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直面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风雨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16日07:48 解放军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本报记者 李选清 柴永忠 本报特约记者 包国俊
编者按: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变革。军委江泽民主席指出:新军事变革是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产物,是当代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并强调:全军同志要充分认清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趋势,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今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京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项任务,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经验,抓住机遇,在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新军事变革的经验,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乘势而上完成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本刊记者近日就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问题专访了军事科学院部分学科带头人,现将座谈纪要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拉直了战前人们脑海中存在的许多问号,同时更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许多“出人意料”的惊叹。如果说海湾战争是高技术战争初露端倪的话,那么伊拉克战争呈现的则是信息化战争扑面而来的迅猛洪潮。
新军事变革在求变求新中驶上“快车道”
记:伊拉克战争是人类有史以来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一场战争。美英联军将伊拉克视为其检验新军事变革效果的试验场,不仅投入了大量的高精尖武器装备,而且从战争指导到作战理念、从部队编成到打击手段均发生了与传统战争迥异的飞跃。世人清晰地看到,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的军事变革正在进入又一个大跨跃发展时期。请问这场新军事变革的动因和特征是什么?
彭光谦:当代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动因是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战略格局中争夺有利地位和战略优势。它不只是单一技术因素直接推动的结果,而是技术推动与理论牵引双重动力推动的产物;不只是作战效能的物理性扩张,而是作战效能的智能性扩张;不只是军事技术的革命,也是军事结构与军事理论的革命。概括这场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涵,一是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先进的军事手段和武器装备,开发信息化作战平台、弹药、装备和信息化战场体系,大力提高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综合作战效能,实现武器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断代性跃升;二是创新以信息化战争为核心的军事学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系统工程方法,建立网络化信息环境,通过"预实践"或"虚拟实践"以及实战对抗,检验战略规划和作战理论,设计未来战争;三是重新建构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的科学的体制编制,以便于信息快速流动,便于战场信息流对战场人流物流的有效调控,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实现军队结构的转型。
洪兵:当前这场新军事变革从军事变革形成的主题来看,主要围绕如何打赢未来信息时代战争而展开,其主要特征是部队、武器和作战的高度“信息化”。从军事变革导致的结果来看,军队武器和作战将变得更加精确,军队的指挥和控制将变得更加灵活自如。这种精确和自如,不仅表现在单兵和分队的战术层次上,而且也将表现在最高统帅部的战略层次上。从军事变革促成军队战斗力巨大增长的途径来看,军队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和军队战斗力将主要不是通过武器装备的“硬件”,而是通过控制这些武器装备的“软件”来提高。所以,现在军事变革是“要利用指挥与控制技术来释放信息时代的能量”。从军事变革推动增长的军队战斗力的表现形式来看,这一战斗力将是一种各种兵力兵器的整体合力,是军事家所追求的有机统一的综合作战能力。
记: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军事变革理论的国家,但美国却成为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领头羊”,其中军事理论的创新自始至终成为牵引美国军事变革向纵深发展的“灵魂”和“催化剂”。请问美国是如何推动军事变革发展的?其军事变革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姚云竹:海湾战争以来,美军在推进军事变革方面,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从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弹药只占全部弹药的8%,到伊拉克战争中占到68%这一事例就可看出,高新技术不断提高美军的作战效能。当新技术与新系统的大量运用凸显现行编制体制、作战理论和战法战术的落后时,美国的军事变革又开始在第二个层面产生作用,即人们开始用全新的方式考虑战争形态等更为根本的问题,技术的变革扩展到军事思维的领域,发展为军事思维的变革。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在变革军事理论方面大致经历了“思想争鸣”、“概念提炼”和“理论开发”三个阶段。从海湾战争开始到1996年美参联会提出《2010联合构想》为止,可以算做是思想争鸣阶段。在这一时期,以军官和退役军官为主体的军事理论家群体提出了一系列军事思想和观念,同时80年代提出、但未受重视的一些理论也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其中最重要的有戴维·德普图拉空军少将提出的“基于效果作战”的理论,约翰·沃顿退役空军上校提出的“把敌人看作一个系统”的“五环目标论”,约翰·博伊德退役空军上校提出的“观察、判断、决定和行动环”理论,退役海军军官哈伦·厄尔曼等人提出的“通过震慑达成快速主宰”的理论,前参联会副主席威廉·欧文斯海军上将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陆军上校提出的打破兵种甚至军种界限改编部队结构的理论与建议等。这些思想争鸣的着眼点,就是摒弃机械化战争时代的“消耗战”和“歼灭战”,力图创造符合信息化战争规律的新理论。
以1996年5月美参联会公布《2010年联合构想》为标志,美军的理论创新进入了概念提炼阶段。《2010年联合构想》提出了“制敌机动”、“精确打击”、“聚焦后勤”和“全维保护”等四个联合作战概念,各2000年5月,参联会又发表了《2020年联合构想》,在进一步阐述四个关键作战概念的同时,提出了“信息作战”、“全谱优势”、“联合指挥与控制”和“多国与跨部门行动”等新课题,军种随后也纷纷提出自己的作战构想。这些联合和军种作战概念的提出,说明军事理论家通过著书立说表述的思想,已经提升为作战理论要素,进入了军队的官方文件。
1999年4月的美国防部的《防务计划指南》要求负责制定联合作战理论的联合部队司令部针对未来战争开发新的联合作战理论,该司令部提出了“快速决定性作战”的理论,并于同年10月公布了《0.5版快速决定性作战白皮书》。自此,美军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作战理论、特别是联合作战理论的开发与研究,作战理论的创新进入了理论开发阶段。在此阶段,各军种除了继续研究本军种的作战概念和形成系统理论外,还要在联合部队司令部的统一领导与协调下,对该司令部提出的美军历史上第一个联合作战理论——“快速决定性作战”进行研究、实验、评估和完善。美军还提出在理论开发的每一个周期就作战理论、体制编制、训练、物资、领导和教育、人才和设施等军队建设的7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从而利用先进理论的牵引作用指导美军的全面转型。
邓晓宝:概念是理论的基本单元,当代新军事变革是从提出新军事概念开始的。新军事变革的“领跑者”美国推行变革的模式是:提出新军事概念――更新军事观念(理论)-—开发新作战系统――打新型战争。这表明,进入21世纪,人类拥有了借助先进科技手段改造和创新战争形态的前所未有的能力,也揭示了新军事变革设计未来、开拓未来和赢得未来的重要趋向。从新概念引领军事创新的意义上讲,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军事新概念时代。网络中心战、网电一体战、太空战等一大批新概念,必将把新军事革命引向信息化战争的新阶段。
王保存:通过伊拉克战争世人清晰看到,美国新军事变革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初步建立了完备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特别是建成了完整的全球性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二是提出了信息战、信息战争、网络中心战等创新性战争和作战理论,并用以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战争实践。三是建立了“提出作战概念——开发新式装备——进行试验演习——用于作战实践”的战斗力生成机制,使美军作战效能迅速提高。四是摸索出了一套加速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如“信息主导”法、“虚拟实践”法、“以商促军”法等。尤其是先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军队达到了从工业时代的机械化装备到信息时代的信息化装备的“临界质量”。这就使得美军的战斗力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不仅与发展中国家军队形成了军事技术装备“时代差”,也拉大了与英、法、德、日等盟国军队和俄罗斯军队的差距。
▋新军事变革的物质基础是技术革命,其核心是信息化。尽管其发端于技术先进国家,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一个国家无论贫富强弱,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卷进了这场没有硝烟的角逐中。今天的“赛跑”成绩将与明天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休戚相关。
全球化时代的军事变革影响是世界性和战略性的
记: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科学技术就被最快捷最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领域,可以说技术革命早已成为军事变革的前夜和原动力,请问,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军事变革?
彭光谦:人类社会重大的军事变革,大体发生过四次:第一次是青铜、铁等金属兵器取代弓弩、棍棒等木石兵器,建立农牧时代的军事体系的军事变革;第二次是火药兵器代替冷兵器,建立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军事体系的军事变革;第三次是机械化装备取代热兵器,建立大工业时代的军事体系的军事变革。第四次是当代信息化武器逐渐主宰战场,建立信息化时代的军事体系的军事变革。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间还穿插着以核武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当代军事变革是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产物,它最早可追溯于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中灵巧炸弹的使用,显露了它的萌芽;80年代英阿马岛战争精确制导武器的问世,初露峥嵘;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则是当代新军事变革登上历史舞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记: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这场新军事变革与以往历次军事变革最大的不同,也许在于它不是在世界相对隔离的条件下发生的,而是在全球化这一时代大幕下上演的,它将极大地冲击传统的安全观念,改变传统的战争形态和战争方式,同时还将对当代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和国际战略格局带来重大影响。请问新军事变革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
战争形态和战争方式将出现划时代转变
邓晓宝: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开展推动着战争形态的转变,概括起来讲,在军事层面将出现“五个淡化”:
局部战争与全面战争影响的界限淡化。从一国情况看,在以火力打击和兵力机动为标志的机械化战争中,局部战争的作用范围有其明显的地域性。而在信息化战争中,尽管火力打击和兵力机动的范围仍然有限,但信息攻防作战的范围却很可能是全面性的。并且,未来信息化战争还将越来越多地直接对敌国政治、军事核心目标和要害目标实施有重点的精确打击,达成小战大胜的目的。
战与非战的界限淡化。即从形式上看,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与和平之间可能没有截然的区分。这是由信息战和特殊条件下作战的特点决定的。机械化战争是以火力打击和兵力出击为发起战争标志的。而信息化战争在发起阶段,可能首先实施信息攻击。被攻击方难以从信息攻击中作出敌军是否开战和本国是否需要转入战争状态的确切判断。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表明,不仅开战的时机难以界定,而且结束战争的时间也不是一厢情愿的。美军攻占伊拉克全境后,至今仍然深受非正规作战袭扰之苦。
作战样式的界限淡化。随着军队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中心战、网电一体战等新的作战形态相继涌现,正在改变和取代传统的作战样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作战形态,强调参战力量的系统集成和作战行动的整体联动,任何具体的作战样式都属于联合战役或战术范畴,其侦察监视、指挥控制、火力打击与支援保障等行动的内容和程式是一致的。未来信息化的作战部队将是多能型的,不同样式之间的行为差距将缩小。一次战争和战役中不同作战样式转换频繁,过度期缩短甚至消失。
军种之间的界限淡化。现代世界军种体制从一军制到五军制都有。但多维一体的联合作战需求将逐渐弥和军种之间在作战功能上的差距。目前许多国家海军正在大力发展空中力量和陆战力量,陆军也呈现出加强飞行化作战力量建设的势头,国土防卫不仅促使空军同时加强空中打击力量和地面抗击力量的建设,而且促成将空中、空间力量的一体化。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武装力量的体制将由以作战平台类别为主相区分,转向以作战任务为主相统一上来。即按区域和任务,对空中、陆地、海上部队实行一体化的编成,军种体制的壁垒最终将被打破。作战力量将实行以小型多功能部队为基本单元,根据遂行任务的要求灵活组合的模块集成式编制。
参战力量的主从界限淡化。在系统集成的作战力量中,技术支持系统、火力打击系统、作战指挥系统同样重要。在非接触作战中,前沿部署与纵深配置、战区人员与本土参战人员的作战环境相似或相同。参战力量中出现任何一块“短版”,都会降低军队整体作战的效能。在网络战和特种战中,非军人同样可以成为战斗人员,非军事机构同样可以参与军事活动。信息化战争更加依赖社会科技力量的参与和保障,新技术兵器的首批操作者将是它的设计者和制造者;许多技术性和社会性强的军事任务将以法律和合同的方式交由公司完成。那种传统的作战力量之间的主从关系趋于模糊。
新战争机制将确立并主宰战争舞台
邓晓宝: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反映了战争的重心从物质资源到信息资源的转变,信息资源将成为战争的首要制胜因素,信息化优势将成为军事力量对比的突出优势。信息化战争的本质是智能战争。未来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将更好地体现人的意志,信息化战争将更快捷地体现和达成国家意志。在信息化战争中,人的因素与武器装备的因素将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定位,实现更为紧密的契合。美军在其未来“网络中心战”构想中,提出了未来战争将在认知域、信息域和物理域同时展开的理念,试图把传统战争中人与物的对立关系引向在信息化战争中的统一。
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彭光谦:新军事变革催生了高技术的作战力量和多样化的作战手段,使现代战争的可控性增强,为运用军事手段达成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提供了低风险、高效能的可能选择。新军事变革的最新技术成果一旦与强权政治相结合,将为其实现战略意图提供新的物质技术支撑,进一步刺激军事干涉主义、军事扩张主义与黩武主义倾向的发展,特别是在战略力量对比日益悬殊的情况下,对武力使用的限制力越来越弱,战争的门槛越来越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路途将更加艰难。
王保存:在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美国等西方国家军队的机械化装备正快速向信息化装备过渡。在不久的将来,其武器系统将被彻底重塑,完全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军队的体制编制目前也正在进行根本性变革,作战理论也在发生质变。广大发展中国家军队如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奋起直追,其与美国等先进国家军队的“时代差”将有进一步拉大的危险,国家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未来一、二十年,将是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纳米技术、隐形技术、定向能技术的更新突破,一批更加高效的新型武器特别是新概念武器将不断出现,为军事变革提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军队的信息化将由数字化向网络化进而向智能化方向全面推进。
新军事变革的触角正向宏观与微观双向拓展
记:未来一二十年,世界新军事变革主要向哪几个方向发展?
军事工程革命走向军事信息革命
王保存:在西方国家,属于机械化军事范畴的军事工程革命始于二战期间。至今其武器装备的性能指标已达到或接近达到物理极限。属于信息化军事范畴的军事信息革命分为军事传感革命和军事通信革命两个阶段。军事传感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的探测器材,以及单个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的计算机化。据测算,装有新型传感器的作战平台,其探测距离相当于过去的5倍,探测范围和探测到的信息量是过去的25倍。始于80年代初的军事通信革命是军事信息革命的第二阶段,其主要成果是:由于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出现了可以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与计算机系统(即C4I系统)。军事信息革命的发展在世界各国是不平衡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军事工程革命,接近完成军事传感革命,正在全力推行军事通信革命。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仍处于军事工程革命阶段,或刚刚开始军事传感革命。
李效东:信息化战争使无形的信息流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信容量、传输速度和可靠程度、实时侦察定位能力和传感能力等信息要素,成为交战双方军力对比的重要指标。目前,美军的信息化程度已经使其各级指挥官都能实时或近实时地了解到10万平方公里战区内大部分情况。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只能了解战区内15%的重大情况;到1996年,这个比例上升到20~30%;到2000年,则达到40~60%;到2010年,美陆军作战部队之间的战斗数据传输率,将比1992年提高14.5倍;图像传输速度提高5倍。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中央战区总部有7个大型显示屏,每2.5分钟即更新一次战场数据。可见,在信息化条件下,战场情况的实时传输将驱散战争的“迷雾”,使未来战场变得清晰透明。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信息将起到主导的作用,信息优势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
机械化装备向信息化装备过渡
王保存:当前,世界各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大趋势是,工业时代的机械化装备正在逐步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装备过渡。这一过渡将持续很长时间,各国过渡的速度也会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装备信息化建设起步早,进展快,其武器系统的主体已经实现信息化。例如,美陆军的信息化装备已占其装备总量的50%以上,美海、空军的信息化装备已达70%。虽然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武器装备仍然是半机械化、机械化装备,但是它们也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始走上了装备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信息化装备是指信息化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军用智能机器人系统,单兵数字化装备,以及C4I系统。
指挥体制由“树”状变“网”状
谢莆:新军事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使军事组织体制实现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跨时代跃升。这种跃升的实质是:使信息这一构成战斗力的主导要素能在军队内部和战场上快速、顺畅、有序地流动,以适应打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也就是说,变纵长形“树”状领导指挥体制为扁平形“网”状领导指挥体制,使部队编成一体化、小型化、多功能化,并组建新型部队。一般来说,在一场全面军事革命中,最先发生变革的是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最后完成变革的往往是军事组织体制。
培养信息时代的知识型军人成为当务之急
王保存: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心理等六维战略空间进行的,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的,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战争。信息化军队和信息化战争呼唤新型军事人才。为了造就信息时代的新型军人,西方国家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贯彻两个“精英”的思想,即把社会上的“精英”招入军队,使军队的“精英”晋升到将军。二是培育军人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具备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三是调整院校课程设置,开办各种训练班,大力培养信息战和信息技术人才。四是转变军事教育思想,加大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军事人才的力度。
后勤体保障向精确化和高效化迈进
李效东:信息化后勤的核心思想是,改变传统的后勤保障模式,将信息、后勤和运输等要素融合在一起,以信息化的手段重新编组、调度和使用后勤力量,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的可见性,形成从供应源到需求地的无缝连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建立更快、更远、更精确、更高效的后勤保障系统,并使之与整个作战体系融为一体,为作战部队提供“适时、适地、适量”的全面保障。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向战区运送了4万多个大型集装箱,但其中2万多箱不知装有何物,也不知送往何处,只好用了半年时间逐一开箱点验,仗打完了还没查清楚。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基本实现了精确化和高效化。
▋在这场百舸争流的世界军事变革大潮中,复制与克隆“美国式”的军事变革既没有前途也难以做到,盲目跟进更不是明智之举。有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各国在探索新军事变革道路上关键所在是要创出自己的特色。
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之路是多元化的
记:从20世纪70年代苏联提出军事技术革命的概念开始,到现今美国军队初步具备网络中心战能力,新军事变革在其30多年的进程中,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和本民族发展需要的变革之路,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李效东:各国发展军事变革所走的道路是不同的。以武器装备发展为例,美国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速度、谋求全面优势的发展之路。为实现其全球战略利益,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断增加军费投入,现今军费开支每年已将近4千亿美元,这个数字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在资金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美国军事变革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不仅形成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时代差”,同时也造成了与不少发达国家的“代内差”。俄罗斯、日本走的是适度投入、重实研发、自主发展的道路。俄罗斯建国以来,尽管国力维坚,但仍保留了完整的军工科研和开发体系,而且不断向世界推出新式武器装备。日本是现今世界第二大军费开支国,其在武器装备上的研发投入是很大的,从90式主战坦克,到F-2飞机,再到火箭与卫星系统,日本为推进自卫队的现代化,一直强调武器装备的原创性与自主性,尽管造价不菲,这一宗旨始终未改。欧洲一些国家所走的则是联合投入、联合规划、协作发展的道路。如“欧洲战斗机”项目就是由几个国家协作攻关,共同投资,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印度、以色列所走的是自主和引进相结合、研发与外购相促进的发展模式。印度和以色列等国家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加大旧式武器装备的改进力度,用信息化技术使许多老装备重焕异彩,节省了大量的开支。
彭光谦:在这场历史性的军事变革大潮中,美国捷足先登,充当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领头羊"。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美国就加大了投入力度,自上而下地全面推进军事变革、在大力研究开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武器系统的同时,加快部队结构重组和军事理论创新,加快"数字化战场"与"数字化部队"建设。目前美军陆军信息化装备已达到50%,海、空军已达到70%以上。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发动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展示了美国军事变革的综合效能和战略优势。除美国以外,目前有近40个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先后启动军事变革。俄罗斯制订新版《俄联邦军事学说》,推进俄军"全面军事改革",压缩规模,优化结构,重点争夺制天权,整合组建航天军,以此牵引俄军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现代化纲领,力主改革与发展最先进的国防科技,建立信息化的独立自主的防务力量。
▋把握机遇,赢得挑战,变被动为主动,加速本国军队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安全,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容回避且急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乘势而上,在机遇与挑战中实现跨跃发展
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在世纪之交这场不期而遇的军事变革挑战中,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军队的信息化转型,关键是要做好“后发”这篇大文章。“后发”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避开别人走过的弯路,从“先发者”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跨越的捷径。请问其中需要把握的关节点在哪里?
王保存:当前新军事变革仍处于发展阶段,美国等西方国家暂时处于领先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后来者,但暂时的后来者,不一定是最终的落后者。新军事革命的主旨是把机械化军队发展成信息化军队,这为发展中国家军队缩小并最终弥合与西方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要实现这种跨越,“信息主导”、“系统集成”、“虚拟实践”这三点至关重要。
“信息主导”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要摈弃“机械化军事思维”模式,树立“信息化军事思维”观念;转变工业时代围绕“火力和机动力”筹划军队建设的思想,确立“信息化”在军队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培育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意识;充分认识信息的重要性,确信信息是作战力量的主导要素,制信息权是作战制胜之基。二是军队建设实践,要同时开展信息化建设和机械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要把着眼点放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特别是“信息能”的作用上。这就是:在武器装备发展上,大力开发信息化武器系统,特别是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在军事组织体制建设上,要以“有利于信息流快速流动和利用”为目标,改革领导指挥体制和部队编制,减少指挥层次,使各军兵种混编,建立适于打高技术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兵力结构。在军事教育训练上,要突出“信息战”演练,开设信息战和信息技术课程,培养更多的信息战人才和深谙计算机系统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军官。
“系统集成”是指把很多军事系统集合成一个军事大系统,用大系统的观点来筹划国防和军队建设。应同时建设作战空间预警探测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和精确火力打击系统,并使之实现“无缝隙联接”。目前应重点重点发展武器装备体系的微观信息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以尽快达到信息化装备的“临界质量”。微观信息系统是武器系统自身配备的、主要用于提供目标位置信息的军事信息系统。宏观信息系统是武器系统之外、对武器系统起控制作用的、主要用于提供指挥信息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或C4I系统。
“虚拟实践”法是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创造一种模拟未来战争的“人工合成环境”,如未来战场、未来训练场等,让军人在这种虚拟环境中进行“预实践”,让新武器、新战法、新编制在这种虚拟环境中得到试验、检验和论证,得出有关数据和结论,用以指导发展未来作战理论、制定作战预案、研制武器装备,调整军队指挥体制与部队编制,改进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为了用“虚拟实践”法加强军队建设,特别是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美国防部和各军种部建立了19个作战实验室,英、法、德等国军队也建立了许多“作战模拟试验室”或“作战仿真试验中心”,他们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赵捷:发展中国家军队要通过嵌入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来改进现役装备,提升其信息技术含量,利用信息技术的融合作用,将原本分立、松散或关系不顺的若干子系统整合成为功能紧密耦合的一体化新系统,使之产生“1+1>2”的整体效能;要大胆跨越机械化建设的某些阶段和环节,尽可能选择发展那些对战斗力形成和提升起关键作用、能与信息化装备紧密结合的机械化平台,以缩短机械化建设的进程。同时要选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如“拳头部队”建设和“联合火力打击”建设等,强化军队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科学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