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神舟三号”飞船推进舱主任设计师刘宗映和上海市宇航学会秘书长夏荣祥在科学会堂作科普报告,向大学生介绍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他们如数家珍谈起桩桩趣闻,引来大学生阵阵笑声。 “太空乌鸡”两公一母 他们透露,4月23日孵出的“太空乌鸡宝宝”有两公一母。这既从一个侧面说明“神舟三号”内部环境良好,又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空间环境对胚胎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影响。 4月1日,“神舟三号”返回舱顺利着陆。随之在太空遨游了7天的10枚江西泰和乌鸡蛋,被严密护送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进行孵化。经过项目组的精心护理,3个“太空乌鸡宝宝”终于破壳而出,让科学家欣喜万分。 要知道,日本科学家曾在1992年利用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过类似的孵化实验。10枚种蛋只孵化出一只雏鸡,成功率很低。 备大刀砍伞绳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要力争万无一失,而且要考虑如何应付万一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果出了问题,“神舟三号”有专门的逃逸救生系统,可用于航天员待发状逃逸,大气层外和大气层内逃逸,还有应急救生。航天员逃逸后可能落到我国的内蒙古、四川等地,也可能落到国外,如美洲、亚洲西部等地;他们可能落到平原,也可能落到高山、海洋。对此,科学家都考虑了。 返回舱回收时,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依次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落下以后,有一个自动的装置,把伞切掉了,返回舱就停在那儿了。科学家连伞如未被切掉的情况也考虑了,要求搜索队员带上长达1米的大刀,准备砍伞绳。当然,最终大刀没找到用武之地。 过高过胖难当航天员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训练大纲》的要求,航天员正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训练。他们必须通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了解和掌握与航天飞行任务有关的知识;通过体质训练和心理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掌握心理调控的方法;通过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前庭功能训练和失重飞机飞行训练、跳伞训练,体验飞行训练等,掌握主动适应航天特殊环境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对各种负荷的耐受性;通过专业技术操作训练,熟练掌握飞船和舱内有关设备的操作,等等。 中国的航天员是从优秀的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可以说是真正的百里挑一。他们只能身高1.7米左右,体重50多千克,过高过胖都不行。(宗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