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李宗陶(记者) 蒋 蕴(实习记者) “到2010年,世博会的会址就在南浦大桥与卢浦大桥之间,浦东和浦西加起来一共有5.4平方公里。我们这儿也在里面。”王佳达抄起一把细长的螺丝刀,在桌子上很认真地画了一个圈,然后用力一点。 王佳达今年53岁,出生在上海,插队落户去了浙江天台,1994年回沪,在浦东新区上南路开了一家“立峰橡塑五金店”。大儿子王浩今年27岁,跟父亲一起打理小店。走在上南路上,隔几米就有一家五金建材店,每家店的店面都不大,各种管件、器材堆满了货架。老王家的小五金店就开在401号,马路对面正好是上钢三厂。 12月4日早上8点不到,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的消息刚宣布不到10小时。上南路车来人往,附近工厂的工人匆匆地赶去上班,路边的小吃店里,有人急急着扒拉着馄饨年糕往嘴里塞,一切看起来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熟人见面打招呼时,总要带一句,“昨天电视看了吧?” 儿子王浩骑着自行车来到店里,王浩是在浙江天台出生的,念完高中之后就到上海,现在已经有了一个2岁的儿子。他们家住在浦西的市第九人民医院附近,从周家渡摆渡过来,路上得花半个小时。 拉开卷帘门,挂好货品招牌,王浩开始等待第一批顾客。跟对面工厂的作息时间差不多,营业时间也是从每天早上的8点到下午4点半。 小店主营的是三角形皮带,是用在机器马达上的一种橡胶皮带。王浩告诉记者,三角皮带分A、B两种型号。A型的4块钱一米,B型的比A型的宽一些,卖5块钱一米。另外店里还卖一些五金工具、灯头、灯泡、插座什么的。 小小的20平方米的店面,塞得满满当当的。王浩说后面还有一个仓库也是用来堆货的。小店的房子是向附近的上海三建公司借的,临街的店面每月的租金1000元。王浩很实在,他说卖五金橡塑一般的利润是两、三成,现在每个月店里的销售额在2万块左右,好的时候能赚个三五千块。 自从3年前上海提出申博以来,王家上上下下都盯着这件事。《新民晚报》和《参考消息》,是王佳达自己掏钱订了好多年的两份报。店里闲的时候,他就翻翻报,看看新闻。熟悉老王的人常打趣地问他:最近又有啥事体?美国伊拉克打起来了吗?老王冲他们摆摆手说:“眼下,没啥再比上海申博这桩事体要紧的了。” 正说着,老王骑车到了。“看了,看了。成功了啊,好好好,好事情啊。”老王点着头走进来。 “那你们的店,以后就不能开在这里了呀。” “这是国家的好事情,上海的好事情。我们这里连江南造船厂、上钢三厂这样的大厂都要搬,我们当然也要搬了。牺牲?当然是有了,但上海办世博会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总不能因为我们一个小家的损失而不办了吧。”老王很爽快地说,“我们老早有心理准备了,上海肯定会赢的。” 一次创业 店里摆放一台小彩电,仔细一看,还是“日立牌”的,老王说这台电视机已经有十六七个年头了。那还是王浩念小学的时候,老王托人找关系凭票在天台买的。从老家到上海时,没舍得扔掉。这台小彩电,陪着王家走过了第一次创业的日子。 1989年,颇有经济头脑的老王就离开单位,在兰州等地做橡胶制品的生意。在外面闯荡了五年,积累了一点本钱和经验,就琢磨着回上海闯闯看。 那年头,自己开店还是件新鲜事。老王开始试着在东昌路的一家国营商店里租了个柜台。哪知道,开了没几天,工商税务查上了门,说从来没有人在国营的商店里摆私人柜台,“这是违法的”,让老王赶紧撤出去。 这一来,老王倒是下了决心,干脆自己开一家。1994年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人还不多。为了找一个租金相对比较便宜的地方,老王跑遍了上海。当时的上南路上还没有几家五金店,“不像今天,几十米的一段路,就有十几家店”。 找准店面,“立峰橡塑五金店”就算开张了,想不到一开就是8年,老王说,在今天上南路的同类店里的,他这家也算“老字号”了。 刚开张时,这一带的五金店很少,附近居民配个灯泡,买个插座都会来老王店里。后来,这些东西都可以在超市里买得到了,居民的生意就越来越不好做了,老王开始把进货的重点转移到了工业用的橡塑制品上。 选这个地方开店,就像世博会选址,也是有门道的。老王告诉我,这里附近工厂多,卖五金建材有市场。像平时常来店里买橡塑五金的,基本上就是两类顾客,一类是像上钢三厂这样的大厂的哪个车间,生产时突然缺了些小东西,来他们这里买点应急,更多的是附近耀华路上的小工厂,他们一般用量不大,不会像大厂一样到生产厂家直接进货。碰上要买什么了,给老王打个电话,弄辆小车就近来取一下就行了,反而更加方便。 店里桌板玻璃下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名片,其中有好多是老王开店8年来积累下来的老客户。“这样稳定的一批顾客,今后要再找也不是件容易事了。”言语间,老王还是透出一份可惜。 二次创业 一个熟人正好经过小店,进来跟老王聊几句。申博成功了,眼看着这个地方也要动迁,他来问问老王有什么打算。热心的朋友曾帮着老王出过主意,三建公司在外高桥那里也有空房,如果这里店不能开了,老王可以把“立峰橡塑五金店”开到那边去。 老王觉得这是一个不坏的主意,如果今后那些工厂也开到外高桥去,他和儿子可以在新的地方再打打市场,总归要把店做下去。老王开玩笑说:“当惯了老板,总不想再回去给别人打工吧。乘着世博会的风头,浦东会更闹猛,不怕没有生意做。我年纪大了,儿子还年轻,还可以闯闯看,说不定趁这个机会就把生意做大了。那就算是‘第二次创业’了。” 眼看吃午饭的时间到了,王浩在电饭煲里放进了些米,拿出妻子为他们准备的一盆菜放在蒸架上。“中午嘛,爷儿俩就凑合一下。” 趁饭还没做好的间隙,老王拿过一本《建材行情》翻看,那是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的会刊。“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随便翻翻看看。”他说,“虽然其中很多产品我都没有经营过,但也要多了解一些。以后万一做生意的机会来了,没有点准备不行。” 老王说,接下去几年有得忙了:自己在浦西的家也要拆了。记得自己刚来上海时,那里原先是老家的私房,房子还是以前常见的砖瓦房。后来随着旧城拆迁改造,全家人搬进了楼房,面积有40多个平方,当时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可后来跟着大儿子结婚,又有了孙子,住房就越来越觉得紧张。 最近,这个地块又被房产开发商瞄上了,准备兴建高层住宅,老王去打听了一下,建成后的住房均价要近八千块,这让他觉得有些棘手。看起来,到地价相对便宜些的地方买个大一点的房子才比较合适。 “店要搬了,家也要搬了。这算得上是我们全家人回到上海以后最大的一次动作了。”老王坚信,无论是店还是家,总归会越来越好的,就像上海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