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就必须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的素质,向城里想办法,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 党和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予以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近五年来,农村劳务输出上亿人次,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许多省(区)市通过政策引导、政府组织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逐步走上了轨道,并且举办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初步实现从劳动型向智能型转变。据统计,目前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村劳动力已达到1.58亿,约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3。 然而,综观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情况,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总的说尚未进入有序状态。根据我们的专题调查,其主要的制约“瓶颈”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适应不了岗位技能的需求。因此,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尽快提高其素质和岗位技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一)农村人口基数大:全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2%。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基数更大,如贵州省农业人口达3212.64万,占总人口数的85.84%,0—14岁比重高达32.2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周边省区的水平。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由于基础教育薄弱,导致文盲率相对偏高,2000年西部地区每10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全国尚有近3千万农民尚未脱贫。这种“先天不足”必然派生出农村的“文化贫困”,而文化贫困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渊源于农村的“贫困文化”。所谓贫困文化,是指人们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其主要表现特征是:听天由命的人生观,逆来顺受的人际观,安于现状的价值观和重农轻商的经济观等,凡此种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安于贫困,不思进取,使农村劳动力在市场经济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严重影响了劳动力的转移。 (三)职业教育明显滞后:2000年全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中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重仅为12.9%。而贵州省到2001年底,仅占7.48%,且在结构布局上不够合理,专业设置多有重复,部门行业特点不突出,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近几年来,随着职高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和高等学校扩招的影响,职业中学的生源急剧萎缩,进一步造成了农村实用型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 二、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能力的对策 (一)政府组织,政策引导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属于政府行为,应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政策引导,形成考察、培训、输送、跟踪的“一条龙”服务模式,谨防放任自流的无序转移。湖南省岳阳市政府采用这一服务模式,每年组织80万农民外出打工,为家乡挣回60亿元劳务资金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贵州省平塘、长顺和镇宁三县,各县每年外出打工人数仅2—4万人。其中约有2/3无法保障或仅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仅有1/3略有结余,应当引以为鉴。 (二)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 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应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内进行。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任其闲置必将花费高额成本,只有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和引导,才能形成不同层次的技能、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因为人是生产力的载体,而生产能力作为一种资本存量,是可以而且必须通过投资而提高的,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 (三)坚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使人口转变为潜在人力资源。职业教育的作用则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基本技能,使具有基本素质的潜在人力资源变为掌握各种劳动技能,也就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资源。基础教育为职业教育奠定基础,而职业教育可以为后义务教育的农村劳动力开辟更加广阔的成才立业之路,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四)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职业培训应贯穿在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岗前培训等环节之中。在实施“普九”的同时,可采取农科教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如“全程渗透”、“初三渗透”、“初三后渗透”、“2+1”或“3+1”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瞄准市场需要,采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开办各种培训班,给农村劳动力以“一技之长”。在职业培训的过程中,不但要给予其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应该重视心理素质和思想观念的教育,逐步引导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安贫乐道、安土重迁的思想,以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抵御风险和竞争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