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7飞机第一架原型机 |
千龙网讯 “超七飞机滑行成功,相关指标完全符合设计标准”。昨日,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七”新型战斗机在成飞集团试飞站顺利完成了首飞前最关键的滑行试验。
昨日下午5时,由成飞集团生产的首架超七飞机由专业牵引车拉向试飞场。当飞机在试飞起跑线前停稳后,第一位试飞员登上飞机,启动发动机。轰鸣声中,飞机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缓缓地沿着跑道滑行。直行了近700米左右,飞机开始进入弯道,在成功转弯后,又继续滑行了300米,稳稳地停在预定的停机点。随后,飞机又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滑行,滑行距离仍然是1000米。两次滑行测试的时间约为30分钟。
滑行试验是超七飞机首飞前必须完成的八大地面试验之一,目的在于验证供电系统设计的正确性,考核供电系统与外部系统间信号交联的正确性和匹配性等,以便早期发现供电系统及其成品的设计缺陷或故障隐患,为修改设计、确保飞机安全首飞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据透露,由于超七飞机按时完成滑行试验,本月底铁定首飞。
FC-1/超7战斗机
| 全尺寸模型 |
8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空军深感其战斗机主力之一歼-7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形势。当时其主要对手印度大量装备米格-21比斯、米格-23等战斗机,且已开始购入米格-29战斗机,全都强于基于米格-21的歼-7战斗机。巴基斯坦一方面引进美国的F-16,一方面积极与中国合作,试图凭中巴双方的力量研制一种低档配置且较为先进的战斗机。
为此巴基斯坦向生产歼-7M战斗机的成都飞机公司(成飞)提出,共同在歼-7M的基础上研制新战斗机,当时的中方总设计师是著名飞机设计专家屠基达。巴方将此定名为“佩刀Ⅱ”方案,中方定为歼-7CP。从当时公开的图片看,基本思想是在歼-7的基础上采取与歼-8Ⅱ相同的两侧进气道、翼根前缘增加了前缘襟翼,换装发动机。由于以歼-7M为基础,国外称之为“超7”。方案提出后,美国与英国的航空发动机厂商竞相参加了竞争。
1987年初,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国际项目主任斯蒂芬·哈金斯率团到北京,就超7的发动机提出了三个方案:
1、PW1212,该发是1962年研制的A-4攻击机的非加力发动机J-52的改进型,加力推力9387kg,最大推力6122kg,推重比7.3,单价200万美元,空气流量为81kg/秒。由于与歼-7进气流量不匹配,总压恢复系数只能到0.8-0.85,因此需采用两侧进气。这样总压恢复系数Qjq为0.95,进气道、中后机身都要作较大的改动。头部需增加135千克的配重平衡燃油系统的变化。此计划虽然花钱较多,但性能明显改善;
2、F404发动机,加力推力7711kg,最大推力4790kg,推重比7.86,单价180万美元,进气流量为68kg/秒。此计划与歼-7的进气道较匹配,进气道可不作改动。但中、后机身需做较大改动,费用较高;
3、PW1216发动机,加力推力7425kg,最大推力5400kg,推重比6.6,单价130万美元,是PW1212的双轴加力式涡喷改型。普惠公司的具体计划是在PW1212发动机的基础上,配用中国WP-7BM或WP-13发动机的加力筒体及相应的系统,构成PW1216。该发总寿命可达8000小时,飞机进气道与机身无需作任何改动。普惠公司对该方案相当自信。
普惠公司还讨论了该发在中国联合生产,以及与成飞公司协调了PW1216发动机加装在歼-7CP上的技术方案。同年4月底英国罗·罗公司驻京办也向中航技和军方介绍了RB199-127/128三轴式军用加力式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加力推力7430kg,最大推力4123kg,发动机推重比7.6,在当时比较先进,带有全权数字式燃油控制系统和反推力装置。值得一提的是该发动机已为“狂风”战斗机采用。
5月中旬,罗·罗公司专家组与成飞公司研讨、协调RB199-127/128方案。平心而论,RB199-127/128发动机装备了“狂风”,美PW1120发动机装备了以色列“狮”、F404发动机装备了美F-18及F-5G,均比较先进,推重比均在7.3以上。当时中国尚无法生产此类产品。而PW1216则采用60年代技术,且为涡喷形式,总体性能差于上述三种发动机。而当时中国已具备研制生产该级别发动机的能力,其时研制中的WP-14就略优于PW1216。从普惠公司极力推荐PW1216的情况来看,美方并不打算将先进发动机卖给中国,只是出于与英方竟争做个场面。
同时在机体设计方面竞争也很激烈。美格鲁门公司在1988年获得了与中方共同研制“佩刀Ⅱ”(歼-7CP)的授权。由于成飞的方案基本是歼-7M局部有限的改进,因而其机动性仍无法与巴空军的主要作战对象——印空军米格-29相匹敌。为此格鲁门公司提出带边条翼的40度后掠机翼的改进方案,并改装与F-16类似的双腹鳍。这一方案性能尚可,但大迎角性能不好。后格鲁门公司将进气口设计向内倾斜10度,大迎角性能得到大幅改善。之后尽管后格鲁门公司退出,上述设计仍保留了下来,形成了FC-1标志性的“肋部进气道”。
89年后,西方制裁中国,“佩刀Ⅱ”(歼-7CP)战机计划受到严重挫折。美国公司为此失去了重大的商业机会,这时俄罗斯公司则乘虚而入。90年中国成都飞机公司宣布将继续发展歼-7CP计划,巴政府也表示要坚持下去。为此巴方承担了部份经费,还秘密提供一架F-16A给成飞做样机。超7进入了自力更生的第二阶段。
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改变了“自力更生”的状况。前苏联庞大的国防工业体系为求生存,争相向外推销高精军工技术。俄米高扬设计局在中国引进战斗机选型中,其米格-29战机落败于苏-27,丧失一大市场。随后米格主动提出与中方合作开发多功能战机的方案。该局提出向中国提供米格-29和米格-31战机的部分最新科技,包括相控阵雷达,以及米格-29涡扇喷气发动机改型。经过不懈的努力,米高扬终于入伙超7计划,使超7变成为成飞为主,米高扬和巴方参与的三家合作项目,飞机的名字也改成FC-1。
米格这一手为自己多少挽回了损失。米格借合作密切了与中国飞机制造公司的关系,为今后长远进入中国战斗机市场打下了基础。今天在沈飞与成飞的激烈竞争中,不难看到“米”与“苏”两设计局的影子。米高扬设计局的加入解决了长期困扰成飞公司的飞机气动布局和发动机问题。新的FC-1设计不仅有着与F-16A极为相似的气动布局,也有俄方的新型技术,这种融中、俄、美三家技术为一体的产品,应当具有相当高的费效比。
超7、FC-1的外形几经演变,近年趋向成熟。其进气口内倾,翼面类似F-16,采用宽边条,并向后延伸形成后边条兼作尾撑;带前后缘襟翼的40度后掠梯形翼,平尾、垂尾经过切尖修形;机翼前缘的延伸板也被加大。这种外型设计,很明显能提高飞机的中低空缠斗性能,同时减少机身的雷达波反射面积。三个起落架的结构形式也全部改变,以腾出更大的翼下空间挂载武器。
下面对比一下FC-1与F-16。决定飞机水平盘旋性能的主要条件是飞机推重比、由气动外型决定的飞机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FC-1的气动外型虽然相当优越,但与F-16A无大差别,目前无法推断其优劣。但FC-1的机体结构重量过重,净重竟达到6800kg(歼-7Ⅱ仅5145kg),F-16为6607kg,净重轻3%。但后者的加力推力11340kg,比FC-1大30%。F-16A尺寸略大于FC-1,FC-1明显大于歼-7M,而FC-1的结构在三者中最重,表明该机主要采用传统材料和技术。另一方面,该机加装了更多的机载电子设备,也是增重的原因。
因此该机的综合作战能力应比歼-7M有较大的提高,但仍略落后于F-16A。
目前FC-1采用机械液压式操纵系统,配备简单自动驾驶仪。这一设计使操纵性、飞行员操作强度和成本能互相兼顾。成飞为FC-1设计了新一代的双冗余度纵向线传操纵系统,但横向控制仍采用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座舱采用整体圆弧风挡、水泡形座舱盖和穿盖弹射救生系统,视野较好,弹射救生较可靠。
FC-1的电子系统也有较大改善。基本结构由1553B数据总线联结,主要设备有任务计算机、脉冲多普勒雷达、惯导加全球定位系统、外挂管理系统、敌我识别器、雷达告警接收机、箔条/曳光弹投放器和数据传输单元等。操纵界面为平显、多功能显示器和双手不离杆操纵系统。该机有可能加装中国研制的前视红外器、激光照射吊舱和夜视镜等。
武器系统方面目前尚欠缺确切的消息,但根据中方的技术实力和现有装备可以作些推断:固定配备应为一门23-3型双管23毫米火炮,备弹220发。公开资料称飞机有7个外挂点,翼尖两个,翼下四个,机腹中心一个。FC-1可能的空战配备包括;PL-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PL-9C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空地武器包括:YJ-7A/C半主动激光制导/红外成像导引空地战术导弹,KS250/500激光制导炸弹,KD2 90mm火箭发射器,反跑道集束炸弹子母弹。反舰武器为C-802BK反舰导弹,YJ-7C近距反舰导弹。FC-1还应可使用BM/KG300电子干扰吊舱、BM/KZ900电子支援/测量吊舱、“蓝天”前视红外跟踪/激光照射吊舱、国产战术侦察吊舱。
FC-1近期频繁出没于各地航展,虽说前后拖延了十几年,估计目前计划进行得还是比较顺利的。由于主要供巴方使用,因此保密级别相对其他中国战斗机要低得多,甚至总设计师也在国内航空报刊上刊登过专访。多种官方、半官方手册年鉴也公开刊登了FC-1的介绍。因此根据这些材料,以下信息可以确认无疑:气动设计是与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合作的。目前FC-1的发动机选用的是米格-29的发动机RD-93,最大推力49.4千牛,加力81.4千牛。安装RD93后,FC-1的载弹量可以达到3.8吨。机上装有着舰钩和加油口。
2002年珠海航展上,FC-1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同时据称编号为SD-10的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也闪亮登场。注意特别的尾舵形状。
航空电子系统采用的是西方的产品,尚在投标竞争中。竞争者包括法国萨基姆公司和汤姆森公司、英国的瓦可基公司,还没有确定下来。雷达的竞争型号包括意大利的非亚雷达和瓦可基公司的雷达,前者由法国萨基姆公司负责。FC-1可能采用的RC-400雷达,探测距离90千米,自重90千克。
在2002年初的新加坡航展中,意大利FIAR公司展示了为FC-1研制的Grifo S-7机载雷达。Grifo S-7共有超过25种工作模式,其中包括空对空和空对地模式,无故障工作时间长达220小时。FIAR公司称,该公司为了竞标中国J-7战斗机的改进计划还研制了其他三种雷达,他们分别是:Grifo-MG,Grifo-MK2和Grifo-7雷达。这三种雷达特点相近,都有空对空和空对地工作模式。在空对空模式中,可以搜索并跟踪一个目标;而在空对地模式中,该雷达可以执行测距等任务。Grifo-MK2雷达采用X波段,重56公斤,无故障工作时间200小时,拥有上视和下视能力。此外,据称中国从俄罗斯的Phazotron公司进口了两套Kopyo雷达,因此中国空军很可能将在其自用的FC-1上采用Kopyo雷达。
在同一航展中,主管中国航空出口的中航技公司称,2001年FC-1战机的研制获得了重大突破,目前该机已经完成了一架全比例模型的建造,第一架原型机也正在建造当中。按计划,FC-1原型机将于2003年春完工、首飞。第一架原型机将装备以色列的Elta 2032型雷达,用于火控系统的测试。据悉成飞现拥有两套Elta 2032型雷达。
目前FC-1计划已经投入了1.5亿美元的研制经费,其中包括巴基斯坦支付的7500万美元资金。近期传闻解放军也将订购FC-1,用于与歼-11、歼-10形成高中低挡配置,替换大量的歼-6、歼-7等。下图为展览中的FC-1模型座舱。2000年FC-1预测报价为1000万美元,成飞预期在2004到2015年出口量可达350架,主要竞争对手为二手的F-16A/B和米格-29。以这一价格拥有中距空战能力,还是较为划算的。
2002年9月16日,FC-1正式开铆,标志着FC-1已经研制成功。官方媒体评价为“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工程技术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都上了一个台阶”,“是根据国际市场需要,由中航一集团成都飞机设计所设计、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生产的新一代外贸继机,能满足当代各类作战环境的需要”。由于是外贸型号,可以公开,成都媒体对其进行了广泛报道。地方政府基于财政税务等原因也给予了很大重视,因为据称销售给解放军的产品地方是不能收取地税的。
2003年6月,首架FC-1组装完毕,宣告了FC-1的生产取得了标志性的胜利。下图为总装成功庆祝仪式现场。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提供给巴基斯坦一份总值3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但其中不未包括F-16战斗机。尽管巴基斯坦急切希望获得被美方扣留多年的F-16战斗机,但美方仍拒绝在这次援助中交付F-16。站长认为,即使美方交付巴方原本订购的F-16A/B,或者更进一步提供F-16更新批次的型号,都不会影响FC-1的计划。这是因为美方不可能向巴方提供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甚至不提供AIM-7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所以FC-1的超视距能力对于巴方来说不可或缺。 (加特林)
从公开刊物可以确认,该机主要数据如下:
翼展:8.98米
机长:14.30米
机高:4.90米
主轮距:2.54米
前主轮距:4.94米
正常起飞重量:91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2700千克
外挂能力:3800千克
机内燃油:2300升
最大马赫数:M1.8
实用升限:16500米
起飞滑跑距离:450米
着陆滑跑距离:700米
航程:2500千米
限制过载:8G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