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二级医院缘何成为本市首批非典定点医院?这座抗击SARS的堡垒是怎样在7天7夜中诞生的?400多名抗非一线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这里是一个特殊的战场。 这里有一群特殊的战士。 在4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浴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这就是本市首批6家非典定点收治医院之一长辛店医院。这就是最先投入抗非一线的长辛店医院全体医护人员。 当SARS病魔向毫无准备的人群袭来时,一个名不见经传、地处偏僻地区、仅有60张病床的二级综合医院———长辛店医院,却一举成为全市瞩目的处在最前沿的防疫堡垒。长辛店医院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平时到战时的转轨:按SARS定点收治医院的最高标准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从全市20家医疗单位抽调的医护人员紧急到位。长辛店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以大无畏的精神冲锋在前,用严谨科学的精神挽救患者的生命,用无私的爱心,谱写了一曲生命礼赞:经过40个日日夜夜,大部分患者陆续康复出院,400名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非典”。 长辛店医院成为本市首批6家非典定点医院之一,为了完成它的改造,丰台区上下通力配合,团结协作,汇成一曲万众一心的旋律。无论是领导、医护人员还是后勤人员,大家都在与SARS赛跑,书写着七天七夜创造的奇迹。 疫情如火。丰台区委、区政府在全区紧急动员,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按时收治病人。区委常委挂帅,坐镇指挥;供电、供水建设施工队伍连夜施工;1000万、800万、500万,一笔笔巨款从财政紧急划出,“长辛店医院需要什么,区里就支持什么。” 长辛店医院是一所二级综合医院,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医疗技术比较薄弱,将其改造成非典专科医院的工作难度非常大。无论是设施建设还是医护人员,都面临着紧急转向传染病医院的巨大压力。 4月15日,80多名住院患者被转至周边医院安置。4月17日,饮水工程完工,自来水压力不足的问题解决了。4月18日,污水处理工程完工,医疗污物消毒设施不完备的问题解决了。4月19日,环境改造工程完工,医院内外存在的脏乱死角解决了。4月20日,病房改造工程完工,各种通风、电信、电视设施安装调试到位。 4月20日,在全区人民的支持下,奋战了7天7夜,长辛店医院隔离病区改造工作完成。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又见到那亲切的身影;面对病魔肆虐的生死考验,我们又听到那熟悉的名字———共产党员。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长辛店医院临时党支部的44名共产党员,用他们舍生忘死的行动书写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我是党员,决不后退”、“我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让我上,我是老党员”……在丰台区长辛店医院,一封封饱含激情的“请战书”雪片般纷至沓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长辛店医院非典病房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崇高标尺,并因他们的无私奉献而使党旗更加鲜艳、党徽熠熠闪光。 “这里危险,我先上!”这振聋发聩的声音,发自一位柔弱护士的肺腑。共产党员、长辛店医院“非典”病区总护士长李继英拖着半月板严重损伤的伤腿在隔离区病房已经连续工作了72小时。伤腿已经开始肌肉萎缩,党支部两次给她打电话要求她必须撤回生活区休息,而她说得最多的却是“不累、不累”。 为了病人,为了那些危在旦夕的生命她一直坚持着……有一次,一位病人因为病重将大便拉了一床,李继英不顾被传染的危险,马上跑到病人身边,一边安慰病人,一边撤掉恶臭的污染床单,并打来清水一遍遍为病人清洗,直到病人安静舒适地入睡。 共产党员任玉霞,在进一线的第二天,得知最疼爱她的奶奶去世,电话中,她哽咽着请爸爸代她在奶奶面前鞠三个躬。她说:“我该为奶奶尽孝,现在是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我更应该为国家尽忠。我会做好我的工作,以此作为对奶奶最好的孝敬和悼念。” 长辛店非典病房的44名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在最危急的关头,在最危险的地方,党员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堪称危难时刻的中流砥柱。 榜样的力量总是让人深感震撼,无声的行动总是胜过万语千言。在非典袭来的危难时刻,这样的场面在非典病房一再重现:支部书记先上,共产党员靠前。它让无数热血青年真实地触摸到了共产党员那高大伟岸的形象。 “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我看到身边的共产党员不顾个人安危,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脏哪里累,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一个个共产党员闪光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我心里,使我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的决心更加强烈,我决心向他们学习,努力完成本职工作。”这是护士蒋红岩在抗“非典”一线的战场,写下的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入党申请书,表达了自己希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经受考验的愿望。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吕来英、王梅英等16人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4月30日,一场特殊的党员发展大会在长辛店医院病区召开。 哪怕心上千斤重,面对患者,脸上始终是轻松、明朗的笑容,每一天,每一时,关爱在病房里荡漾,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情在医患相互感动间,长辛店医院隔离病区里春意融融,这真情因为生命的参与而有了互相搀扶、共度艰难的特殊内涵。 二病区一病房内有三名病人,有一天,病人苑某病情突然加重,医护人员赶紧进行抢救,护士们轮班对他进行监护,垂危之时,苑某已无法说话,但仍使出全身力量颤巍巍地双手抱拳,最后一次向医生护士们表示感谢。同室的两位病友目睹此情此景,相抱痛哭,说道:“老苑,咱们这么多天都扛过来了,怎么今天就扛不过去了。”在场的护士听到这句话,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护士在隔离区呆得时间最长,接触病人最多,干的活儿最杂,感染概率最高。他们在非典病区穿戴四层隔离服、三层隔离帽和三层口罩、三层手套,即使不干活,都会觉得缺氧胸闷,何况还要输液、打针、测体温、换氧气、清理危重病人排泄物,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每天要重复几百甚至上千次,而每一次都面临被感染的危险,可她们没有丝毫退缩。一位护士由于疲劳过度,在病房里几次晕倒。当护士长命令她到后方休息时,她头也没回:“我不想当逃兵!” “要说不怕是假的,可关键时刻没有时间想别的,隔离服在我们眼里就是一种防护措施,隔不开我们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医护人员强烈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使她们的身心都与患者贴得很近,很近……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非典病人更大的病是在心里,惟恐遭白眼、被冷落,有时甚至自己画地为牢,封闭在单独的小天地里面,不愿与外人接触。 “别怕,我们这么多人和你在一起呢。” “想吃什么,尽管说,在这儿,我们就和您家人一样。” 这样的话语,每一天,每一时,都回响在病人的耳旁、心际,如缕缕春风,驱散了病人心头的阴云。 科学防治,是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长辛店医院以科学的精神研究治疗方案,以科学的态度制定防护措施。目前,最后一名患者已康复出院,400名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科学,成为长辛店医院最终战胜SARS的保证。 在长辛店医院,有一套高效的指挥系统,一套科学的诊疗规程,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严谨、细致、责任到人。 “医生的职责绝不仅仅是冲上去,必须想办法寻找提高疗效的途径,必须想办法挽救所有患者的生命。”张允岭大夫作为一名兼通中西医的专家,提出将中医温病学的治疗方法引入到“非典”治疗中,针对非典型肺炎发展的高热期、肺部渗出期、肺部石变期三个阶段,分别按照清热解毒、健脾淡渗、活血化淤的原则进行辨证施治,设计出非典一号、二号、三号三个复合方剂。这一创造性的想法很快得到了长辛店医院“非典”治疗专家组和丰台区卫生局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在病区启用这套治疗方案,收到了较好的疗效。长辛店医院“解毒祛湿、益气固阴法治疗早期SARS的临床研究”项目也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 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挽救了一个个濒临死亡的病人,一整套科学的防护措施同样也避免了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浸泡30分钟、高温灭菌、洗涤、熨烫、消毒、送到清洁区。谁会想到,洗一件衣服,需要6道程序?在长辛店医院,必须要按照这个程序操作,哪道工序都不能省略,否则会通过这些衣服发生交叉感染。在洗衣房里,医护人员脱下的衣服都堆成了山,7个工作人员每天要洗2000多套衣服,也就是说,他们要完成上万次机械的手工操作,歇人不歇马,机器洗涤设备24小时连轴转。“累了,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出一点纰漏。”负责消毒工作的彭世娟这样说。 科学的治疗,换来的是大部分患者陆续痊愈;科学的防范,换来的是400名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非典”。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