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工业基地需要新思维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13日08:12 科技日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先后到鞍山、本溪、抚顺、沈阳等老工业城市,在煤矿沉陷区实地考察“四矿”问题。———SARS疫情刚刚平息,国务院总理便来到这些城市,举动不同寻常,引人关注。
这不是一般的工作视察。这是因为“四矿”(矿业、矿山、矿工、矿城)问题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样,让这位国家总理寝食难安。这更是因为,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已经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资源枯竭,洞老山空,矿竭城衰———现在,“四矿”问题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集中爆发,曾经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进退维谷,处境艰难。加快这些地区的调整、改造和振兴,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后劲,更关系到2100万矿工和他们所在的矿业城镇吸纳的三亿人口的安居乐业与社会稳定。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原地矿部部长朱训曾说,矿业比农业更具危机。我们认为,解决“四矿”问题,其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同样重大。
温家宝总理在辽宁视察时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但是,由于“四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既是现实问题,又是战略问题,在地方利益和政绩冲动之下,在管理体制僵化而矿产结构失控的现实之前,那些孤立的措施定然难以奏效,必须从宏观上整体推进,在应急措施之外寻找治本之策。这样的新办法在哪里呢?
———人们也许不知道,或许是已经忘记,中国第一个矿竭城衰的悲剧城市在1998年就已经出现了———这就是云南的东川市。东川市依托“千年老矿”东川铜矿而兴,在东川矿务局之外又设立了一个地级市政府来管理社会,抗拒泥石流。东川城市虽小,但行政地位显赫一时,无奈终因资源枯竭而又无存续产业,不得不撤消地级市建制,降格为昆明市的一个远郊区。
据悉,目前全国390座矿城中,已有47座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困境,无所适从,但我们并没有听到哪一个类似的衰落城市准备降格。
其实像当年的东川一样,许多资源濒临衰竭的城市都是“吃饭财政”,税源捉襟见肘,但却苦苦支撑着一个叠床架屋的低效行政系统,这种已经与经济发展现状严重错位的城市建制,必然带来“小社会、大政府”的弊病。这种实际上已经处于“破产”状态的城市政府,不仅需要中央和省级政府长期的财政补贴,同时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税费负担。
当然,矿城衰落的原因千差万别,责任不能完全推给政府,比如税负沉重、无序竞争、自办社会等痼疾,国家在宏观层面上未能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现在,政府高层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正在进行重大战略部署。不过,我们认为,当年东川市成功的行政体制改革模式不应被忘记———与其让那些高级别建制的矿城的公共权力部门在转型的道路上步步被动、气喘吁吁,还不如及早对这些城市进行彻底的行政体制改革。(宫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