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铅鱼”探测仪测量江面有关数据 |
| 放下“铅鱼”探测仪 |
| 密切关注“铅鱼”探测仪下潜状况。 |
| 古老的人工定位仪 |
| 因水位过急,工作人员要计算流速偏角。 |
人民网九江8月28日电 记者郭雷鸣、陈云报道:今天来到九江市水文站——长江九江段发布水情的司令部,全面了解这里的工作情况。下午16点,长江九江段水位为20.75米(警戒水位19.5米),流量为71300立方米/秒,流速为3米/秒(平时流速每秒只有1米多),这表明九江正在迎战长江洪峰。 随后,记者踏上“水文船132号”,目睹了勘测水情的全部过程。这是一条1998年洪水过后启用的现代化勘测用船,船体庞大,行进平稳。内部安装发电设备,可供一次仪表、微机、空调、电视等使用。水文站的技术人员专门进行数据采集,其它事务(驾驶、抛锚等)由船上原有人员负责。 数据的测量汇总全部采用自动化,工作人员只需把形似鱼雷的“铅鱼”探测仪置入江中,选择沉入的水位(江面2次、江中1次、江底1次),整个江水的横截面都要测到,“铅鱼”就会自动传出数据,输入仓内控制室的一次仪表,再由一次仪表输入微机,通过运行微机上的HQS软件,实现数据的即时处理。记者看到,屏幕上动态显示着各种水文数字,通过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出最大流量、平均流量、最大流速、平均流速、江面宽度、水深等常规信息。含沙量的测量,则需要取来样水,拿回去经过7天的过滤、3天的烘干,10天左右才能得到结果。 据水文站的技术人员介绍,这套软件是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中游局采用VB语言设计开发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九江水文站自从使用它以后,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全程下来只需3个小时,而以前则靠着一块码表加一个电铃的传统方式,人工记录大量数据,再誊入公式表格手工运算,费力又费时,“今非昔比”一词用在这里,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