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死刑犯刑前见家属 文明体现还是过于宽容?(图)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24日19:06  京报网-北京晚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引发对司法人性化的争议

  

  新闻回放北京首例死刑犯刑前见家属

  9月17日上午,因故意杀人罪而被判处死刑的李军(化名)被带进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会见室。在会见室里,他见到了自己的妻子。这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办实事的50条措施公布后,第一个在执行死刑前会见家属的死刑犯。

  只有小学文化的李军今年30岁,是外地来京务工的农民,在北京一个小菜市场内租了个摊位卖猪肉。因摊位摆放等琐事,李军和旁边摊位的小贩刘国华(化名)产生积怨。2002年10月3日,李军与刘国华再次发生争执,并互相动起手来。在互殴过程中,李军从别人的摊位上抄起一把大斧子,不停地追砍刘国华,导致刘国华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李军作案后逃离现场,后被抓获归案。今年4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李军故意杀人案作出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李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李军被判处死刑后,其妻子向法院提出要求会见丈夫的书面申请。经审查,一中院同意了李军妻子的请求,并将会见时间安排在9月17日上午。

  17日上午10时15分,李军的妻子进入会见室。十分钟后,被告人李军被法警带入会见室。会见室被一排桌椅分成两部分,中间隔着透明玻璃。李军和家属分坐在两侧,通过电话进行交谈。在会见中,李军一再对法院安排其与妻子的会见表示感谢,并嘱咐妻子照顾好老人和孩子,一定要平安顺利地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会见时间持续了大约20分钟。会见后,李军的妻子给丈夫送上了一套崭新的衣服。

  法院初衷这是对死刑犯的人道主义关怀

  据一中院刑一庭庭长郑卫阳介绍,这次安排死刑犯会见家属,是贯彻和落实市高院“司法为民办实事50条规定”的一次具体体现,是对被告人权利的尊重,体现了法院对被告人的人道主义关怀。

  李军在结束会见后表示:“我在看守所内看到了有关法院司法为民的50条措施的新闻报道,尤其是看了允许死刑犯会见近亲属这一条,心里非常激动,强烈地期盼自己也能够见到亲人,没想到这么快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对于北京市高级法院推出的这一举措,一位做了10多年刑事辩护的老律师感慨地说,过去死刑犯和家属之间不允许见面,如果家属有什么问题想交流,只能向看守所申请,获准后写一份问题提纲,经审查后递进看守所,再由看守所工作人员提供给死刑犯,最后将死刑犯的表态传达回来。这使得死刑犯和家属的最后交流非常困难,而且没有制度的保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顾问梁华仁认为,北京市高级法院推出的死刑犯刑前会见亲人的举措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司法机关对死刑犯人权的尊重和对死刑犯的人文关怀,使死刑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得到一些心理安慰,也让死刑犯的家属对行为人犯罪的严重程度、法律的严肃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质疑之声是不是对犯罪分子过于宽容

  对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推出的“允许死刑犯会见家属”的举措,也并非一片赞成之声。在这条新闻见报后不久,记者就接到了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老大爷的电话。这位老大爷的女儿三年前在下班回家途中被两名歹徒劫持,强奸后杀害。电话里,老大爷十分激动地说:“我真是想不明白,法院为什么还要对这些恶棍讲人道!我的女儿被这些歹徒杀害时,他们并没有讲什么人道。她早晨去上班时,因为时间太早,怕吵我们睡觉,连再见都没说,就再也没有回来。现在轮到他们接受法律的惩罚了,也应该让他们尝尝临死前不能见到家里人的滋味。”

  一位姓李的读者也打来电话说:“现在咱们的司法机关是不是对罪犯太宽容了?一会儿是给他们戴头套、摘手铐,一会儿是死刑前见家属,监狱也越修条件越好,有花有草的,有的罪犯还能在里面上大学,那些歌星、名演员还去给他们演出,我们守法的老百姓,都花不起钱去看这些明星演出,这样下去刑罚对那些犯罪分子还有震慑作用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段时间以来,辽宁要投资十亿元建现代化监狱城,每个监舍里都要有卫生间和电视机;人称“万州第一贪”的服刑犯人易兴权向重庆大学提出攻读MBA课程的申请,校方没有考试就录取了他,只象征性收了1500元教材费,并安排教授亲赴监狱为他单独授课;有些地方的监狱批准犯人在狱结婚;有些地方监狱还设立“鸳鸯房”,允许表现好的犯人与来探望的家属同居等新闻,也引起社会上对于司法人性化的种种争议。

  专家观点司法人性化体现社会文明

  梁华仁教授认为,允许死刑犯刑前会见亲人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体现。梁华仁说,在拨乱反正之前,重刑犯被认为是专政对象,属于敌我矛盾,死刑犯从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之日起,就再没有机会和家人见面,甚至在行刑前给家人带条子的情况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使死刑犯无法对家庭的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交代,自己的遗嘱也无法传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关“敌我矛盾”的界定逐渐缩小和淡化,曾被漠视的重刑犯相关权利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梁华仁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刑法可以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权、财产权、政治权,直至生命权,但罪犯的人格权却是无法剥夺的,死刑犯应该有尊严地死去。

  针对社会上种种对司法人性化的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学专家韩玉胜认为,群众对犯罪者恨之入骨,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应该痛恨的是犯罪行为,而不是犯罪者本人。因为人是可以改造的,一个罪犯完全可以通过改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守法公民。监狱采用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手段,给服刑人员创造一个好的服刑条件,表明社会没有抛弃这些服刑人员,还在关心他们,这对于服刑人员的成功改造很有好处,否则,那些对社会失去希望、自暴自弃的服刑人员一旦走向社会,还会再次发生犯罪。

  韩玉胜说,对于投资改造监狱,不仅我们国家,在国外也是有争议的,国外一些纳税人对把税收用来养活罪犯颇有怨言。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用于监狱的财政投入都必不可少,因为监狱承担着很重的社会责任。形象地说,监狱是在把废品改造为合格产品,只要有社会的存在,就会有犯罪,那么就会有监狱,这样就形成了社会--犯罪--监狱--社会这样一个循环,监狱承担着把对社会有害的因素变成无害因素的任务,这个任务完成的好,则社会秩序就很安定,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就会很好,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好事,这种投入是能够产生巨大效益的。我去过我们国家很多地方的监狱,有不少监狱设施十分老旧,存在一定不安全因素,对这样的监狱进行改造,非常必要。至于监狱采用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改造罪犯,则既是一种人权的体现,同时又起到激励服刑人员认真改造和潜移默化改造罪犯的作用,就拿允许服刑人员上学来说,许多服刑人员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与他们文化程度有限、法制观念淡薄有很大关系,通过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能够一定程度上改造他们的思想,避免重新犯罪。

  人们担心监狱的物质条件好了,监管手段人性化了,会影响刑罚的威慑力。韩玉胜认为大可不必担心。他说,刑罚有惩戒、教育、预防三方面的作用,让罪犯害怕,让罪犯慑于惩罚的威力,使其被动地不再犯罪,只是设立刑罚的一个目的;通过改造,让罪犯真心认识到自身的罪责,主动地去守法,同样是设立刑罚的目的,两者都能达到改造罪犯,预防犯罪的目的。监狱的条件再好,管理再文明,都是以限制罪犯人身自由为前提的,坐过监狱的人应该最有体会,人身自由是多么的可贵。很少有人会为了贪图监狱的物质条件好,以丧失人身自由为代价,去主动坐监狱的。

  韩玉胜同时也指出,投资建设和改造监狱,改善服刑人员的物质生活条件,要和国家及地方的经济实力相适应,我们毕竟不是富得流油,有钱没地儿花,不能把监狱搞成豪华型的。监狱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包括社会参与监狱的“帮教”,也要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不能为了所谓的“工作创新”,去盲目追求、作秀。像罪犯不经考试录取读MBA明显违背了公平的原则,侵犯了其他MBA考生的权益;还有最近江西省铅山县一看守所允许死刑犯与情人关系的同案女犯单独会面,以致女犯怀孕等,已经严重违反了剥夺罪犯生命权和人身自由权的法律原则。对于任何人性化措施来说,是有一定限制的,绝不是所有公民权利罪犯都可以享受。那样,就完全违背法律的本意。本报记者邱伟霍雷文马骏摄

  

转自搜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