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抗洪过程中,行蓄洪区居民的撤退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没有一人伤亡,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抗洪理念 |
不再搞“人海战术”,不再提“严防死守” 淮河抗洪:一次“科学”的胜利 “今天的河水又下了一尺多”,李世全蹲在淮北大堤上,边抽烟边对记者说。自从7月3日凌晨两点他在蚌埠五河县临北回族乡东园村的家被洪水淹没后,他每天都要跑到大堤上 看看河水涨落的情况。 27岁的李世全已经经历了1975、1991、1996和今年4次洪水了,属这一次洪水来得最猛。不过眼下看来,洪水正在慢慢退去,他马上就可以回家了。 到昨天为止,淮河第二次洪峰已经到达了洪泽湖,随着江淮出梅、降雨减少,可以说,淮河抗洪取得了初步胜利。一算损失,比1991年那回大大减少了,而且,没有一处大堤决口,没有一人伤亡,这样的结果无疑令人欣慰。 虽然还没到庆功的时候,淮河防汛总指挥部(以下简称淮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钱敏还是对这次抗洪的效果非常满意,“这是科学的力量。”而淮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英三则告诉我们,今年抗洪,很少听到“严防死守”这个字眼,这个貌似细微的变化却意义重大,一方面,它标志着从以前“被动抗洪”到如今“主动防洪”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抗洪思路。 或许,今次的“淮河战役”,将成为今后中国抗洪工作重大变革的一个标志性节点。 淮河闹事意料之中 淮河流域降水与水旱变化有一个显著的准11年周期,而从1991年至今相隔12年 “也到了淮河闹点事的时候了。从1470年至1999年的530年中,淮河流域降水与水旱变化有一个显著的准11年周期。”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已经工作了近30年的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副局长徐慧说:“从1991年至今,相隔12年,这次洪水其实早在我们意料之中。” 尽管早有预料,不过当洪水真正来临时,还是让人有点吃惊,因为,这次的洪水来得太急、来得太猛了。 6月21日起,淮河流域进入梅雨期,充沛的雨量和庞大的降雨区都大大超出以往。从6月29日至7月5日的7天内,淮河流域先后3次普降大到暴雨,全流域有1/3的地区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甚至有水文站检测到了686毫米的特大降雨量。 “大雨量和大雨区,加上淮河流域的特殊地势,是今年爆发洪水的主要原因,”徐慧介绍:“淮河总落差200米,上游河段落差178米,但中下游落差仅22米,下游洪泽湖入海的落差则只有6米,受到洪泽湖高水位顶托,淮河干流洪水下泄非常缓慢,而且沿淮河平原洼地的涝水无法排入淮河干流,形成了‘关门淹',洪涝齐发。” “天上下雨地上流”,一时间淮河干流全线告急。 凭借高科技先发“治水” 洪水预报比以前提前了,知道哪儿将出现洪水,自然可以有的放矢、先发“治水” 虽然汛情来得很急,但徐慧并不慌张,因为心里有数。他负责的水文信息中心采集、整理全流域所有水文资料,是淮河汛情的“千里眼”。 坐在办公室里,只要点开网页,当天淮河干流、各个支流的降雨雨量、降雨范围、水位情况等资料就会立刻显现在电脑上。“相比1991年,从信息采集到处理,简直是由原来的小米加步枪变成了现在的坦克大炮。”徐慧介绍,1991年各水文站的水情只能靠人实地观测,测到的数据由专人到邮局拍电报或者打电话发回淮委,淮委工作人员接到电报后再通过手工把信息翻译出来,“当时光接电报的人就要十几个”。 1991年后,国家投资800万元修建了水情自动检测系统。监测系统采集信息完全由短波自动监测完成,然后通过网络发回到淮委。“1991年,早上8点发出的雨情电报往往到下午2点才能收到。而现在信息早上8点发出,1个小时后就能到淮委了。”徐慧说,“抗洪决策全靠我们提供情报,若没有现在这套高科技系统,今年的抗洪一定会手忙脚乱。” 而在淮河下游的江苏,则启用了“江苏水文01号”监测船。这艘检测船安装了声学流速剖面仪等设备,缓缓驶过河道,河流流量立刻就读出来了,比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快上数十倍。 此外,雷达、卫星云图等先进探测手段也在此次防洪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洪水预报也比以前提前了,三天前就可作出判断,知道哪儿将出现洪水,自然可以有的放矢、先发“治水”。 6月30日,安徽省蚌埠市境内的淮河水位还没有明显上涨,然而,市区最西边的蚌埠闸却已经开启了。“提前开闸就是为了调配洪水,因为我们根据情报已经预见到了即将形成的洪水。”淮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徐英三说,蚌埠闸开启也是今年实施的第一个抗洪应对调度措施。 当日,蚌埠闸40孔闸全部提出水面,淮河水汹涌而下直奔洪泽湖。第二天,洪泽湖开启三河闸。三河闸有“淮河第一闸”之称,是淮河水最后进入长江的总阀门。从7月开始,三河闸63个闸门敞开泄洪,每天泄洪量约6亿立方米,10天内,三河闸已下泄流量约60亿立方米洪水,相当于洪泽湖正常蓄水量的一倍多。 “提前开启蚌埠闸和三河闸,把行洪必需的河道和库容都预先腾了出来,对后期防汛极为有利”,淮委副总工程师罗泽旺总结今年抗洪的成功经验时说,“要千方百计给中游洪水以出路,让洪水尽快下泄到洪泽湖和长江,提前准备很重要。” 水利工程功勋卓著 入海水道首次启用,三条人工河接力送水到海 在这次抗洪过程中,“提前”的例子比比皆是。 7月4日下午4时,处于警戒状态的江苏省防汛指挥部接到了国家防办和淮河防总的调度指令,淮河入海水道将提前启用,晚10时左右必须完成所有的入海水道上人员和设备的撤离任务。 “按照设计规定,入海水道运用条件是在洪泽湖水位达到13·5米至14米时开启使用。”江苏省防汛指挥部副主任季红飞说,当时接到命令时他觉得有些意外,“因为那时洪泽湖的水位是13·07米,并没有达到规定”。季红飞事后才得知,国家防汛办根据掌握的情报,为了让中上游的洪水下泄得更快,果断作出了这一决定。 入海为安,而此时距离入海水道6月27日通过水利部主持的通水阶段验收仅有8天。淮河被黄河“夺”去入海口已经有800多年了,现在它终于又拥有了自己的出口。“毕竟第一次启用,所以我们对流量进行了控制,还不到设计泄洪流量的一半。”徐英三说,“尽管如此,入海水道的启用还是大大缓解了淮河下游的压力。” 事实上,入海水道仅是近年来治淮水利工程中的一项。同它一样,茨淮新河、怀洪新河也是人工河。其中,茨淮新河位于最上游,主要作用是把淮河支流的颖河河水直接运送到蚌埠。7月2日,茨河铺闸开启,茨淮新河开始分洪。洪水流到蚌埠,“接力跑”的第二棒就交给了怀洪新河。怀洪新河全长121公里,从涡河口起分泄淮河的洪水直接进入洪泽湖。7月4日,怀洪新河启用,分洪流量为1000立方米每秒。当日,入海水道也启用,三条人工河,一棒接一棒,将淮河洪水一分为二,奔流到海。 除了3条人工河道的“处子秀”,其它新建水利工程也迎来了一片喝彩:淮河上游圩区及沿淮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表现出色,确保圩区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安徽省境内的淮干退建和河道整治工程使汇流加快,下泄量加大;淮北大堤应急除险工程,临王段、城西湖蓄洪大堤、正南淮堤的加固,使淮河防洪标准大大提高。 据介绍,1991年以来,淮河流域共兴建了18项大型治水工程,它们在此次抗洪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合理启用行蓄洪区 1991年大水共使用17个行蓄洪区,而此次启用9个行蓄洪区就完成了分洪任务 然而,当洪水来势太猛,水利工程不足以应付的时候,利用行蓄洪区分洪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王家坝,接纳淮河上游来水的第一座大型水闸,也最先告急。蒙洼蓄洪区,王家坝开闸后的直接受影响区域。7月3日凌晨1时,王家坝开启,滔滔洪水瞬时涌入蒙洼,两天之后,蓄洪区库容达2亿立方米,暂时停止蓄洪。“蒙洼要留一点肚子,准备喝更多洪水”。7月11日,淮河第二次洪峰到王家坝,蒙洼再次蓄洪。 蒙洼是第一个启用的蓄洪区,而沿淮流域共有行蓄洪区26处,其中行洪区22处,蓄洪区4处,总面积达3924平方公里,人口163万人,蓄洪库容86·1亿立方米。早在汛期来临之前,各行蓄洪区都制定好了预案,从安全撤离组织、报警与通信、卫生防疫等方面都做好了部署。 第一次洪峰过境,22个蓄洪区全部超过设计启用水位,在这次强劲的洪峰面前,国家防总、淮防总、安徽防指都曾做了最坏情况下的准备:一旦需要,22个行蓄洪区将全部使用。 然而,动用行蓄洪区毕竟代价太大,它牵涉到人员迁徙等诸多问题。阜南县王家坝镇党委书记梁永勤就表示,今年这一场水给蒙洼这十几年来的发展蒙上非常厚的阴影,“老百姓说一场水会影响3年,这种说法是一点不错、一点不夸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保证分洪的前提下尽量少启用行蓄洪区、如何选择行蓄洪区,就成了费脑筋的事。 事实证明,科学调度、科学决策的机制在此次抗洪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以淮河流域防汛总指挥部本身的组成来说,它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豫、皖、苏、鲁四省政府和淮河水利委员会等共同组成的。正是有这么一个容纳各方、统一调配的专业指挥部,才使得抗洪工作高效协调,没有出现沿淮各省为自己利益而不顾大局的情况。 在启用行蓄洪区的选择上,淮防总也是尽可能花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至7月11日城东蓄洪区启用,只启用了3个蓄洪区和6个行洪区就完成了分洪。而1991年淮河流域大洪水,共使用了17个行蓄洪区。 “以人为本”抗洪理念 此次洪灾无一人伤亡,“严防死守”、“人海战术”不再 在此次淮河洪水中,上游水库拦洪错峰,中游通过怀洪新河等工程,以及启用行蓄洪区扩大行蓄洪能力,下游通过入海水道加大下泄能力,使洪水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以前电视上防汛的镜头多是千军万马上堤抢险,今年淮河防汛守堤的场面少了,”水利部长汪恕诚这样说道,“依靠科学调度进行防汛,把与洪水抗争变为与洪水和谐相处,将是中国未来防洪的发展方向。” 是的,“科学抗洪”,它不仅体现在各项具体举措上,更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抗洪理念上。盱眙县抗洪救灾的直接责任人之一、县长郑宁就自称是“科学抗洪”的受益人。7月12日早晨,根据江苏省防汛指挥部下达的通知,盱眙县开始全力组织洪泽湖泄洪区内约5·57万名群众紧急撤离。按照要求,他们必须在13日18时前全部撤离到海拔17米以上的高地。此前,盱眙县鲍集圩行洪区已经撤离6·87万人。 按照撤离防洪预案,当洪泽湖水位达到14·5米且还呈上涨趋势时,沿湖圩区要破圩泄洪。江苏省防汛指挥部正是根据这一预案下发了紧急通知。 “这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抗洪精神。”郑宁说,“在以往的抗洪救灾中,上级发布的指令往往是,必须严防死守保住大堤。”郑宁说,如果没有接到上级的“全线撤退”的指令,县里必须安排众多民众在险情蔓延的堤坝前严防死守,“全民皆兵,境内的大小堤都要保”。而现在,根据上级的最新精神,盱眙县委、县政府将此次抗洪的基调定为了“救灾先救急,救急先救险,救险先救人”。盱眙县委书记王友富自此有了一句口头禅:“只要人保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而就在当日上午9时25分,距离徐宁省道公路仅50米处的江苏省盱眙团结河东大堤处轰然被洪水冲开,裂开20米左右的溃口,滚滚的决堤洪水奔向堤坝内的圩滩圩渡口村,而村内有5000多亩耕地、2000多名村民。 “幸好在堤坝决堤之前,我们就把所有村民和抗洪救灾的人员撤退,如果还在严防死守,人员伤亡将是非常惨重。”郑宁说,“到目前为止,盱眙全县的受灾人口53·05万人,但没有出现一例人员伤亡。” 事实上,不仅是盱眙,沿淮流域受灾地区,也没有一人因洪水而伤亡。 □采写:本报特派记者王雷陈文定 □摄影:本报特派记者潘劲松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