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青) 昨日,市长王鸿举主持召开了新一届市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王鸿举表示,新一届市政府决不辜负全市3100万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将竭忠尽智,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倾全力实施好本届政府的六大目标,抓好事关重庆大局的四项工作,实现富民兴渝的战略任务。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政府顾问甘宇平,副市长黄奇帆、陈光国、吴家农、陈际瓦、赵公卿、余远牧、童小平、谢小军出席会议。
会上,王鸿举宣布了新一届市政府市长、副市长分工,各位副市长在随后的发言中畅谈了各自的打算和建议。
“本届政府的奋斗目标已由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未来五年,这些目标将令我们朝思暮想并为之付出心血。”王鸿举说,“作为‘班长’,我想与大家‘约法三章’,第一要维护团结、维护大局,第二要崇尚实干、崇尚创新,第三要廉洁自律。惟有如此,新一届政府才会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四项工作
新一届市政府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王鸿举表示,首先要在以下四方面抓出特色和成效。
加快发展,能快尽量快,把重庆这块“蛋糕”做大。速度和总量都要上去,要在抓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财政收入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创造良好的环境,着力打造“诚信重庆”。
把科技、教育、文化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在精力、资金投放和经费投入额度分配上,向科技、教育、文化倾斜,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科教文化中心和人才聚集高地。
办好八大民心工程,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相关新闻
市民增收三大措施
本报讯(记者赵青)“提高全市人民的收入水平是新一届政府的重要任务。只有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才有可能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昨日召开的新一届市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上,市长王鸿举表示,要用“促高”、“扩中”、“保低”三大措施,使高收入者更加富裕,中等收入者队伍扩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尽快提高,以提高全市人民的收入水平。
直辖6年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老百姓的人均收入仍然很低。据今年1月7日《经济日报》刊载的包括重庆在内的全国19个城市居民的收入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排名第15位,绝对数仅为深圳的1/4。
王鸿举指出,本届政府要制定和实施有力措施,为市民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充分调动市民劳动、创造的积极性。
在“促高”上,要创造有利环境,鼓励先富、已富的更富。只要诚实劳动、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就应鼓励先富、鼓励冒尖。比如目前在医疗器械、农业开发、市场中介、农副产品加工营销等领域看好的几十家民营企业,以及一批高新企业,还要帮一把,让他们尽快成长壮大。
在“扩中”上,中等收入者是拉动社会消费的主导力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政府要创造条件,加大支持力度,使他们尽快致富。
在“保低”上,要努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通过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对贫困人口、城镇低保人口及其他弱势群体,要通过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解决贫困家庭的住房、就医,特别是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
相关新闻
六大目标
经济总量:力争实现GDP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GDP突破1万元。经济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地方财政收入在2002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007年分别达到3200亿元和突破300亿元。
投资规模:年均完成1400亿元的投资量,五年累计完成7000亿元。
区域经济:都市发达经济圈保持我国东部的平均发展水平,渝西经济走廊跟进中部的平均发展水平,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赶上西部的平均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机制和要素市场体系,五年时间,力争把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面降低到20%左右;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使其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
库区移民:基本完成百万移民安置任务,更要高度重视移民的安稳致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把改善的重点放在收入、就业、社保、社会事业、城镇化和生态环保等六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