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狐
挑战8848
首页邮件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动漫校友录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军事 | 企业 | 传媒 | 校园 | TOP100 | 评论 | 我来说两句 | 新闻中心纯文字版
Sohu 首页 >> 新闻 >> 国内
唐家璇赴联大前接受采访:发展是各国迫切要求
2002年9月9日15:2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 中国外长唐家璇说,一年来,受“9·11”事件的影响,国际局势正经历着深刻和复杂的变化。世界总体形势仍趋向和平、稳定、缓和,但局部战乱、动荡和紧张也时有发生,不稳定等复杂因素增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人类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上升。国际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露,发展问题远未得到解决。

  唐家璇外长在赴五十七届联大前夕接受此间《人民日报》专访时阐述了五十七届联大有关问题。他说,总的来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和平、求发展、谋合作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与发展仍会是今年联大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国际发展合作、联合国作用、全球安全形势、中东等地区热点以及反恐等问题将是各方关注和讨论的重点。

  唐外长指出,发展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9·11”事件后,国际社会进一步认识到贫困现象的加剧是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在经济实力、发展水平、人力资源、高新技术等领域处于劣势,加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未能分享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红利”,反而饱受其负面影响之苦。贫困、债务、资金匮乏等老的发展问题没有解决,“数码鸿沟”、气候变暖、金融危机等新的发展问题又层出不穷,南北差距也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现在,全球有49个最不发达国家,12亿人生活在赤贫之中,13亿适龄儿童失学,世界上最富的5%的人的收入是最穷的5%的人的114倍。如果听任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发展中国家就会失去平等发展的机会,并将永远处于落后境地。这不仅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他强调,中国一贯主张,要从政治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并在资金、技术、贸易等方面履行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真正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他说,在发展问题上,联合国应该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2000年,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今年,联合国就发展筹资、儿童、粮食等问题召开了一些重要会议,达成了许多共识,在落实《千年首脑会议宣言》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刚刚闭幕。会议就可持续发展通过了目标明确、面向行动的《执行计划》并发表了《政治宣言》,这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为《21世纪议程》的进一步实施注入活力。

  唐外长指出,“9·11”事件表明,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对人类社会的挑战,应予坚决反对和严厉打击。反恐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充分发挥联合国和安理会的主导作用,并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混为一谈。反恐要有确凿证据,中国反对任意扩大打击范围。

  反恐归根到底属于和平与发展范畴内的问题,应该从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法律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制定全面、系统的战略,贯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努力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他介绍说,前一阶段,国际反恐合作进展基本顺利,取得了积极成果。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了国际反恐合作。中国已经加入了绝大多数国际反恐公约。同时,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亚太经合组织去年在上海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反恐声明,这有助于加强亚太地区的反恐合作。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共同缔结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中国还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巴基斯坦、印度等国进行了反恐磋商和对话。

  唐家璇外长说,安全的涵义目前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概念,其内容由军事和政治扩展到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等诸多领域。当今世界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各国在安全问题上的共同利益增多,相互依存加深。

  中国是新安全观的积极倡导者。中国认为,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新安全观的合作模式是灵活多样的。安全合作也不应仅是发展模式和观点一致国家之间的合作,还要包括发展模式和观点不一致的国家之间的合作。新安全观建立在各方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符合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

  他指出,目前,联合国安理会正在审议和讨论的地区冲突问题有30多个,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一贯倡导,在国际关系中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处理国与国争端时要“以和为贵”,通过平等对话、共同协商解决问题,不应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关于伊拉克问题,唐外长说,伊拉克问题应在安理会有关决议基础上,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妥善解决。伊拉克应严格履行安理会有关决议,恢复与联合国的合作。同时,伊拉克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合理的安全应得到尊重,人道主义状况要得到改善。

  关于中东问题,中国主张应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实现中东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中国一贯反对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活动,以暴易暴没有出路。国际社会应加大调解力度,推动以巴双方保持冷静和克制,尽快重建互信,恢复和谈。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阿富汗的邻国,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阿富汗的和平与发展进程,并提供了大量援助。目前,阿富汗问题正处于关键时刻,国际社会要继续给予关注和帮助,尽快兑现援助承诺,加快阿富汗重建工作的步伐。

  唐家璇外长指出,台湾当局至今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变换手法推行“台独”。陈水扁近期抛出“一边一国”等分裂言论,充分暴露了他的“台独”真面目。台湾当局第十次唆使其“邦交国”向第五十七届联大总务委员会提出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无视历史和现实,颠倒黑白,鼓吹台湾是“主权国家”,公然挑战《联合国宪章》和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权威性。这种行径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中国的统一大业,危害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中国对此坚决反对。

  他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早已从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机构,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联合国。

  唐外长最后强调,自1993年以来,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的闹剧已九次碰壁。这充分说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有力支持,也反映了联合国广大会员国遵守《联合国宪章》和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坚定决心。台湾当局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今年也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相关新闻:
  • 唐家璇出席中国与东盟外长对话会阐述中方立场(08/01 19:47)
  • 唐家璇与日本外相川口顺子会谈达成六项共识(09/09 06:50)
  • 外交部长唐家璇将率团出席第五十七届联合国大会(09/04 00:01)
  • 外交部长唐家璇将率团于9日出席第57届联合国大会(09/03 16:42)
  • 唐家璇与孟加拉国外长会谈 双方取得广泛共识(09/02 20:05)
  • 中伊外长举行会谈 唐家璇称中方很关注伊拉克问题(08/28 11:48)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留言: 您要对您发表的言论之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1、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8号 2、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3、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精彩短语推荐:
  • 搜狐短信魔法宝贝—300条存储大容量,强大功能得心应手!还可以邀请她/他组成情侣宝贝双栖双宿!

  • 我遇到猫在潜水,却没遇见你。我遇到狗在攀岩,却没遇见你。我遇到的所有不平凡,却没……发送言语>>

  • 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艳福多多,妻妾成群,儿孙满堂。东摸西吻浅呻吟,左拥右抱……发送言语>>

  • --给编辑写信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焦点新闻 社会新闻
    花边新闻 科技新闻
    手机号:
    激情美眉灵犀一点通!
    邀请心上人一起存短信
    三羊开泰,喜迎财神!
    发洋财得意洋洋过羊年
    祝福也幽默,说给她听
    焦点时刻关注世界风云
    [谭耀文] 锋火情天
    [齐 秦] 野衣裳
    [范玮琪] 他没有错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分类广告

    零投诉留学服务机构
    留学移民信息库!
    京城院校招生总汇!
    MBA、EMBA在职研
    A&F英语语音训练营
    浪漫甜蜜的爱情始于这里
    白肌雪肤的善良女孩
    !求医问药名医在此!
    雅闻"魔鬼身材"发源地
    古都西安旅游指南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成现实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91或65101378 网友信箱 诚聘英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