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搜狐首页 > 国内 > 2003年全国两会专题 > 中国青年报-搜狐联合报道全国“两会” > 中国青年报两会特稿
本届政府五年大事纪略

NEWS.SOHU.COM  2003年03月06日14:55  搜狐新闻留言板

    一九九八年

    【3月,本届政府亮相】

    3月19日,当着中外记者的面,朱镕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届政府总理发布誓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返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朱总理与国务院全体人员共同“约法三章”,要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好本届政府工作。

    【改革政府机构,精简公务员】

    3月,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对政府机构进行重大改革和调整的方案。改革后,国务院部委由40个减少到29个。国务院各部门将200多项职能交给企业、中介组织和地方承担。

    【紧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是岁,亚洲金融危机强烈影响到我国经济。央行三次下调存贷款利率。7月,全国财政会议确定采取积极财政措施以应对危机影响。至岁末,虽国际上危机持续蔓延,而人民币汇率却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外电称“中国政府创造奇迹”。

    【未完成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目标】

    3月,朱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会议上表示,第一年是关键,要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8%等四大目标。一年后,朱镕基代表政府报告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8%,略低于8%的预定目标,但这是在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战胜国内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

    【长江及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

    6月,长江及东北嫩江、松花江流域连降大到暴雨,众多水系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长江主干高水位持续60多天,8月7日长江大堤九江段发生决口,历经五天才堵上。政府、军队全力抢险。洪水造成2.23亿受灾人口,直接经济损失1666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

    【增发国债,积极财政政策成为本届政府特色】

    9月,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年初确定的国债发行2700亿元基础上,又批准财政部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投资基础建设。此后几年间全国人大每年都要审议批准国务院增加发行数百亿元国债的计划。到2002年底,本届政府五年已累计发行国债6600亿元。

    一九九九年

    【地方机构开始削官】

    新年初始,在过去一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完成后,地方机构改革开始启动,改革以减编和清退超编人员为主。几年下来,到2002年底全国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共减少了115万名;市县乡各级共清退超编人员43万人。

    【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5月8日,美国五枚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包括两名记者在内的三名中国人遇难,多人受伤。袭击发生之后,中国政府发表最强烈抗议声明,京沪、成都、沈阳、广州及港澳等地大批学生和市民到美国使领馆前示威游行。

    【查处建国以来最大的经济犯罪案件】

    夏末,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办案人员展开对厦门远华走私案的查处。这是建国以来所查处的最大一起经济犯罪案件,涉及到的领导包括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对此,朱镕基总理表示:“无论涉及谁,我们都要把他一查到底”。

    【大学连续三年扩招】

    9月,为了增加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内大学普遍实行扩大招生。此后连续三年扩招,到2002年,国内大学的招生数与在校生人数,都比1999年翻了一番。全国高考录取率也从1999年的36%提高到2002年的58%。

    【上海财富论坛,世界讨论“中国未来五十年”】

    9月,跨国经济巨头、工商领袖数百人齐聚上海参加全球财富论坛。此次论坛首次将一个国家——中国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作为主题。

    【“11·24”海难——中国的“泰坦尼克沉船”】

    11月24日下午,山东烟大汽车轮渡有限公司“大舜”号滚装船在前往大连途中遭遇风浪,主舵失灵并船舱起火。在救援船已经靠近但无法实施救援的情况下,“大舜”号于午夜沉没。船上302人中只有22人生还,其中多艘救援船只仅救起了13人,其他9人是靠自救上岸的。“11·24”海难暴露出我国危机救援系统的落后。

    【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12月20日,中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举行了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结束了百余年的殖民地历史,澳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二○○○年

    【台湾政治大地震,民进党上台执政】

    3月,台湾大选结果揭晓,具有“台独”色彩的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39.3%的得票率险胜,当选为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国民党则结束了对台湾长达50多年的统治。由于陈水扁一贯的“台独”倾向,中央政府决定采取“听其言,观其行”之态度。

    【麦收时节,农村税费改革面对首次考验】

    6月,麦收后,安徽农村许多乡镇农民破天荒主动缴税,首次在省一级全面推开的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安徽农民人均减轻负担23%,一些县市农民减负过半。农村税费改革在给农民减负的同时,对乡镇一级财政冲击最大,使得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等事业遭遇新问题。到2002年,我国已有6.2亿农业人口享受新的税费制度。

    【连续数年为公务员涨工资引起争论】

    从2000年秋开始国家为公务员涨工资。2001年连续第二年为公务员涨工资。政府推出这项举措是作为“扩大和培育内需,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当中的一项内容考虑的。但是社会各界对此一直争论不断。到朱镕基在2002年提出“继续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时,社会各方面争论更加激烈。这项举措在2002年未实施。

    【动用储备粮搞大规模的退耕还林】

    从1998年特大洪灾中政府接受了深刻教训,继1999年在长江流域搞了大规模退田还湖之后,2000年秋,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意见。此次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国家动用了国库储备粮,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粮食和现金补助。

    【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设想】

    本年度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定“十五”发展计划。国务院在大量调研和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把“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写进“十五”规划的建议。这一战略设想获得中央批准,9月,党中央召开会议正式向全国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

    年底,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革。按照三年脱困的计划,从1999年起,国务院决定对有发展前景但债务过重的部分大中型国企实行债转股,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境内外上市。企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97年的2.9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

    二○○一年

    【作出“十五”计划《纲要》】

    3月,朱镕基向两会代表委员宣读“十五”计划《纲要》。与过去的计划纲要不同,“十五”计划《纲要》抹去了计划经济时代注重实物指标的痕迹,而是注重了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实物指标被效益指标所代替。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

    4月,一架美军电子侦察机在中国近海上空进行侦察活动时,将王伟驾驶的中国军用飞机撞毁。该侦察机未经许可降落在中国领土之后被妥善安置。美国这一侵犯中国主权及领空并造成中国飞行员失踪的行为,受到中国政府和各界民众的强烈谴责。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7月,中国北京在历经1993年申办2000年奥运会未果之后,终于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这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申奥成功之夜,首都40万群众与国家领导人一起在天安门广场进行自发的庆祝活动。

    ■APEC上海会议:中国迎来最高级别的外交活动

    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此乃新中国外交史上级别最高的一次外交活动。第二,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首次出国就来到中国。中国提供了国际众多领导人联合发出反对恐怖主义声音的第一个场合。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批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朱镕基总理在1999年说过,“中国进行复关和入世谈判已经13年,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这次终于有了结果。

    二○○二年

    【我国公布“东突”恐怖势力情况】“9·11”事件后,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成为世界共同的政治课题。1月12日,国务院发布我国存在的“东突”恐怖势力活动情况。披露的大量事实表明,长期以来在中国境内外的“东突”势力,为了达到分裂和控制我国新疆的目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了在我国境内外一系列的爆炸、暗杀等恐怖暴力行动。

    【“5·7”空难引发航空安检反恐课题】

    5月7日,中国北方航空公司由北京飞往大连的一架客机在起火后失事,机上111人全部死亡。事后查明这是由其中一名乘客纵火造成的破坏事件。“5·7”空难使有关部门在开展安全工作时强化了专业化和技术化方面的要求。

    【中国电信分家】

    5月16日,中国电信正式实行南北分家。中国网通、中国吉通和北方十省电信组成新的中国网通;南方和西部的电信公司组成新的中国电信。

    ■经历股市暴跌之后,国务院停止国有股减持

    6月23日,国务院鉴于近期社保资金基本平衡,决定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2000年在国务院考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时,有关负责人就筹划通过变卖一部分国有资本存量来补充社保资金收入。2001年6月这项措施出台后,与其他重要因素共同起作用,国内股市呈现暴跌,几个月时间,上证指数从2200点左右降至1500点;沪深两市总市值缩水上万亿元。

    【城市“低保”覆盖全国】

    夏七月,民政部通报:全国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贫困居民,已经从1998年的184万人猛增到2002年的1985万人,初步实现了应保尽保目标。中央和各级政府在财政上对社会保障资金加大了投入,其中中央财政拨款支出就达1934亿元。

    ■国务院布置再就业工作

    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从1998年到2002年,全国共有2661万人职工下岗,先后有1726万人实现再就业。但再就业率呈不断下滑趋势。此次会议提出了以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扩展就业领域,以自主就业为主要就业方式的就业工作方针。

    【中国与亚洲国家签署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协议】

    11月4日,朱镕基总理与东盟10国领导人在柬埔寨签署有关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中国还就与东盟国家存在分歧的南海问题,与东盟签署了有关南海问题的行为宣言,从而在政治上保证了自由贸易区届时能够顺利建立。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为全党全国确立了在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建立】

    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1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亦宣布:全国98%的地市已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8691万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

    年底,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建成后,中国将实现对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GDP十万亿意味着什么(03/06 14:53)
  • 中国青年报2003两会特刊——发刊词(03/06 14:51)
  • 人大代表呼吁 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03/06 13:42)
  • 与朱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相关的重要数据(03/06 13:36)
  • 李岚清:发挥优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03/06 13:30)
  • 吴邦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要不留死角 (03/06 13:29)
  • 温家宝:本届政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十分丰富(03/06 13:27)
  • 贾庆林:政协工作光有热情和干劲还不够(03/06 13:26)
  • 吴官正:用反腐败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03/06 13:24)


  •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