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过去近半个世纪,欧洲似乎满足于让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独霸航天开拓者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太空寻宝的游戏已经结束。欧洲联合开发的阿里亚娜火箭已经占据了全球商用卫星发射市场的半壁江山。 欧盟部长会议将于本月底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重要议题之一就是拨出3.92亿美元发展基金,重新启动搁置多年的“伽利略计划”。 不久前,“伽利略计划”遭到GPS的老板五角大楼的猛烈抨击。这一举动在欧洲人看来,是美国人害怕失掉垄断地位的证明。 美国官员解释说,他们不想扮演欧洲人的独裁者。GPS服务对全球都是免费的,而且美方正对它进行技术升级。 本来在几个月前,该计划因为预算问题正有破产之虞。五角大楼的发言,使争论的核心从成本转移到了地理政治。 法国总统希拉克警告欧洲说:“放弃太空竞争的结果,可能把欧洲推到仆从地位。” 德国是最后一个犹疑不定者,但在2月底也决定跟随大局。德国交通部长库特·波德维希在柏林表示:“卫星导航是未来最重要的技术领域之一。” 说服钱包鼓鼓的德国政府是欧洲拥有独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 成立于1975年的欧洲航天局(ESA),并不属于欧盟管辖,它成立时的目标口号便是“帮助欧洲追赶美苏太空计划”。从航天局长罗达塔办公室墙上挂的照片即可以看到欧洲航天局与NASA(美国宇航局)合作的悠久历史。 ESA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提供了一对太阳能“翅膀”和另外一个重要设备。正飞往土星的NASA卡西尼飞船上的一个探测器也是ESA的作品。 本月,ESA发射了自己的造价20亿美元的地球观测卫星,用于协助气候变化研究。同时,ESA还是诸多航天商业项目的发起人。比如阿里亚娜火箭和生产通讯卫星的Eutelsat公司。 1999年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宣布了“伽利略”计划。计划支持者说私人投资者将分担建造和发射30颗卫星的巨额开支。比GPS多6颗卫星的优势使“伽利略”更准确。 “伽利略”最大的商业潜力在所谓的“定位基础”移动技术,在这一领域,欧洲人已经领先于美国。 12月公决前不久,美国副国防部长保罗·沃尔费韦茨致信欧洲同僚,质疑“伽利略”计划实施后,未来“北约行动的安全后果”。 欧盟发言人冈特勒特说:“别以为萨达姆·侯赛因可能利用‘伽利略’,这种想法真蠢。” 码芯片特许销售版权和服务费,将立即开始为“伽利略”回收成本。据一项独立调查。 “定位”服务可告诉手机用户最近的酒吧在哪,他要找的朋友的具体位置等。 但这一调查还认为,建立和运行“伽利略”的费用可能都得由欧洲政府承担。这让一些人开始担忧,特别是在英国和荷兰。去年12月,两国凑够选票,成功推迟“伽利略”计划开发资金的发放。 欧洲发言人冈特勒特指责这种担忧是一种“托词”,是美国“不公平游说”造成的。 沃尔费韦茨说,“伽利略”的信号可能干扰下一代军用GPS信号。 “伽利略”支持者反驳说,此类技术问题容易解决。此外,虽然“伽利略”不由军方控制,但并不意味着就会忽视安全。 欧洲航天局局长罗达塔也驳斥了“伽利略”将破坏跨大西洋贸易关系的说法。起因是有人假设欧盟为了谋取利润,可能强行规定使用“伽利略”设备(比如说在跨大西洋航班上。) 罗达塔说“我不认为欧盟会采取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他认为,其它潜在问题,比如保证与GPS的兼容性,也可以解决。但美国官员似乎没有这么乐观。白宫科技政策副指导,上月接受西班牙记者采访时说:“今天有两条路”一是合作,二是破坏性竞争。 美国国务院官员布拉伊班蒂预计今春将有进一步协商。他说:“仍有很多难解的问题。评委团还拿不准是否有合作的坚实基础。”名词解释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英文简称,由美国国防部从1973年开始组织实施,于1994年7月全部完成,是目前技术最成熟且已真正投入实用的一种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 GPS系统共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空间部分,由运行在20000km高空的分布在6个轨道上的24颗卫星组成;二是控制部分,包括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主控制站,5个分布各地的检测站;三是用户终端设备,包括GPS接收机、显示器等。 GPS系统不需要用户机申请定位服务,只要按几下电钮,用户就能得到GPS的导航信息,然后用户终端设备将自动从可视的导航卫星中选择最有利的4颗卫星,对卫星的信息进行捕获,最后计算出用户的位置、速率和时间。 目前,GPS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导航调度、地质勘探、测绘、开发、指挥调度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