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21世纪经济报道:安徽防洪日记--淮河王家坝泄洪3日纪实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10日08:30  南方网-21世纪经济报道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本报记者鲍小东 安徽阜阳报道

  开闸泄洪

  7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亲赴王家坝慰问灾民,给这里的灾民平添了几多慰藉。

  王家坝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境内。连日来,淮河流域普降大雨。数据显示:6月29日6时-7月3日6时,安徽王家坝以上流域平均降雨达147毫米;安徽省内沿淮以及淮北南部也发生大到暴雨,如颍上、太和、蒙城等县的降雨量均超过220毫米。

  淮河流域水位普遍上涨。

  7月2日18时,王家坝水位超过29米,超警戒线2.5米。经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淮河委员会等部门紧急磋商,决定7月3日凌晨1时王家坝闸开闸放水,这是1991年之后王家坝首次开闸泄洪。王家坝闸下游洼蓄洪区内4个乡镇18万亩土地迅速淹没在洪水之中。

  阜南县常务副县长杨文久说,这次泄洪的任务比较艰巨,因为以往泄洪需提前18小时通知,而这次只有8小时。所以在开闸放水的那个晚上,防汛人员在坝上敲锣打鼓,通知仍然居住在蓄洪区低洼地带的居民迅速撤离。

  王家坝镇丁郢村村民乔雪说,她们家住在一个低矮的庄台上,属于不安全地带。开闸的那天晚上,雨下得很大,只要一出门,人就被淋湿。她们睡在家里,并没有听见锣鼓声,但夜里10点钟到11点钟时,发现邻居们都在冒雨搬东西,于是自己也开始搬离,将东西搬到地势高的庄台上,那里属于安全地带。

  于是,从是夜凌晨直到7月4日下午,乔雪一家都住在别人的屋檐下。屋檐下住满了人。他们吃喝都在庄台上,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面,都是政府发放的。7月4日下午,乔雪一家才坐上船,逃离庄台,住到大坝的帐篷里。

  乔雪说,船太小,一次只能坐三四个人,而需要搬离的户数又多,所以搬离得比较慢。阜南县常务副县长杨文久说,1000多顶帐篷和庵篷是7月4日才到的,当天就全部搭建完毕。

  7月5日,在乔雪一家居住的帐篷里,摆放着行军被、席子、面、煤球、蚊香,还有手电筒、矿泉水等物品。乔雪说,这些都是政府发放的。7月4日,政府连夜给各个帐篷牵上电线,安装了电灯。

  在30多度的高温下,帐篷里闷热异常。但乔雪说,晚上可以睡在外面,洗澡就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到水边擦一擦。

  王家坝镇李郢村的刘荣芳、孙兰英等几位老人聚集在孙的帐篷里。几位老人在一起的时候,有说有笑的,一点不像受灾的样子。52岁的刘荣芳经历过多次开闸泄洪,她回忆说,这次政府做得很周全:“是村干部帮我们搬家的,可以住帐篷,又发方便面,又发矿泉水。”

  7月5日中午,孙用煤炉煮方便面,里面加了几棵葱,便没有其它的东西了。孙说,自己种的菜都被淹了,买菜又没有钱。

  在乔雪的帐篷里,记者看到几只鸡蛋和一小堆豆荚。乔雪说,鸡蛋是婆婆给的,因为她心疼自己的孙子,豆荚也是亲戚给的。

  无一死亡

  据阜南县常务副县长杨文久介绍,阜南县总人口146万,其中农业人口132万,外出务工者36万。在洼蓄洪区居住的情况分为3种:一是住在淮河大堤(大坝)上,二是住在庄台上,三是住在平地上。

  据了解,1991年淮河大水之后,国家出资在行蓄洪区建立了一个个数米高的土台子,供居民居住,这就是“庄台”的由来。而有的庄台地势高,有的地势低,蓄洪时,地势低的庄台,同样受到威胁。

  杨文久介绍说,这次蓄洪,淹没18万亩田地,影响洼蓄洪区4个乡镇15万人口的正常生活。

  材料显示,自1953年到1991年,洼蓄洪区就经历了12次蓄洪。距今最近一次发生在1991年,共有500多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亿元人民币。

  杨文久说,这次蓄洪无一人死亡,安全转移19142人,其中政府组织投亲靠友的有14333人,借住的(公房或者其他空房)有2342人,另有2470人被安排在帐篷和庵篷里。

  “但经济损失依然惨重。”杨文久说,初步估计,该县损失3.8亿元,仅两三万亩鱼塘的经济损失就有3000多万元。18万亩的大豆、花生、棉花、玉米和蔬菜,到7月5日,经过了几十个小时的洪水浸泡,在洪水逐步排干之后,又经高温暴晒,所有农作物都已经腐烂,洼蓄洪区内,充溢着植物腐臭的气息。

  为了保证灾民有住有吃,当地政府已经供应120吨面粉,2万吨大米,“但主要的供应对象还是条件差、困难大的转移群众。因为住在坝上和地势高的庄台上的居民,都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储备的粮食,最少可以管一个星期。”杨文久说。

  正因为如此,部分村民有怨言。老观乡曹集镇上河村的一位姓张的长者说:“同样受灾,为什么我们没有救济呢?”

  7月5日下午,老张在自家门口捡大豆。这些大豆是老张趟着齐腰深的水抢救回来的,其他人家没有抢救的,就全部烂在水里。但大豆的成熟期还要10天-20天,所以很多大豆都不饱满。

  老张说,自己家里有牛和羊羔,所以枝叶可以喂牛羊,大豆可以拿到街上去卖。

  7月5日06时30分,王家坝闸关闸,当时水位为28.91米。到7月5日下午,由于地势有高有低,洼蓄洪区有50%的土地露了出来,但还有一半的土地仍然浸泡在水中,到记者7月8日发稿时为止,蒙洼蓄洪区依旧保持那时的状态。

  在炙热的阳光下,农民们开始忙碌了,他们扛着铁锹在田间地头转悠。然而,杨文久告诉记者,不排除第二次泄洪的可能性。

  杨文久介绍说,洼蓄洪区的蓄洪能力为7.5亿立方米,经过53.5小时的开闸泄洪,蒙洼蓄洪区的库容已达到2.03亿立方米。而关闸是为了保存蒙洼蓄洪能力,以迎接下一次洪峰的到来。“如果今后几天淮河上游仍有强降雨,并且干流超过保证水位,王家坝闸将可能再次开启。”

  据悉,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已于7月4日宣布,即日起,安徽省淮河防汛进入紧急防汛期。因受上游来水及降水影响,安徽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茨淮新河、洼蓄洪区、怀洪新河已先后开闸分洪蓄洪,荆山湖行洪区也于7月7日零时启用行洪。至此,安徽省在淮河流域已经启用7个行蓄洪区。

  此前,淮河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罗泽旺表示,一旦淮河汛情继续吃紧,淮河中游的22个行蓄洪区(18个行洪区、4个蓄洪区)将可能被全部启用。

  据了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在淮河中游的一些湖泊洼地陆续开辟了20多个行蓄洪区,总库容334亿立方米,可滞蓄洪水280亿立方米。当淮河发生特大洪水时,就要向这些行蓄洪区里开闸放水,以确保淮河中下游大堤、京沪铁路和重要城市的安全。

  安庆前江村移民的防洪生活

  见习记者鲍小东

  安徽安庆报道

  早晨5点多钟,韩传华就已经起床,村子里空气沁凉如水。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江水是否已经漫到门前的河套,这是他几十年养成的积习,每一个生活在长江边上的庄稼人都有这样的习惯。

  透过杂乱丛生的野草,韩看见了清冽的江水。江水本来都是浑浊的,但在昨夜悄悄流进河套,经过差不多一夜的沉淀,变为清澈。江水还会不断上涨,最终将河套与长江连成一片,那时河套里的水就不再保持清澈了。

  “虽然现在人都已经转移了,但还要回来种地,村民们还要靠这些庄稼维持生活。一旦江水太大,夹厢圩又要发挥她蓄洪的功能,所以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韩传华忧心忡忡。

  韩所在的村庄叫前江村,这是安徽省安庆市长风乡的一个行政村,本来坐落在夹厢圩上,临江而居,但是由于连年水患,于1998年~1999年,迁移到该乡的长风村、缘桥村和新建村。他们世代而居的村庄从此沉寂。

  “移民”生活

  简单吃了两碗稀饭,韩传华就扛着锄头下地,准备锄棉花地里的草。放眼四顾,田野里还没有几个人影。并不是韩最勤快,而是因为搬迁之后,村民们离田地已经很远,最远的达十几里,最近的也有七里路。

  韩传华一家虽然也搬到长风村,但为了节约时间,在农忙时节,韩就独自一人住在夹厢圩上。当年搬迁的时候,他留了一座厨房没有拆除,原本用于放农具的,现在成了他的卧室。卧室里除了摆放农具外,还有一个简单的床架,挂着一只破旧的蚊帐。还有灶台,这是同村的鲍克骏给他搭建的。

  就在韩传华吃完早餐,准备下地时,鲍克六、韩月琴等人开始从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向夹厢圩进发,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他们除了带上锄头之外,还带着水瓶、茶杯,还有一盒饭,这是他们的午餐。

  对于这些世代居住在一起的村民来说,只有下地干活才能聚到一起。鲍克六说,搬迁之后,左邻右舍都变了,虽然和他们已经住了几年,但感情上还是有隔阂,没有原来的邻居亲热,要是聊天,还要找过去的老邻居。“这也是下地干活的好处,要不然别人都下地了,就你一个人呆在家里,连聊天都找不到一个人。”

  据前江村村委会主任高峰介绍,该村共有618户居民,人口2016个,其中中老年占60%,青年为30%,剩下的10%是儿童。全村没有企业。青年人全部外出打工,只有中老年人在家种地,全村只有1%的人自己创业。所以农业收入仍然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来源。

  为了能多些收入,村民们想尽办法进行开荒,过去的晒谷场、菜地,甚至是宅基地都种上了庄稼。

  鲍方强去年种植四五亩棉花,毛收入4000元,扣除农药、种子、化肥等成本,只剩下3000元。在农闲季节,鲍就做些副业,比如泥瓦匠,或者帮人放树等等,这方面的年收入大约为1000多元钱。总共年收入为5000元左右。鲍方强毫不谦虚地说,像他这样的收入在前江村已经是不错了。

  满意与抱怨之间

  从1998年特大洪水之中,前江村遭过洪水灭顶之灾算起,前江村的移民建镇已经有6个年头了。

  安庆市计划委员会农村经济科科长孙日葵说,前江村的移民建镇在整个安庆市都算得上是一个亮点。据了解,从1998年至2001年,安庆市移民20110户,共81579人,涉及安庆市郊区、宿松、望江、太湖、桐城、枞阳、怀宁等7个县市区,68个圩垸。建镇总投资7.89亿元,其中中央补助3.37亿元,其它为农民自筹。累积扩建村镇82个,新建村镇3个。

  记者在安庆采访时获悉,7月5日,国家改革与发展委人员抵达安徽,对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地近年的移民建镇工作进行审计。

  “与夹厢圩相比,现在前江村村民的生活要好得多了。”安庆市郊区经济计划委员会书记程向东说。

  程列举了几个例子进行说明:过去,到了夏天,电风扇无法启动,大年三十晚上,看不了电视,现在家庭用电很宽松;原来有钱装不了电话,如今不少家庭都已经有了电话;过去住的是瓦房,移民建镇后,有了很多楼房,还喝上了自来水;而且前江小学并入长风乡中心小学,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

  但村民们仍有些许抱怨。首先是宅基地款的问题,村民们说,省里的领导在慰问灾民时,曾经亲口承诺,移民后,不收宅基地款,但实际上乡里还是收了,按照土地的好坏,每户收的标准为3000元、3500元和5000元不等。而且在出具收据时,所写的项目名称却为“建房定金”。

  7月4日,安庆市郊区经济计划委员会书记程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可能不收宅基地款,因为是跨行政村使用土地,土地需要从其他村征得。”

  村民们反映的第二大问题是,1998年和1999年两年,长风乡接受了很多物资捐赠,如水泥、钢筋、砖等等,这些材料都用于建房出售给村民,但房价并没有因此而便宜。

  前江村村委会主任高峰说,具体有多少物资捐赠,只有乡里知道,而且是由乡里和建筑公司结算工程款的,所以他不清楚实情。但他知道,乡里建了十几座房子,都是免费提供给孤寡老人居住。

  不过,村民们说:“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们不想再追究了,我们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尽快恢复夹厢圩的水电,让我们能够再耕上田。”

  

转自搜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