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锋 一个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两种状态:让自己与众不同,或平平庸庸。我们的传统文化被柏杨之类斥为湮灭个性的“酱缸文化”,就是说在一袋土豆里你最好也变成一个土豆,千万别当一根红辣椒,否则你将面目全非,连起码的土豆都当不成。老子早就教导说要“大隐隐于市”。但上帝让你来到世上,必有一理由。所以你还是心有不甘而硬要与众不同,目的就是为给自己的一生一个满意的“好价钱”。 市场经济是所有个人品牌的妈 社会学家库利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我”,一个是“主观的我”即英语里的“I”,另一个是“镜中的我”即英语里的“ME”。“主观的我”好理解,而“镜中的我”应理解成“别人对我怎么看的”,我们为这个“镜中的我”将累一辈子,因为你做每件事都会顾及“别人对我怎么看的”。 上世纪年代考大学追求“数理化”,如果报考文科老爹老妈脸上都无光。所以那时的报考志愿大多是“父母意志”。终于有一天一位同学忍不住了,大叫:“爸,我不能光为您活着呀!”我想,“I”也会对“ME”大叫,我不能光为你活着呀!然而你一入社会,你就得顾及“别人对我怎么看的”,因为你的价值是由社会衡量的。 尤其到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将一切换算成价值,贴上价码。个人品牌说白了就是“插草自卖”,看看社会能给个什么价。不要以为只有名人才有个人品牌。名人和普通人一样,都有绩优股和垃圾股,都有个人品牌价值升跌曲线。对普通人而言,个人品牌正成为流行的口碑行销术,决定着你是“吃得开”还是“吃不开”。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贩卖自己的过程。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小红旗”,学生的成绩单把他卖到一级又一级直至博士。毕业生卖给单位。一个美国人一生平均要跳17次槽,每跳一次个人品牌都会升值或贬值。男人卖给女人成“老公”,女人卖给男人成“老婆”——所谓“门当户对”不就是经济学上的等量交换吗? 全球化又把世界变成一个大卖场。人才进出是国际贸易,而且是最大笔的国际贸易。所以简历都变成中英文两种版本了。就像一个人越来越不可能在一个单位呆一辈子,一个人也越来越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呆一辈子,而且你跑的国家越多,个人品牌价值越高。 您C的是什么I? 是品牌就有广告,就有卖。“只有一样的产品,没有一样的品牌”。企业产品越来越讲求形象设计即CI。而人的CI就是他的一身行头和个人符号。现在满世界的MM都是双眼皮儿,让人担忧一旦流行单眼皮儿时她们怎么办。我的意思不是说现在的双眼皮儿难辨真假,而是说应该珍惜造物赐予的物种多元化。讲白了,个人品牌源自你的个性而非潮流。 更可悲的是,急功近利者只讲究行头、潮流而忽视自己的行为,就像热衷于搞CI的企业往往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样。热衷炒作的企业和热衷炒作的人一样,最后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所以,作秀作上1000次,不如干出件漂亮事儿让人瞧瞧。所以行为系统(VI)比形象系统(CI)重要1000倍。 我在丽江古城的“三清宫”求过一卦叫“鱼来撞网”,上曰:“谋望求财不费难,交易婚姻两成就,卦占行人不久还,鱼来撞网乐自然。”解卦的说,这意思就是:你要的东西硬求是求不来的,好比打鱼撒网撒到天边也网不住一条;等运道来了,即使你的网只有一个网眼,鱼也会自动撞进来。就是俗语说的“机会来了,挡都挡不住”。佛道离我等众生太远,但道理还是要听的。这道理放到这篇文章里即是:只要你持之以恒地耕耘你的个人品牌自留地,总有一天会有好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