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来,美国借反恐之机,相继在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建立军事基地,并派特种兵进入外高加索地区,企图在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内长期存在。此举对俄构成了严峻挑战。在美国的军事介入之后,中亚、外高等地已成为俄美争夺与较量的新热点。
美国从中亚入手
苏联解体后,美国插手独联体事务,染指中亚、外高已历时10年。这期间,俄美势力此消彼长,各有得失。叶利钦时期,美利用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西倾和摇摆,一度在独联体地区多有得手。“9·11”事件为美国“屯兵中亚”、“进控外高”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出于长期反恐作战的需要及对里海能源的控制野心,美国加大了对欧亚大陆的战略投入,其中长期目标是确保里海东西两侧、能源外运沿线国家的稳定及与美合作。目前,美国在中亚驻军主要集中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
美已分别与吉、乌签署了长期军事合作协定。在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也驻有少量反恐盟军的后勤保障人员。此外,美还获得了反恐作战期间在中亚五国领空的通行权以及对乌、吉、塔四个重要机场的使用权。在外高,美的根基仍在格鲁吉亚。在美国的战略考虑中,进入外高是美中亚军事存在的一个延续和重要组成部分。美军事力量进入外高,并通过与格鲁吉亚等国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加强对外高的控制。
为顺利实现这一意图,近一阶段美采取了与俄合作的原则,争取俄的认可,并注意以“俄可以接受的方式”实现美的军事存在,基本做到了举止克制,没有逾越俄高层在这一问题上的底线。美对中亚和外高的战略意图虽然紧密相联,使用的策略手段却不尽相同。在中亚,美坚持在乌、吉修建两个军事基地,以备不时之需。为减少入驻阻力,美在中亚一些国家的民主、人权等问题上采取更为灵活的策略。而在外高,美不打算建立新的军事基地,而是更注意利用自己的代言人土耳其。目前,土正在加大在外高的“工作力度”,拟进一步完善与格、阿、亚的军事合作机制,以期将外高演变为北的外围。
普京出拳温柔
“9·11”事件后,作为美国反恐的第一个支持者,更出于与美合作的战略选择,在公开的外交场合,俄不能不保持妥协姿态,避美锋芒。面对媒体对俄妥协之策的抨击,今年2月普京再次声称,俄对美“坚持合作”。但私下里,俄高层始终没有放弃在独联体地区的谋划和部署。
事实上,普京一直把独联体国家作为俄对外政策的重点地区,他每年都要访问一些重要的独联体国家,并努力修正以往带有明显歧视性的政策,注意较为平等地处理与这些国家在领土、财产、债务等方面的纠纷。通过强化集体安全条约机制,打击“古阿姆”集团,巩固了俄在独联体的主导地位。通过联系沟通,拉近了与乌克兰和阿塞拜疆的关系。
近来,乌兹别克斯坦也强调加强对俄关系。在美与乌、吉密商军事协议之后,普京的主要对策是保持政治、外交上的强大压力。他利用各种机会对各国领导人施加影响,表明俄的态度。在军事领域,俄至少有三个举措很引人注目。
第一,加紧营建在塔吉克斯坦的军事基地,以期利用这块基地控制中亚的局面。
第二,今年1月25日,普京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俄将租用阿的一个重要的雷达基地,租期暂定为10年。通过该雷达站,俄的监控面几乎可以覆盖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以及中东、中亚和里海周边地区。这样俄先于美国在外高谋得了一块军事基地。
第三,保留在格鲁吉亚的军事基地。 目前,俄正在找各种理由,延长俄军在那里的存在。由此可见,俄美争夺和较量的另一面却始终没有停止。此外,俄积极拓展“石油利益”空间。凭借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通过石油经济,开展“石油外交”,俄将成功地实现利益转换,极大地密切与欧美各国的经济关系。稳定中亚,尽快获得石油利益也正是普京欲借美国加大投入之力,开发里海的经济考虑之一。
借打恐之势,美国在欧亚大陆中心投棋布子,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战略突破,控制中亚、兼控南亚,牵制俄罗斯的部署取得一定进展,但美下一步行动十分困难。 美国势力扩张是有限的,其投入也是分散的,美国独家坐大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美对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现状无法认同,其“西化”、“分化”这一地区的举措一时难以奏效。
其次,美在独联体的影响依然缺乏根基;
第三,中亚、外高地区都是伊斯兰势力较盛的国家,对美排斥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长。可以预见,美国和这一地区的伊斯兰国家难以长期合作。因此,俄罗斯在这一地区仍具有“第一影响力”。
俄罗斯占得先机
目前,独联体各国在能源、交通、电力等几方面都没有摆脱对俄基础设施的依赖,因此无论独联体国家目前怎样与美接近,对俄的离心倾向都不会太明显。由此看来,今后一段时间中亚还将继续借大国制衡之势,提高自身在地区事务中的主动权。这些国家会更加重视美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作用,并以美作为抗衡俄罗斯的重要砝码,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大国之间的争夺来坐收“渔翁之利”,拓展本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空间。(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