市邮电通信能力大大增强。1998年底,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9.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9.5万户,移动电话3.5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4.5部/百人。其中城市19.4部/百人。邮政干线邮路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达到8254单程公里,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到3.21亿元。 赤峰市自然资源丰富,是一块尚待开发建设的宝地。水资源总量42.7亿立方米,有老哈河、西拉木伦河、大凌河等六条外流水系和内陆水系共308条大小河流。全市有常年蓄水的内陆天然湖泊72处,最大的达里诺尔湖有水面2.38万公顷,在内蒙古自治区第3位,是赤峰主要天然产渔区和旅游渡假景点。赤峰市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目前已发现矿床、矿点和矿化点1000多处,其中,有色金属资源优势明显,居全区领先地位。赤峰市野生植物繁多,资源丰富。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863种,分属118科545属。草木1513种,乔木96种,灌木232种,藤木22种。 赤峰的教育水平在自治区中也比较领先,目前全市拥有高等学校1所,在校大学生1628人。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中心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及职工教育的发展也在改革中日臻完善。赤峰二中是自治区的重点中学,从这里出来的莘莘学子也遍及全国各地的重点院校。 赤峰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总量占全区总量份额达到12.4% ,在盟市中列第二位。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赤峰市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红山文化”的发祥地,是把中国文化史推进一千余年的“天下第一龙”出土的地方,是辽王朝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赤峰市山青水秀,是国家卫生城市,有著名的白音敖包红皮云杉自然保护区、达里诺尔珍稀鸟类自然保护区,有温泉3处,有多处历史文化遗址、考古、旅游胜地,是休闲渡假和旅游的好地方。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