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评:遇害教授生前的身份很重要吗? |
|
|
| NEWS.SOHU.COM 2003年10月29日02:30 人民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年过七旬的上海籍教授周鼎新偕妻子赴海南旅游时,10月16日中午在海口市人民公园遭到5个不明身份的歹徒抢劫、殴打,周鼎新教授不幸遇害身亡。最先披露此事的海南、上海诸媒体于10月26日报道说,周教授生前系中国科学院士,曾参与“神舟”五号设计工作,并称此案已引起海南省公安厅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而10月27日又有多家上海、北京媒体纷纷“辟谣”,称周鼎新教授并非中科院院士,生前也从没有参与过“神舟”五号的设计工作。
一名年过七旬的老教授遭遇歹徒袭击而惨死他乡,让人感到无比痛心和惋惜。而纵观近两天媒体关于这起案件的报道,同样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众多媒体以及很大一部分受众,对案件本身似乎并没有多大兴趣,而把更多关注目光集中到了周教授生前的“身份”上。是不是中科院院士、是否参与了“神舟”五号的设计工作,俨然成了这起案件报道的焦点,并关系到领导高度重视的程度和“级别”。假如周教授在天有灵,不知会对此作何感想。
搞清楚周教授生前的身份当然很重要,问题是众多媒体仅相隔一天的报道,差别为何如此之大?最初关于周教授是中科院院士,并参与了“神舟”五号设计工作等信息又从何而来?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27日各地出版的报纸上,关于这起案件的报道相当混乱,有些报纸刊登的还是旧消息,依然说周教授是中科院院士,并参与了“神舟”五号设计工作,有些报纸已经更正了这种说法。如此相互矛盾的报道,广大媒体受众到底该相信谁的?
周教授生前的身份,之于这起案件的侦破以至将来的判决,应该没有任何联系。这5名歹徒打死的是一种功勋卓著的中科院院士也好,是一名普通教授也罢,哪怕只是打死了一名流落街头的乞丐,他们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打死一名院士并不能罪加一等,打死一名乞丐也不能减轻处罚。公安机关对于这起案件的侦察,自然也不能因为周教授不是中科院院士、没有参与“神舟”五号的设计工作,就降低重视程度,或者减缓侦破速度。中科院院士遇害比普通人遇害也许更具有轰动效应,更能引起人们的震怒,但是从根本上说,每个人的生命权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价值对于每个人都至高无上,遇害者生前的“身份”相对生命的价值而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