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唐志超和本报驻联合国、俄罗斯、菲律宾、约旦特约、特派记者报道 随着美国对伊开战的风声越来越紧,伊拉克外交官目前的处境和他们的命运也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驻联合国代表担子最重 最近一段时间,在安理会的几乎每次会议上,人们总能看到伊拉克外交官的镜头。他们可能是各国外交官中最忙碌的一群了,白天要参加联合国的各类会议,阐述伊拉克的立场,其他时间还要会见别国外交官,争取对伊的支持,晚上则要整理 会议资料,向伊拉克国内汇报情况并听取指示。尤其是去年以来,随着联合国有关伊拉克问题会议的不断召开,伊拉克外交官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熬夜成了家常便饭。 伊拉克并不是安理会成员国,但为了在国际社会中多发出自己的声音,伊拉克总是尽可能多地参加安理会会议。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穆罕默德·杜里(图①)经常是接受记者采访时间最长的一个。但美、英和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对伊拉克外交官从不正眼相看,鲍威尔这几天对杜里更是“横眉冷对”。 驻俄罗斯大使最活跃 伊拉克大使阿巴斯·哈拉夫(图②)在莫斯科可以说是最活跃的高级外交官了。他的名字频频见报,其身影也三天两头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不仅因为俄罗斯对伊拉克危机的前景有重要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莫斯科外国记者云集,伊拉克将驻俄使馆当作一个重要的传声筒。 当西方媒体报道萨达姆准备出逃的消息时,哈拉夫出面否认,称这些说法是“愚蠢的谎言”。他强调自己曾在萨达姆身边工作,深知萨达姆会为自己的祖国战斗到底。当巴格达准备取消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合同时,哈拉夫则公开宣称即使联合国取消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伊拉克也不会允许美英石油公司开采其境内的石油,俄石油公司仍将被优先考虑……看得出,哈拉夫的使命是多方面的:他要驳斥西方媒体不利于伊拉克的报道;有时他似乎同巴格达演双簧,对俄罗斯软硬兼施。 菲律宾驱逐伊外交官 菲律宾外交部2月12日宣布,伊拉克大使馆二等秘书胡赛姆·侯赛因与菲律宾阿布沙耶夫恐怖组织有联系,限令他于48小时内离境。在这个微妙时期,这件事自然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关注。事发后,伊拉克大使馆坚决否认有关其馆员与恐怖主义组织有关联的指控。 为了了解伊使馆的近况,19日上午,记者拨通了伊驻菲大使馆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大使秘书贝纳蒂。她告诉记者,伊驻菲使馆目前只有6名外交官,日常事务也比较少。贝纳蒂说,伊外交官被逐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新任大使如期于日前抵达马尼拉。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接到国内要求关闭使馆的指示,也没有接到驻在国政府任何此类要求。 驻约旦使馆最繁忙 伊拉克驻约旦大使馆算是伊拉克所有驻外机构里组织结构最健全的了,不仅有大使、公使和随员大大小小20多个外交官,而且文化、新闻、商务、武官处等几个部门也有正、副参赞和正、副武官专人负责。作为伊拉克的邻国,约旦一直被视作战争的“前线国家”,所以伊拉克驻约旦使馆的担子也比其他驻外机构要重。别的不说,单是迎送本国各种团体和全世界蜂拥而来申请赴伊签证的人,就够他们忙的了。 约旦几乎是现在出入伊拉克的惟一通道。最近,记者经常碰到伊拉克使馆官员们陪同着装整齐、神色匆匆的高级代表团在安曼阿莉娅国际机场过往。记者们都猜,那准是萨达姆总统派出去的说客,说不定还带着萨达姆的亲笔信呢。 伊拉克使馆与约旦政府关系不错,他们用不着为两国政府间的大政策而奔走。除了在不少外事活动上要与美国、以色列驻约旦使馆相互回避外,伊使馆同其他使团都处得不错。但伊驻约旦使馆不但在美伊开战前,而且在战时和战后都将面临压力,比如帮助伊政府高层人士逃离伊拉克、解决难民问题、处理与约旦政府关系 等届时都会变得微妙和复杂。一位伊拉克使节对记者说,“也许很多伊驻外使馆会因为战争而关闭,但驻约旦大使馆还会像上次海湾战争时一样坚守住阵地。” 驻中国使馆比较低调 伊拉克驻华使馆情况又如何呢?记者走进伊拉克驻华使馆时,其办公楼门口停着三辆车,记者凑近了一看,车牌号分别为[使]155001、[使]155002、[使]155003,牌号如此靠前的车的主人应该是使馆的主要官员,看来他们都没有外出活动。是不是国内的紧张局势给这里带来了一丝萧条?使馆工作人员客气地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像往常一样繁忙”。 前不久,记者参加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举行的“宰牲节”欢庆酒会。当时,各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驻华使节都已在贵宾席就座,惟独不见伊拉克大使的身影。这令不少专门为他而来的中国记者非常失望。开席后,记者突然发现在门口一张中国穆斯林就座的餐桌旁多了一个老外,他的胸章上赫然是伊拉克国旗。这肯定是伊拉克大使穆瓦法克(图③)!记者上前一问,果然没错。大使显然不愿引起人们的注意,跟记者交谈了几句后,就悄悄离开了。 跟伊驻中国使馆的情况相似,大多数伊拉克驻外使馆都比较低调,使馆的官员们甚至比平时还要沉默和谨慎。 经常为国家受过1991年海湾战争前,伊拉克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海湾战争后,伊与主要西方大国、部分阿拉伯国家断交。近年来,随着伊拉克逐步打破封锁和制裁,与许多国家又恢复了外交关系。 目前伊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互派外交使节,此外,伊拉克还在联合国等一些国际机构派有外交使团。多年来,由于伊拉克一直受到美国与联合国的制裁,其对外联系和信息来源主要靠驻外使领馆。它们自然而然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也往往会成为代伊拉克政府受过者。 近年来,不断传出伊拉克外交官遭驱逐,甚至被杀害的新闻。1998年1月,伊拉克驻约旦使馆商务参赞遭枪击。同月,伊驻约旦使馆公使衔参赞夫妇及几名伊拉克人在住所被枪杀。2002年6月,美国政府宣布驱逐伊拉克驻联合国代表团的一秘萨阿德,称他“从事与其外交官身份不符”的活动。8月,伊拉克驻德国大使馆被伊反对派武装占领,所幸无大的伤亡……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报章上也不时出现伊拉克外交官叛逃的“内幕新闻”。2001年夏天,包括伊拉克驻联合国副大使在内的几名伊外交官及其家人在离职回国前突然向美国提出避难申请,集体叛逃。去年8月,伊拉克驻俄罗斯使馆的一名技术人员失踪。可以说,诸多外交官的神秘出走对伊拉克政府来说,不仅是一件相当尴尬的事,而且是对其政权的重大打击。 为此,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杜里多次谴责美国骚扰伊外交官。他说,美国官员经常试图接触伊外交官及与伊使团有联系的伊拉克人,企图强迫他们帮助美国收集情报,进而背叛自己的国家。 将面临艰难抉择 每逢一个国家政权发生剧烈更替,由于前后政权的对立性质,该国驻外的外交官就面临选择效忠谁的尴尬处境。他们也常常受到牵连,可以说是命运多桀。一般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种出路:叛国流亡;回国接受新政权的审查;降职使用或调离外交队伍另任他职;效忠新政府,继续留任。不过,这些都要视个人具体情况,特别是其职位以及与前政权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定,如大使、领事、武官和参赞等往往都是受难者。 随着美国“倒萨”紧锣密鼓地进行,伊拉克外交官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方面是美英等情报机构更加积极地收买他们;另一方面,出于对驻外人员忠诚的担心,萨达姆也加强了对他们的控制。根据去年10月美国情报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为防止驻外官员叛逃,萨达姆已经下令所有驻外外交官和情报人员将其配偶和子女送回国内。预计,随着形势发展,为自己将来前途考虑,不排除伊某些外交官临阵倒戈的可能性。但是,对大多数普通的伊外交官来讲,他们没有什么好选择的,无论是为哪个政府工作,其所做的都是为了捍卫伊拉克国家利益,这是不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