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 16年前,我家闺女出生。从此,我有了一个梦想:既要闺女成材,又要闺女快乐。这当然是贪得无厌的。想要成材,必须要闺女起早贪黑,把脑袋吊在梁上,还要在屁股底下放锥子;想要快乐,就必然要甘于平庸,放弃成材的理想。快乐和成材,必须有所抉择。 一般的家长选择了成材。我选择了快乐。于是,我实行所谓“平庸教育法”。十几年过去后。回头一看,闺女快快乐乐读到高中,成绩居然不错———鸡没飞,蛋也没打。于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呕心沥血,未必成材;甘于平庸,未必平庸。 想把这些体会告诉仍然在焦虑中探索的家长,记录成书,就是《我平庸,我快乐》。此书的出笼,自然引起广泛非议。这时候,高中毕业不久的陈笳对我说,他喜欢读《我平庸,我快乐》。我很高兴有了忘年的小战友,于是就和小战友一起,声讨应试教育。声讨过后,读陈笳的《埋葬高三》。还没读完,陈笳就急切地问我喜欢否。一边读,我也急切地问自己喜欢否。我对小战友说,《埋葬高三》肯定让高中生喜欢,也肯定让初中生喜欢。它那么真实地描述了紧张的高三生活,那么真切地表达了同学们痛苦的感受,还强烈地发泄了同学们的怨恨。相反,老师和家长读了,想喜欢也不行。 尽管我写了《我平庸,我快乐》,尽管我是陈笳的老战友,我还是一个家长。作为家长,读《埋葬高三》,我没法不感到失望和寒心。陈笳要埋葬的不仅是高三,他显然想埋葬更多的东西。作为家长,我就感觉被埋葬了。 我很想问陈笳,学习是辛苦的,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法是有问题的,可出发点是好的呀,都是为了你们好呀,你们就不能体谅家长和老师的一片苦心? 我没有问出口。我先问了自己:孩子们体谅我们,我们就会给他们快乐吗?在他们的体谅、纵容下,我们压迫他们,剥夺他们的快乐,会不会变本加厉?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剥夺孩子们的快乐时,只要以监护人的名义说一句“为你们将来好”,就可以理直气壮了。 在读《埋葬高三》之前,如果有人说我家闺女幸运,碰上我这么个好父亲,我会踌躇满志,以为自己真是不错,给予了闺女快乐。读了《埋葬高三》之后,我发现自己同别的家长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尽管我选择了快乐,别的家长选择了不快乐———我们都以为替孩子们选择是我们的权利。 这当然是误会。快乐,应该是闺女的权利,应该是高三学生的权利,应该是所有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的权利,任何人(包括家长)都无权以任何名义剥夺它。 《埋葬高三》陈笳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2年12月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