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现象”问题是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加速实现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区域性发展困境。由于国内区域差异极大,必须重视在推进区域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规律性和发展模式上的多元选择性。“一国多模”正是在深刻把握“东北现象”的实质与根源的前提下而提出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新思维。 第一,“东北现象”的实质是政府主导选择的单一化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多样化特色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加速转型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不适症”。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首先,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民本经济发育不足,造成了高度适应计划经济而又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形成大一统的刚性结构,缺少灵活多样的弹性结构,成为制约东北经济社会转型的体制上的瓶颈。其次,在产业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依托资源型的重工业比重过大,第一产业粗放经营,第三产业发育不足。再次,在社会成本方面主要表现为单位“办社会”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负担过重,效益低下,不仅要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还要背负更为沉重的社会负担。最后,在地域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习惯于泛政治化思维,缺乏市场经济规则意识,“等、靠、要”的依赖性强,而创业文化精神不足。 第二,“东北现象”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社会加速现代化转型进程的断裂。首先是政治动员型的现代化与市场自发型的现代化的脱节,只注重了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而未注重自下而上的民间参与,未能使上下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是依托资源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断裂。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央给东北的投资比例逐渐减小,这种依托资源的投资拉动效应日趋丧失,而接续产业未能及时衔接,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增长优势的丧失。再次是计划体制下的优势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化中的障碍。关键在于两种体制的游戏规则不同,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官方化经营,使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经营难以在短期内自行发育生成,就需要在转化上大做文章,将计划的长处与市场的优势进行综合的创新,找到真正适应东北区域现代化转型的独特路径。这多重断裂源于东北在发展模式选择上遵循了“一国一模”的思维套路,缺乏从自身的历史和现实出发以确立本地特色的创新思维,致使积重难返,老问题又叠加新问题,旧优势变成新障碍——这就是“东北现象”问题产生的深层根源。 第三,“一国多模”是解决“东北现象”问题的创新思维。这种思维首先要求破除“宁要整齐划一的统一模式,不要差异互补的多元模式”,即破除 “宁要…不要…”的二元对立思维,确立起“既要…又要…”的多元复合思维。其次要求破除单向度的求同思维,确立起多向度的差异思维,树立起“越大并非越好”、“越纯并非越精”、“越全并非越强”的观念,使东北的振兴有了更为崭新的思维视阈和更为行之有效的操作平台。最后要求破除被动的依赖性的保守思维,确立起主动的开拓性的创新思维。东北人应从计划经济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中走出来转向具有开拓冒险品格的独立精神;应从习惯于向上看的官本立场转向善于向下看的民本意识;应从只依靠外在的驱动力来调动积极性转向依靠内在的驱动力来激发创造性;应从安分守己、自满自足的守业心态转向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功实践中,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与珠江模式等正好印证了坚持走发挥区域特色的多元化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东北发展的困境也正是未能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的优势与新形势下市场配置的优势有机统一起来,缺乏如东南沿海那种立足自身优势创造出鲜明地域特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因此破除“一国一模”、确立“一国多模”的发展新思维正是解决“东北现象”问题的思维前提。 (作者 漆思 刘岩)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