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谁制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核大战?是人类理性还是高科技?
主持人:根据战争发展的趋势来讲,只会发生高科技战争吗?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杜岩:从理性上讲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能。但战争有非理性的因素,一旦有一个战争狂人要打那也不是没可能
的。你要认识他,要警惕他,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防范他。不是高枕无忧,绝对不可能发生,这话不能说死。
为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和核大战至今打不起来?
主持人:人类的战争史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开始是局部战争,后来到上个世纪发展为世界大战,然后又回 到了局部战争,您觉得这种战争规模从小到大,从大到小,高科技武器起到什么作用?
杜岩:我们回顾战争历史发展的确有一个曲线,的确最早的战争是局部战争,后来慢慢向世界战争发展,后来 又从世界战争回到了局部战争,出现了曲线波浪型。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两大基本因素,一个是战争的军事技 术因素;一个是战争的政治经济因素。内部的基本矛盾就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主持人:就是战争的目的和手段?
杜岩:不完全这样。战争的技术因素是手段,政治经济因素比这些概念要大一些。这两个因素推动战争从局部 向世界,从世界战争向局部。在20世纪以前的战争还是一定范围内的局部战争,尽管人类历史上几千年的发展 ,经过奴隶制、封建制、资本制,由火器代替了冷兵器,后来又向机械化发展,空间逐渐从陆地发展到海洋和 天空,而且历史上也发生了不少很大的战争,像亚历山大的远征,历时10多年。欧洲30年战争打了三次等等, 但总的看还不是世界范围。一个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不能给世界战争提供有利的武器技术,所以人类 的战争还是限制在局部范围内。这个情况到了20世纪发生了变化,局部战争向世界战争发展,从20世纪初进入 了帝国主义阶段发展,帝国主义对劳动力、资源、投资场所、商业的需求刺激了帝国主义的扩张。而工业革命 为战争提供新的手段。比如航海、航空、铁路、电报、电话等技术发展使军队的机动能力、通讯能力、战场的 感知能力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战争的规模都跟过去不一样了。
主持人:一开始人类的战争是局部战争,是受制于武器不发达,随着武器的发达进入了世界战争,但是随着武 器的进一步发展,反而制约了世界战争的发展。是不是核武器带来的核威慑,导致世界大战打不起来?
杜岩:核武器是重要的技术因素,核武器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它的毁灭性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你想发动核战争 ,但是你的目的可能发生偏移。很可能双方同归于尽,手段超越了目的,这个武器很难用。只有一家用,别人 都没有,可以吓唬你。但是双方都有了,像美苏双方为什么冷战时期打不起来?因为美苏之间都有第二次打击 对方的能力。
主持人:比如去年印巴差一点而打起来,结果没打起来,巴基斯坦是用核武器威慑印度不敢打常规战争。
杜岩: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像中国虽然核武器不多,但有一点儿,你要打我,就要考虑后果
全球经济一体化阻止世界大战
主持人::因为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导致世界大战可以避免,过去摧毁敌方的经济不影响自己的经济,但现 在摧毁就会影响,但是至少从科索沃战争,现在有人说德国和法国之所以不支持美国打伊拉克,就是怕欧元下 降。但打不会使美国有损失,而且对他是一件好事。
杜岩:我想是一个大趋势,全球一体化越高,相互依存越高。到一定程度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欧洲 和美洲之间有厉害关系、利益关系,而且他们还有竞争关系。
网友:一个弱国对待一个超级大国敢于挑战,只要有核武器是否就可以这样?
杜岩:一个国家核武器不是用来挑战的,如果有一定的核武器对对手就是威慑。
主持人:如果恐怖主义掌握核武器是不是会更可怕?
杜岩:如果没有理智就麻烦了。至今为止不是掌握核武器的人都有理智,但受到了制约(就是所谓的后果)。 要人类干净彻底的消灭它才是真正的理智。
主持人:这很遥远。
杜岩:这是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您认为未来的太空战将会对未来的战争有多大的影响?因为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跟美国就太空站 进行抗衡。
杜岩:太空战是军事战争的新的制高点,是很难制止这个趋势,未来的发展从太空,有空到地打击是存在的。 太空也不光他一家,还有俄罗斯,他成立了特殊的太空军种。中国现在是后起之秀,这地方我们也要有一席之 地。不是跟别人竞赛,但要有一席之地,要不然我们就会落后捱打。
主持人:今天聊天马上就要结束了,您能把今天主要的观点做一个总结吗?
杜岩: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战争、制止战争。但是在战争还存在的情况下,我们要了解战争、准备战争。我们 了解高科技战争知识并不是我们喜欢打这个战争,而是准备应付可能的战争,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要提高我们现 代化水平,发展我们军事实力,才能不受制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