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息 据《解放军报》报道:为了航空部队飞行员飞夜航不打瞌睡,提高连续作战能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已着手研制提神丸,并取得初步成果。
负责这项研究的是航空医学研究所一室副主任詹皓博士。
由于绝大部分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影响飞行安全,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看法,飞行员参加飞行禁止服用各种药。因此,让准备参加飞行的飞行员用药以及飞行员在飞行中用药在我国是一个从未有人涉及的禁区。詹皓及其同事们经过艰辛的理论探索,完成了我国航空医学首部《航空药理学》的编著,并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军飞行人员催眠与兴奋用药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接下来,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传统上含咖啡因等成分的兴奋与睡眠调控药物一个个被詹皓从方案中淘汰了。
经过艰辛的寻找,詹皓终于找到了一种新型药物对发作性睡眠效果好、副作用小,目前认为该药不会成瘾。正巧,我军有关单位正在协作攻关,研制这类药物,詹皓及其同事们立即加入到这支队伍中。
几十批动物用药的量效和时效实验证明,这种新药不仅药效好、起效快、持续时间长,而且副作用极小。
动物实验成功后,课题组便开始在自己身体上做实验。48小时睡眠剥夺实验开始了,课题组的6名年轻同志走进了实验室。为了拿到准确的数据,詹皓给他们分别服用这种新药或安慰剂,采用随机双盲给药(即被试者有的是服用真药,有的服用的只是由淀粉制作的安慰剂),测试他们在睡眠不足和疲劳条件下的工作能力。每隔两小时,就对他们进行一次4个个位数相加的正确率实验。
测试表明,当人在高度疲劳的时候,大脑的反应就会迅速下降,以致连简单的数学运算都会出错;而服用该药者,则精神抖擞、思维判断力没有降低。为了拿到更加准确的数据,他们组织被试者进行计算机控制的模拟飞机飞行姿态操纵能力等测试。
两周后,6名同志再次走进实验室进行论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用该药能明显提高认知与工作能力,降低瞌睡状态和疲劳感。随后,他们又在飞行模拟机上进行了近似于飞行的实验观察,48小时睡眠剥夺条件下的模拟飞行实验也取得了同样的结果。(刘发忠 王山河 张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