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6月21日电(吴君强 周剑虹)两次放弃普通大学的入学机会,第三次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的夏某,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竟在校园内制造了46起盗窃案,而被偷了东西的同学几乎无人报案。 21岁的夏某是陕西的一位农家子弟,2000年他考上了西安的一所大学,嫌不是全国名牌大学坚持不上;2001年他考上了一所医科大学,又以同样的理由放弃;2002年,夏某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合肥的一所全国名牌大学。 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让来自偏远山区的夏某眼界大开,在大学里他第一次看到了电子词典,弄明白手机怎么使用。家庭条件拮据的他,渐渐起了微妙的变化。一天中午,他在教室里“捡”到一个同学放在课桌上的“文曲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利用课间或中午用餐之际,顺手将同学放在课桌上的手机、电子词典等偷走。自去年11月至今年6月5日案发,夏某共作案46起,偷盗手机、随身听、电子词典共40多件,价值2万多元。 办理此案的合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刑警大队负责人说,由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普遍不强,那些被偷了东西的同学几乎没有人报案。问及原因,他们有的说“想不起报案”,有的说“不知道怎么报案”。 夏某所在大学保卫处的负责人说,大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刚从中学的应试教育中走过来,对社会了解很少,防范意识差,有时上千元钱的手机、随身听就随便放在教室里。今后学校将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日前,夏某已被刑事拘留。(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