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广东潮阳农民张斗三在珠海第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观察世界最大的安-225型货机的仿真发动机。 做为一位身份特殊的专业参展商,张斗三的展位上展示有三架形态各异的飞机,除一架直升机外,其它两架飞机都是他用台钻、电焊机、砂轮等简陋的工具设备敲敲打打了五六年,一边琢磨一边生产出来的。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张斗三是一个痴迷的航空爱好者,常年承包建筑工程使他有了搞飞机研究的资金。他一边自学航空知识,一边寻求专家支持,动手设计生产。1999年,一架机长6.1米,翼展8.5米,用汽车发动机做动力的超轻型飞机终于问世了。这架名为“斗强三号”的飞机首次试飞即告成功,令他信心倍增地投入“扑转翼式”飞机的研制。外观奇特、做工简陋的“扑转翼式”飞机的飞行原理引起了参加展会的国内外许多航空航天专家的兴趣。张斗三更是不失时机地向专家取经讨教。他希望有人能够认可他的飞机,即使赔上时间、赔上金钱,也要圆一个蓝天梦。新华社记者周文杰摄
2002年9月,广东潮阳农民张斗三(右一)和助手在一片空地上试验刚刚出炉的“扑转翼式”飞机。
广东潮阳农民张斗三试驾自己制作的“斗强三号”飞机。(摄于1998年12月16日)
11月6日,参加珠海第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俄罗斯航空专家(左)在广东潮阳农民张斗三制作的飞机里了解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