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太需要批评家和他们的声音
2002年8月2日07:38 中国青年报
|
李德伟
当美国众多上市公司不断曝出会计丑闻时,一洋之隔的中国,那些遭到外界质疑的公司正热衷于和批评他们的人打官司。在中国,有人形容这是一种“力量悬殊的战役”,与财大气粗的企业相比,敢于向这些大公司发出质疑的人,需要多么大的勇气!然而,现实中具有这种勇气的人,其力量又往往是多么微弱。
不久前,因一篇关于国内某著名公司的评论,作者(某证券公司职员、网民)遭到该公司的起诉。令人诧异的是,这件事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太多媒体的关注,反而引起了境外媒体的兴趣。《远东经济评论》以这位作者为封面人物,发表了评论文章。笔者并没有对引发争端的那篇文章的相关依据作调查,因此无法对该公司评头论足。事实上,对它提出质疑的并非该作者一人,国内一些媒体和专业人士也曾从不同角度发表过类似的文章。
对于这家公司的反应,笔者感到很遗憾。面对外界的质疑,不是用事实进行反驳,而是选择去起诉文章的作者,对于这样一个知名的跨国企业来讲,并不是十分明智的。这让我们想起不久前,世纪星源公司控告《财经》杂志和作者蒲少平侵犯名誉权的案例,两者情况何其相似。似乎在这些企业眼里,如果不是代表政府,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质疑他们,更没有资格批评他们。那么,我们还要舆论干什么?在这方面,我并不为中国的企业越来越懂得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感到欢欣,而是为此感到担忧。如此一来,一旦失去了媒体和外界人士的批评声音,完全沉醉于阿谀之辞中,我们的企业还能不能健康地发展?这种情况到底正常还是不正常?国内,尤其是经济学界,也许没有职业的批评家,这和诸多特殊因素有关,但很重要的是和批评者往往处于“弱势”有关。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的刘姝威,因为在《金融内参》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600字短文,惹上一场不小的麻烦,甚至受到人身威胁,几乎没有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不是刘姝威的这篇短文,蓝田股份还要蒙蔽大家多久?如果没有批评家的声音,那么当企业步入危险境地的时候,谁来提醒和拯救他们?
搞经济建设,单纯依靠政府的监管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一些人勇敢地站出来,大胆地向一些企业提出质疑和批评,像亿安科技、银广夏、蓝田股份、中科创业这些弄虚作假的上市公司就不会很快被曝光,发展下去很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害。任何虚假的会计报表都会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表面上这些虚假的“利好”信息会刺激企业股价上涨,但这只是一个被吹大了的泡沫而已,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广大中小股东,股市也会受到牵连,继而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受到影响。这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有句老话:“真金不怕火炼”。我相信真正优秀的企业是不惧怕别人质疑的。同样,一个有素质的企业应该欢迎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耳朵里应该听得进两种声音———赞美和批评,不能总是习惯于媒体和公众的追捧。如果自身确实存在问题,就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中国还有句老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