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见闻:中国海油的“洋气”
2002年9月6日09:16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 李江泓 张未民) 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员工接触,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国际惯例”,与多数国有企业的“气质”不同,从工作语言到用人制度,在中国海油随处可见外企的做派,透着一种“洋气”。
秦皇岛32-6作业分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负责油田作业的基层企业,合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200多名职工中有5名外籍人员。在这里,小到便笺通知,大到文件、报表、合同,全部由英文写就。每个工作日的早上,包括一名外方副经理在内的高层管理人员都要与海上监督互通信息,汇报交流。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双方用纯熟的英语对答如流。副总经理蒋清平静地说,公司高级管理层的中方人员全部在合作机构工作多年,熟悉国际惯例,掌握“石油合同”,专业及外语水平很高。不仅如此,我们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公司没有翻译岗位,海上作业人员也能用英语交谈。
秦皇岛32-6作业分公司行政部经理杜玉杰主管人事,曾经在国内多家海上油田工作,对海洋石油的国际化运作模式深有感触。“分公司采取全员雇员制,高层管理人员也概莫能外。公司成立时,中外双方组成联合招聘小组,从500多名应聘者中严格挑选出50名各类高级人才。人事政策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离不开与世界大中型石油公司20年的合作,我们正是不断学习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彻底打破‘大锅饭’体制的。”
招投标制、多级培训体制、预算控制……近年来国内刚刚普遍接受的新事物,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经积累十几年的运作经验。
中国海油以国际惯例为指导的管理原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傅成玉回忆:“到20世纪最后几年,人们突然发现,如果不在体制上进行大的变革,我们将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当时中国正在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市场即将变为国际市场,中国海油将和国际石油公司同台竞技,但我们在体制上、管理上,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差距很大,如果不进行大变革,短时间内不缩短差距,公司前景不容乐观。因此,中国海油于1998年下半年申请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在政府大力支持下,1999年初进行重组上市准备工作。从1999年至2001年,中国海油进行了一场巨大变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的产品经营到市场经济的资本运营的惊险一跳。”
中国海油所属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01年2月在香港和纽约上市后表现优异,股价一路攀升,反映出公司的资产质量、成长性、治理结构以及管理层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也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
顺畅的体制,带来丰厚的回报。1999年以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利润增长245%,资产总值达733亿元,而职工人数反而从最高时的3万,降到2.1万,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在资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大型国企中,经营效绩名列第一。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卫留成总结的四个“不”,正是企业保持发展活力的关键:不惧怕压力,不回避矛盾,不半途而废,不小富即安,以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为准则,始终如一地对企业进行从体制到制度的变革。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