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联合国5月22日消息(记者 赵海燕 陈建)谁是战后伊拉克的主宰者?联合国说过的话算不算数?丰厚的石油收入由谁支配?二十二日上午,联合国安理会十五个成员国中的十四位代表,在会议厅中举起手,相互妥协,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关于伊拉克战后管制的一四八三号决议,便在这样的气氛中,以十四比○的表决结果,得以通过。
转自搜狐
只有叙利亚没出席今天的会议,也没参加表决。与会代表进行解释性发言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伊拉克人民的幸福,提到和平与安全、联合国的威信、安理会的团结等等。他们说,正是为了这些,才有了这份“折衷”的法律文件。
转自搜狐
从长达八页的决议中,人们确实可以看出许多“虽然”、“但是”的两难状况:
转自搜狐
——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尊重、予以保护。但是,美英是伊拉克当今实际的“占领国”,在过渡期内,由安理会授权,享有对伊拉克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的广泛管制权,其中包括筹组新政府。
转自搜狐
——联合国以往的决议要求,只有确认伊拉克解除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才能研究是否取消制裁。但是,鉴于伊拉克人民所受的痛苦已经太多、重建形势太紧迫,新决议代替了旧决议,持续了十三年的经贸制裁就此取消。
转自搜狐
——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归伊拉克人民所有。但是,在重建期间,石油出口收入、联合国“石油换食品”帐户下的几十亿美元资金,将很快、完全地归入“伊拉克发展基金”。该基金由伊拉克中央银行管辖,而管辖央行的现在是美国人,连伊拉克临时政府都无权动用这笔巨款。到二○○七年底以前,石油出口的收入只用于重建,甚至都不必偿还萨达姆政府签署过的、总额达四千亿美元的到期外债。
转自搜狐
对多数国家来说,他们与提案国——美、英、西观点不同,“折衷”不难理解:安理会通过新决议,等于使美英在伊拉克的军事占领合法化。而且,华盛顿和伦敦通过支配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收入,等于控制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直到被国际社会公认的伊拉克新政府产生前,美国都将是伊拉克人的“太上皇”。
转自搜狐
现在,没人许诺过、也没人能说清,在一个饱经战乱、宗教派别林立、民族矛盾激化、执政二十多年的官僚体系全部溃散、连警察部队都要重组、挑个本国人当执政官也犯难、老百姓刚为喝上清洁水而庆幸的国家里,什么时候才能举行全民大选,成立民主议会,组成合法政府,而且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
转自搜狐
既然美英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这么大认可,他们还有什么“衷”好“折”呢?
转自搜狐
一是联合国的“再议权”。按美方最初设想,美英对伊拉克的管制权至少有十二个月。除非安理会另做决议,否则每年都可以自动延长,直到新政府出现、且有能力行政时为止。实际上,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英总是可以随后动用否决权,阻止安理会作出任何要求他们撤出的决议。但现获通过的决议要求,“占领国”要在未来十二个月内,接受联合国的审查,并向联合国汇报决议执行情况,以便考虑下一步的措施。换句话说,现在吵不出眉目的事,等一年后再去争吧,到时候,联合国还有发言权。
转自搜狐
二是联合国的“参与权”。根据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指定特别代表,与“与管理当局密切合作,努力建立一个国际承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伊拉克政府”。而过去的草案中,安南的特别代表只能负责些安置难民、发放救援物资的工作,就象后勤科里的“小跑腿”。在武器核查问题上,美国本主张,联合国根本不用费心去想插手的事情。但一四八三号决议总算勉强提到:“伊拉克必须履行解除武装的责任”。这给联合国在该问题上继续发挥作用留下一点可能性。不过,武器核查员什么时候重返、或者什么时候再讨论重返,那就不知道了,决议反正没规定。
转自搜狐
应该说,目前情势下,各方能有所妥协,表面达成一致,仍是可取的。否则,一旦有人抵制,必然背上置伊拉克人民福祉于不顾的骂名,“孤掌难鸣”几乎是必然的。另一方面,美英既然敢甩开联合国,发动战争,当然也敢单打独斗,进行重建。大不了,正常的政治、经济结构长期瘫痪,那就把一个破烂、贫穷、动荡的伊拉克撂在那里,受罪的不是美英,只是伊拉克百姓。如此那般,联合国的威信、国际法制秩序、基本的道义原则,只会遭受更严重的损伤。况且,环顾世界,有谁真想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顶级帝国对抗而受报复呢?
转自搜狐
所以,今天的安理会上,只有美国代表内格罗庞特一个人高调地声称:“取消制裁,是伊拉克人民的一件大事,是历史性的转折点,伊拉克的重建和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篇章。”其他代表话语中的无奈、保留、期许等等,都只有一个原因——现实。(完)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