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新阶段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研讨会侧记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05日09:28 中国新闻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鲜明指出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的理论指南。
学习、研讨、思考……7月1日至3日,来自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学者、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贯彻落实,进行深入的研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标志着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从偏僻的乡村到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上海浦东的跨越只是13年来祖国巨变的一个缩影。联系浦东的发展实际,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说,实践是一切理论的基础。13年来亿万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土壤。
与会者指出,波澜壮阔的13年,我们从容应对一系列挑战,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奋进的进程中,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作出新的理论回答。
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认为,13年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一步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对13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长期实践和不懈探索的总结和升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标志。”北京大学原校长吴树青感慨万端:“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之所以能历经磨砺却总能胜利,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指导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脉,始终不断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韦建桦感触很深地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实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它们不仅一以贯之地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一以贯之地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时代提出的根本性问题,一以贯之地代表和捍卫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一以贯之地反对在理论上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一以贯之地主张在思想上不断地审时度势、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对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各个方面提出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宝钢集团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出席研讨会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国胜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冷溶说。
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谈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与会者认为,纲要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是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辅导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崇温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创新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既鲜明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又与时俱进,指明了实现最终目标的现实途径。
与会者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是杂志原总编辑邢贲思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包括新兴社会阶层在内的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们就能集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与会者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向未来,为我们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出席研讨会的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传新带来一个好消息:安徽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省农民人均负担减幅达37.5%。黄传新说,是不是真正实践“三个代表”,要看人民能不能得到实惠。“在现阶段的农村,就得看农业能否增效、农民能否增收。”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就必须牢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古今中外的历史清楚地表明,人民群众的拥护是任何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并成功执政的最根本基础。大家在讨论中表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中国共产党实践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从而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教授欧黎明列出的数字令人深思:西部地区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71%,但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尚不足20%。他提出,采取切切实实措施,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西部地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做出的唯一选择。大家在发言中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键要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2001年,河南省开始分3批派遣省、市、县、乡机关干部驻村。如今,当地百姓说得最多的是:工作队好、“三个代表”好、共产党员好。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杨春雨认为,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使各项决策和工作更符合实际、更符合群众的要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罗国杰说,人民利益往往体现在最具体、最细微的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努力使党的决策和具体行动符合人民的意愿和要求。领导干部应当把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内容,在关心群众中提高自己的党性,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能否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关系人心向背、政权兴亡的根本政治问题,是检验我们党是否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标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谷安林说,“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切实为人民谋利益,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尺度。”
大江流日夜,波澜动远空。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浩荡的真理长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永不停息,奔涌向前。与会者坚信,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据新华社电,记者:孙承斌、李术峰、翟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