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拉姆斯菲尔德眼中的美军“倒萨新思维”(附图)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3月01日02:46 人民网 |
|
|
人民网3月1日讯早在2001年,上任不久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悄悄制定了“改造美军”的庞大计划。众所周知,美国会、军火商和军方高级将领之间存在微妙的“铁三角关系”,彼此之间通过每年庞大的军费开支形成了一个互相依靠的利益集团。如果强行推动改革,就会裁减许多项目,这势必会触痛众多既得利益者,拉姆斯菲尔德深知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阻力之大,因此也不敢轻易“造次”。不过,自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特别是阿富汗战争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反恐怖行动以来,拉氏的“底气”渐渐足了,各种措施也开始相继出台。
长期以来,五角大楼的作战原则是强调“可预见性”和“高度秩序”,在军队采取行动前,必须制定异常详细的计划和日程安排,尤其喜欢“事无俱细,统统包括”。不过年逾古稀的拉姆斯菲尔德似乎更为大胆,他根据反恐怖战争和未来“倒萨”行动需要,特别提出了军队要保持“灵活”和“创新”的主张。他尤其反对动辄就兴师动众“倾巢而出”的调兵方案,同时鼓励不同专业的高级将领多尝试新技术,并培养一种“跨行当”的思维,即在考虑装备和作战方案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在兵种”,要有全局性。据说,此举已经被许多高级将领接受并在阿富汗战争中“初露锋芒”。
根据美军以往传统作战模式,对付任何敌人都必须派出压倒性的武装力量,以便能最大限度降低己方人员伤亡数量。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当时美国共召集了70万多国部队(美国自己出动了50万人马),最终只有145名官兵死于敌人枪口下面,这一数字竟然比战争期间因交通事故丧生的人员还要少。不过,随着时局的发展,美军逐渐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了追击恐怖分子和消灭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来。为形成人数优势,每次行动都要出几万大军,各方似乎都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样,作战效率高的精兵猛将成为拉姆斯菲尔德心中的首选。
在讨论对伊拉克作战计划的时候,面对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将军提出的至少一股脑派遣25万大军部署在海湾地区要求,拉姆斯菲尔德显得异常反对,并要求这位炮兵出身的将军“重新考虑”,后者也只好听命,并采纳了其提出的若干观点。据说,自从越南战争后,美国防部长似乎成为了“摆设”,五角大楼中说话算数的是那些战区司令们。拉姆斯菲尔德各位前任的工作就是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递交的作战方案上签字,基本不会去修改这些“既成事实的东西”。拉氏主张,向海湾运兵必须循序渐进,灵活多变,并需要同外交工作配合进行,慢慢给萨达姆“加压”。
众多美军指挥员已经习惯了海湾战争期间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鲍威尔所提出的“人海”作战原则,因此拉姆斯菲尔德上述新思维让许多人感觉非常不适应。他们指出,万一这位老人最为仰仗的高技术装备因种种原因失灵怎么办?如果部队在多条战线同时对恐怖分子开战,结果却为战线太长,最终由于没有足够兵力而陷入敌人包围如何是好?此外,许多美国将军认为,随着前苏联的威胁不复存在,美国应该将其驻扎在德国的军队撤走,同时重返菲律宾执行剿灭穆斯林极端武装的任务。面对自己的重重改革阻力,拉姆斯菲尔德却表示自己很有信心。
这位老人笑着说,改造五角大楼如同让一条万吨巨轮改变航向,必须慢慢来,许多事情不可能立竿见影。他表示,自己在“倒萨部署上”的“不着急政策”,已经获得了众多高级将领和底层官兵的支持。不过,这位部长并没有强调那些在军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级军官们的作用。这些人是美军战场实地指挥员,他们只有在未来的伊拉克战争中尝到五角大楼新思路的“甜头”,才会从根本上扭转对国防部上述改革措施的抵触情绪。拉姆斯菲尔德坚信,第二次海湾战争将顺利让自己的“精兵之路”将带领高技术美军“走进新时代”。(高轶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