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库区四大地面文物将得到有效保护
| |
| |
2002年10月31日13:35 新华网
| |
|
新华网武汉10月31日电(记者 李延丽 戴劲松) 云阳张飞庙、巫山县大昌古镇、白鹤梁古代水文题刻和石宝寨,被称为三峡库区地面文物的“四大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们的保护举世关注。据三峡库区文物工作负责人介绍,这四大国宝级文物的保护工程即将全面启动。
张飞庙“新家旧貌”
张飞庙是一组精美的古建筑群,集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建筑精华于一身。庙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字画碑刻,给这座武将之庙带来浓浓的文化气息,被誉为“巴蜀胜景、文藻胜地”。
张飞庙搬迁复建工程已经启动,将西移32公里。这是三峡库区唯一一个远距离搬迁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文物整体搬迁工程。因为张飞庙的大部分建筑位于二期水位线下,必须抢在今年内完成拆迁。目前,整个搬迁工作进行顺利,新宅主体建筑的施工图纸也已完成。
重庆市峡江文物保护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张飞庙将严格按照原物、原状、原材料和原工艺,进行整体搬迁。要原样再现张飞庙和其周围的环境,包括所处地形、面积方位、一桌一椅、一草一木。张飞的“新家”位于长江上游老家西32公里处,依旧依山临江,与现代化的移民新城隔江相对。
大昌古镇原样重现
大昌古镇位于巫山县长江支流大宁河和洋溪河的交汇处,是1000多年来川、陕、鄂边区的物资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古镇保存完好,整体上呈明清风格。
三峡成库后,古镇将被长江水全部淹没,必须搬迁复建。搬迁地距原镇址有5公里,地形、地势与原址相差无几。巫山县文体局负责人说,搬迁过程中将用重点建筑定位,确保搬迁后的古镇仍保持原有的街道布局和空间视角。
政府部门将把搬迁后的古镇房屋租赁给私人,设置一些诸如榨油、酿酒、织布等民间生产工艺表演,再现古镇人的生活场景,挖掘出古镇的旅游价值。
目前,文物部门已经完成了大昌古镇的搬迁方案设计,拟将在今年年底公开招投标,明年2月正式动工。
“水下博物馆”——白鹤梁
白鹤梁古代水文题刻是三峡库区唯一一个水下原址保护的地面文物。三峡工程完工后,这个古代水文站将成为“水下博物馆”。
负责方案设计的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葛修润院士透露,这个专为“收藏”白鹤梁石刻的工程将于明年初的枯水期开工,两个枯水季节可以将水下博物馆的关键部分完成。主体保护工程将于2005年完工。届时,长1600米、宽15米的白鹤梁会被一座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容器罩住。游客从岸边的两条水下通道进去,绕题刻一周,透过水下通道的参观窗观赏“水下碑林”白鹤梁。
因为整个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时间紧迫,专家多次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自今年年初起,白鹤梁题刻岩体加固保护工程开始施工。目前,题刻本体的保护工程已竣工,剩下的水下通道、循环系统等11个专题项目的中间成果已经通过相关专家的评审。
世界最大的“盆景”——石宝寨
石宝寨位于重庆忠县,是中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号称“世界八大奇异建筑”。
专家拟对其采取“就地保护、护坡仰墙”方案,即使寨子保持原样,但把大门抬高,在玉印山周围修建一圈护坡,把整个寨子围起来。明年,三峡蓄水发电后,水面将上升,在木寨周边形成一个120多亩的“湖泊”,木寨坐落其中,颇似一个大盆景。
据规划,石宝寨景区还将新建旅游码头和货运码头各一个,明年4月完工。洪峰袭来时,石宝寨在惊涛骇浪中巍然屹立,游客则从旅游码头登船入寨;枯水季节,护坡和仰墙露出水面,与寨子相互辉映,别有一番游趣。(完)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