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一起在规定时间内放大假带有深深的计划经济烙印,南来北往,不同的交通工具上挤满了出游和回家的人群,各路商家更是使出浑身解数促销。表面的无限风光让一年中的这两个星期被称为黄金周。 消费者之所以能出门旅行,当然与连续7天的假期有一定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却不是假期,而是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他们有了出游的物质基础。 实话说,黄金周出游不见得是享受———到处人满为患,衣食住行比平常贵得多,不少风景区简直变成了集市,旅行乐趣大打折扣。何况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旅行佳地,限定在两个黄金周,可以旅行的景点实际上是被大大限制了。 如果实行弹性的带薪休假,对于消费者,无论从旅行质量还是个人实惠上来看,都比在限定的两个黄金周出游要好得多。同时,因为消费者分批出游,不仅不会带给商家损失,而且有利于他们合理安排,充分发挥现有硬件配置的使用效率,解决现在按黄金周配置则造成绝大部分时间闲置,按平均指数配置又造成黄金周期间不能满足消费者之需的客观矛盾。 我们知道,所以提出黄金周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阶段性休假,释放劳动者的工作压力,促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这种压力因人而异,强制在一年中的特定时期休假肯定不是最佳选择。 不少部门习惯于将黄金周的销售额视为了不起的经济成就公布出来,其实这样的数据很无聊。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他们不会因为黄金周的促销活动去买一大堆用不着的东西,实际上黄金周前后的经营惨淡期越来越明显。有一点必须明了:黄金周本身不可能拉动需求,而只是将以往分散购买的能量集中在特定时间内释放而已。 黄金周的设立还增加了行政和生产成本。连续一星期的长假,企业生产肯定不能停。政府机关以前停下来过,却马上给民众带来麻烦,于是一边放假,一边安排专人值班,说到底就是一部分人要正常工作,而政府和企业却必须承担双倍或3倍的加班费用。而且这种加班还是强制性的,任何工作人员拿了加班费,就很难得到补休的时间,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增加劳动者休息时间的本意。何况不少地方特别是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值班,早已变成了应景甚至变相给工作人员提供福利的活动,并不能全权处理日常工作,给民众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黄金周采取调整前后双休日的办法将假期挤在一起,假期前后会有两个10天左右的连续工作期,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对于机关工作人员可能没什么,但对于企业工作人员却是难以承受的,特别是那些倒班的一线工人。我自己在企业做过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说起来,劳动强度远远低于一线工人,但10个夜班下来同样精神恍惚。两个10天左右的连续工作期,对工人的身心健康相当不利,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黄金周的真正意义在于第一次明确了劳动者带薪休假的权利,但黄金周本身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是过渡性质的权宜之计,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多少存在的意义。代之以相同或更长时间的强制性的经劳资双方协商的弹性休假制度,无论从保证劳动者的休假质量,还是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或者不同部门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比保留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黄金周好得多。 (作者 许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