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巧丽 夸大其辞悄然“收声” 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StephenS.Roach 悄悄“变脸”了。11月4日,在自己主持的网上“全球经济论坛”中,罗奇贴出一篇英文名为“The Only Growth Story in the World”《全球唯一的成长故事》的文章,肯定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国内动力与潜力,并重新审视了国外对中国经济力量看法的反差。 而就在不久前,因为在一篇名为《中国因素》的报告中重弹“中国经济威胁论”的调子,罗奇在海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时罗奇写道: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惟一能不受以美国为中心的日益严重的全球周期性衰退影响的国家。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在目前形势下取得的成功将为其增添更多新压力。“中国因素”的日益明显,使若干有可能拖垮亚洲其他国家以至全球经济的极为严峻的宏观趋势日渐成型。 他认为,由于国内内需不振,中国目前的强劲增长动力来自三个源头——位居全球榜首的惊人的出口增长率,以及基础设施支出、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强劲的出口是造成美国通货紧缩乃至全球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乃至拖累全球经济。 中国到底是世界经济中的稳定和提升力量,还是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威胁?应该把中国看作商业伙伴和竞争者,还是敌人?摩根大通等国际知名机构的经济学家纷纷发表言论,批评他夸大其辞。中国数名经济学家也对他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罗奇在华尔街素有“最能坚持己见的分析师”之称,他是不大会仅仅因为批评而认错的。但“眼见为实”,通过在中国的亲身观察与体验,在《全球唯一的成长故事》中,罗奇热情洋溢地描述生长在中国内部的力量,展现了一个在塑造自己命运的同时已经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中国。 中国之行眼见为实 10月31日,本刊记者在金茂大厦采访时,偶然发现“摩根斯坦利中国之旅”的牌子。多方打听才知道,罗奇和一批来自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地的资深投资者和工业领导人相伴,组成了一个多样化的考察团。他们在中国的旅行时间大约为一周,还要从上海去苏州和深圳。 这种说法在罗奇《全球唯一的成长故事》中得到了验证。此次旅行,就像是拼图游戏中的最后一块,为罗奇揭晓了他长期关注的“中国之谜”的谜底。 “当我回头看自己那时和现在访问中国时做的笔记时,中国的变化便从书页中跳了出来,栩栩如生。多年前的假设,现在已经不再是了。中国已经到了塑造自己的命运和影响更广阔的全球舞台的年代。”罗奇写道。 这种语调和他对中国发展前景一贯的乐观并无不同。但重要的是,在考虑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等外部因素助益中国经济的的同时,他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国内,寻求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原因。 在深圳,罗奇亲身体会到了中国年轻人的消费潜力,和他一年半以前在中国旅行的观察形成了强烈对比。深圳市长于幼军会见了他,说起这座只有22岁的城市经历的爆炸性成长时,于幼军很动情,这给罗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圳现在已经有超过700万人口。 罗奇还和总部在深圳的华为科技与平安保险公司进行了会面。但一直萦绕在他的脑际的却是深圳的人口的年轻化。深圳的人口平均年龄为29岁,可能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大城市。深圳的街道上满是商店、电影院和汽车经销店,罗奇甚至还发现了在美国自己经常光顾的“山姆俱乐部”。这些都让他真正感觉到,中国的年轻消费群体正在深圳崛起。 在苏州,他则“了解到了关于中国吸引力的第一手材料”。他和代表团一道参观了距离上海不远的苏州新区。苏州新区从1990年开始建立,“芳龄”才12岁。新区内52平方公里内的光缆都是使用在园区内生产的光纤通讯栅格完成的,从摩托罗拉到杜邦到佳能,一共有614个国外跨国公司在苏州新区开设业务。 罗奇和一家领先的电子外包商聊了一会,得知因为全球IT下滑,这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大约削减了3万名员工。但它在中国的设施却在增加,雇员数目也在上升。这些都让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度感叹不已。 还有一些基础建设比高速公路和通信电缆更重要,那就是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在内的人力资本建设。在人力资本投资领域,中国过去一直是滞后的,计划经济为管理层这个劳动力的关键领域留下了巨大缺口。 中国在全世界是第一个承认自己在管理领域内真正有问题的国家。那么,它是怎么样克服这些问题呢?罗奇在上海浦东的中欧商学院里找到了答案。中欧充满活力的简报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但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学生。 “聪明、好奇、见多识广、口齿伶俐、态度积极,他们比我们在西方任何商学院遇到的学生都不差。”罗奇说。通过举办商业教育等手段,中国在高级人力资源领域的储备已经今非昔比了。 包括《中国因素》的报告在内,在网上搜索到的罗奇关于中国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判断大多从统计数据得出的,尤其是以摩根斯坦利亚太分析师谢国忠的统计为基础。但这次他被自己眼前的景象说服了。 中国新兴消费群体的崛起、改革深化造成的产业结构调整,加上在人力资本投资领域的成就,让罗奇的中国故事热情洋溢。 猜忌中国于事无补 罗奇在《中国因素》里“中国制造导致美国通缩”的说法确实存在漏洞。只要我们把他在同一时期在《纽约时报》和在线“国际经济论坛”中写的关于美国通货紧缩的文章找出来,就可以明白美国国内出现通缩迹象的关键原因不是别的,正是自身内需不振。 长期的经济繁荣让投资者和民众对经济过分乐观,过分乐观则造成盲目投资和普遍的股市泡沫。投资过剩、股市高位套牢,再加上新近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和大公司治理丑闻等造成的公司破产和裁员,美国民众缺乏消费信心直接造成了内需低迷和物价指数回落,产生所谓的“通缩”。 罗奇对这些很清醒。同时,他也明白,自由贸易的发展造成的关税降低、科技进步使得人们不必要为手机等新兴消费品支付更多的钱,这些都是为什么美国的普通消费者可以用更少的钱购买更多东西的原因——这并不是坏事。 但这些都没有妨碍他在《中国因素》里对中国进行指责:“中国令人瞩目的成功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并且影响全球——不断上升的通缩风险是要点所在。依我看,今天的全球通缩风险比过去7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高……中国已成为美国通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11月4日的文章中,罗奇并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探究。他只有一次提到“通缩”,讲的还是北京领导人对全球通缩的关心。但似乎是觉察到自己以前的结论不够公平,他很认真地反思了“世界眼里的中国”为什么会染上嫉妒与害怕的色彩。 在《全球唯一的成长故事》中,罗奇坦言中国对他来说有两张完全不同的脸,两者之间的反差一直让他感到困惑。 第一张为成功者的脸,这是“世界眼里的中国”。拿自己的经济表现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经济表现相比,中国无疑十分成功。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表现相比较,这也是真的。第二张则为“身处最令人畏惧的转型中的贫穷国度”,这是“中国眼里的中国”。 在他看来,在全球经济滑坡中扮演的经济角色方面,中国同样有两张脸。第一张为“中国是全球经济滑坡反弹的动力”,这是“中国眼里的中国”;第二张则为“中国的经济力量是造成全球经济滑坡的问题”,这是“世界眼里的中国”。 在亚洲,日本财务省负责国际事务的次官黑田东彦和泰国央行行长蒂耶通都表达过“中国经济增长以邻为壑”的看法,与罗奇“世界眼里的中国”形像不谋而合。为期一周的考察让罗奇明白了,如果人们仅仅选择“世界眼里的中国”之形象,而不是全面客观地考察中国在成长过程中的进步与欠缺,很容易产生猜忌和偏见,看不清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角色。 “在经济困难的时期,找到‘替罪羊’总是有诱惑力的。如果世界经济在迅速发展,大家都可以共享繁荣;但今天全球经济低迷,这更像是一个‘零和游戏’。一个国家的收益常倾向于被理解为以另外国家的损失为代价。”罗奇自我辩护道。但作为一个严谨的经济学家,为了顺应不合理、不公正的“诱惑力”就可以对他国妄加指责?罗奇似乎终于觉出在这一问题上不应该有太多的感情用事。 罗奇引用了一位投资者的话说:“就像全世界必须和中国打交道一样,中国也必须和全世界打交道。”从某个角度讲,这种提醒继承了他在《中国因素》里“中国制定经济政策时要多考虑世界经济因素”的调子。但最起码,他同时也提醒了包括自己在内面临“责难中国的诱惑”的人士,请他们想一想这种“诱惑”到底对解决本国问题、提高自己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到底有什么助益。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建成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面对这样一个积极、友善、富有责任心的目标,那些有意或者无意的猜忌会更加站不住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