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新华社记者 慎海雄 于绍良 “全面建设小康”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全面小康到底是啥样?几位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全国人大代表,从不同角度勾勒出他们对全面小康的理解。 “光有好住房,不是全面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这句顺口溜曾经激励了多少农民奔小康的干劲。短短数年间,在东部沿海地区,一座座农家小楼崛起在田野,一户户农民搬进了宽敞的新居。 “不过,光有房还不等于全面小康。”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代表说,“住房是农民经济实力的标志,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他认为,农民的口袋富还不算富,只有口袋与脑袋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在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村家庭,“外表富丽堂皇,书房空空荡荡”。傅企平说,这是他经常看到的。“农民没有文化,说明文化教育素质还欠缺,脑袋还贫困。” 傅企平说,沿海地区的广大农村从经济上来说已基本具备了全面小康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要“全面”,不能认为有了钱就是有了全面小康。比如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问题,有些村子富得冒油,但“屋里抽水马桶,屋外露天粪坑”,简易茅厕遍地可见,而且大部分分布在村边路旁,以及靠近交通要道、饮用水源的地方,污水横流,影响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农村的生活垃圾和乡镇企业的工业垃圾随处可见,收集无人问,治理没人管,许多过去清澈的小河变成了天然的“垃圾场”,鱼虾全无。 傅企平认为,各地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不能光有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指标,还要对农村环境治理、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等作出具体规划,按照全面小康的要求分步实施。 “透支子孙后代财富,不算全面小康” “经济发展再快,生活再富裕,但如果是建立在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式开采的基础上,透支了子孙后代的财富,这也绝对不算真正的小康。”陕西省铜川市委书记王东峰代表说。 王东峰认为,“西部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有序开发和利用,能带动西部地区经济起飞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但目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级政府不能片面强调‘有水快流’,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王东峰说,中国地大但物并不博。虽然我们许多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但如果用13亿人的巨大分母去分,我们并不富有,排名只能居世界各国的后列。但目前,我们国家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十分让人痛心。 这并非杞人忧天。王东峰说,铜川市是西北重要煤炭和建材基地,也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已累计向国家提供煤炭3亿多吨,为国家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像我国许多地方的资源开发一样,过去铜川的煤炭开采,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以煤炭为基本能源消耗的工业,由于设备热能利用率低、污染控制程度不高,导致粉尘以及多种气体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空气污染最为厉害的20世纪90年代初,铜川空气污染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十多倍。由于过度开采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铜川成了“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近年来,铜川只好再投资另辟新区发展。 “国家要尽快建立全民节约资源,有序合理利用资源的制度。”王东峰代表说。 “光吃饱吃好,不是全面小康” “酒足饭饱,麻将通宵”——这是时下不少都市人的生活写照。这种衣食无忧的惬意生活算不算全面小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姚克代表说,“如果缺乏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能算过上了全面小康的生活。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心,是全面小康的根基。根基不牢,谈何小康?” 有一个现象引起了姚克的注意。去年以来,心血管病防治专家洪昭光教授的演讲报告风靡全国。他说,人们如此争先恐后、如饥似渴地获取科学的健康生活常识,说明健康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地位正在日渐上升,这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阶段出现的必然现象。“不怕挣得少,就怕走得早”──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 姚克代表说,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城市中青年人的整体生存状态未必就比上一代健康。他举例说,现在出门打的开车的多了,步行骑车的少了;大鱼大肉多了,粗茶淡饭少了;夜生活丰富了,劳逸结合少了……加上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这些都对健康构成了威胁。 姚克代表说,尽管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去年已经达到71.8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如果不注意树立健康的养生观念,听任诱发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流行泛滥,目前这一代中青年人的健康状况就难以乐观。随着他们进入老龄期,慢性病发生率会增加,并由此导致早残、早亡。很不幸的是,目前事实已经在向这个“预测”发展。如冠心病发病1992年以前是63.9岁,现在提前到61.6岁。 姚克代表认为,全面小康中包含人的发展指标,其中就包括预期寿命。而寿命的长短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人们首先要拥有健康的观念,健康的知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 “差距太大,不是全面小康” “如果我国东部和西部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差距过大,也不能算是全面小康。”许多代表在本次人代会上多次发出呼吁。 河北邯郸市委书记张力代表说,目前我国主要存在着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不同人群之间差距三大差距,这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拦路虎”,必须加以解决,不然,我们的小康永远就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青海省省长赵乐际代表说,以东西部差距为例,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占全国的71.4%,人口占全国28.8%,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和东部地区的40%。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西部必须“提速”,加快发展步伐。 “城乡统筹是中央解决目前农村问题的新思路,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破口。”湖南省宜章县笠头村党支部书记李常水代表说,这必将激励我们近9亿农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路上快奔,不拖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后腿。 社会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是“两会”代表委员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他们认为,破解2000万“失地农民”、1.2亿进城务工人员、2000万城市贫民和近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这四大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难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得不攻克的四大“堡垒”。辽宁省辽阳市市长孙远良代表说,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有国家扶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近13亿中国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一个也不掉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