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劳工在以色列生活沉重 聚集区成安全死角
| |
| |
2003年1月16日07:38 新华网
| |
|
张敏民的表姐在妹妹棺材前哭泣
被毁餐馆将营业 希望明天会更好
14日,再次来到以色列海滨城市特拉维夫的纳韦·沙阿纳街,看到的是穿梭的人群,一家接一家的鞋店、服装店和外币兑换店铺在招揽着顾客。很难让人相信一个多星期前,这里连续发生了两起自杀性爆炸袭击,共夺去了23名平民的生命,其中包括3名中国工人。
-伤心的葬礼
当天,以色列政府在离纳韦·沙阿纳街不远的“外国社区帮助和信息中心”为3名死于特拉维夫爆炸事件的中国工人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三名遇难中国工人来以色列时都是怀着美好的期望,谁能料到他们竟以这样的方式回到自己的国土。
遗体告别仪式上,中国驻以色列大使潘占林用颤抖的声音说:“今天我们到这里同三位中国公民告别,他们是李培中、郭爱平和张敏民。他们带着期望来到这片土地上,也带着亲人们的期待。但是,自杀性爆炸使丈夫和妻子失去了他们相依为命的配偶,使孩子失去了父母,这是任何东西都难以弥补的。”
-“唐人街”无警察
纳韦·沙阿纳街位于特拉维夫的老城区,这里是外国劳工聚集区。行走在街上,你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中国人,我们记者称之为“以色列的唐人街”。在街头的一端是名为“麦克中国”的餐馆,餐馆门前就是5日特拉维夫自杀性爆炸的发生地。爆炸发生当天,“麦克中国”严重被毁,一片狼藉,此时我看到餐馆里面墙壁已粉刷一新,新的金属落地拉门也已安装好,这预示着餐馆不久将一如既往地营业。
纳韦·沙阿纳街在过去一年内共发生了3起自杀性爆炸事件。去年7月17日晚,就在“麦克中国”斜对面的露天酒吧也曾连续发生两起自杀性爆炸袭击,两名中国工人死亡。行走在这条街上,我看不到身着制服的以警察或是国防军士兵。一般来说,以安全部门会在爆炸袭击多发地点派警察或是以军执勤。而这里连续发生多起爆炸事件后,也没有任何安全防范措施,外籍劳工聚集的地区似乎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黑工”值得关注
生活在以色列的中国劳工近2.5万人,其中很多都是非法滞留或是打“黑工”的,很多人都没有合法身份,有的甚至连护照都没有,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来自吉林的叶先生在纳韦·沙阿纳街上的一个手机店打工,而他的保护措施是“看到阿拉伯人模样的我就赶紧走开”。叶先生承认,危险随时都在他身边,但为了生活,他还将在这里呆下去,每天都准时到手机店打工。另一名中国小伙子来自山东泰安,姓白,到以色列打工已有三年多。小白似乎还比较满意现在的生活,说他在一个蔬菜批发市场打工,每天深夜1点开始干活儿,直到中午,每月可以赚7200谢克尔(约1500美元),属“中上等水平”。
以色列的失业率很高,在这里的中国人只在这里赚钱,赚钱后就寄回国内,不在以色列消费,以色列政府当然不高兴。小白问我以色列会不会遭到伊拉克生化或核武器的打击,这里的中国工人现在很关心这个问题,最近有很多中国工人离开以色列回国,回国的飞机票都不好订了。
-生活在“双重阴影”下
过去两年里,中国工人在自杀性爆炸袭击的阴影中打工赚钱,如今还要担心战争的威胁,在这“双重阴影”下,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活儿,赚了血汗钱后马上寄回国内。我问小白还想继续呆在这里吗?他说,对他来说,赚钱最实在了,现在他还没有结婚,无牵无挂,想再干几年再回家。
在以色列打工的中国工人,尽管没人看得起,有的甚至没有合法身份,但他们都是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子。死于5日特拉维夫爆炸事件中的张敏民也是一位好母亲,她今年已经50岁了,来以色列打工三年多,就是想赚钱供国内的儿子读书。张敏民计划今年夏天回国,没想到惨遭不幸。-文并供图/陈庄( 稿件来源:北京青年报 )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