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将要打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詹姆斯·狄龙就在科威特自杀身亡。那是3月13日,狄龙刚在那片沙漠上过完19岁生日,就在厕所内用一支M-16步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转自搜狐 虽然迄今仍无法确定狄龙是否因战前心理压力过大而轻生,但毋庸置疑的是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美军特别是海军陆战队士兵的自杀现象,目前已成为军营中仅次于意外事故的“第二大杀手”。 转自搜狐 自杀呈上升趋势 转自搜狐 据五角大楼统计,2001年美军共有118名现役军人死于自杀,与迄今在伊拉克战场死亡的美军人数相差不多。 转自搜狐 统计数字显示,在人数最少、士兵平均年龄最小的海军陆战队,这一问题尤其突出。海军陆战队上将詹姆斯·琼斯发出警告说,军营中自杀事件呈上升趋势值得警惕。 转自搜狐 自杀三种原因 转自搜狐 据海军陆战队军官和其他专家分析,海军陆战队员自杀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转自搜狐 首先,据五角大楼统计,队员平均年龄只有18.5岁,比其他军种士兵年纪小;加之缺乏社会经验,因此他们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解决各种生活问题。 转自搜狐 第二,海军陆战队一直以队员素质高而著称,士兵心理压力相对较大。 转自搜狐 第三,海军陆战队自认为无坚不摧,有着一套独特的军事思维方式。据此思维方式,任何队员如果公开谈论个人心理问题,均会被视为软弱或精神有障碍。 转自搜狐 海军陆战队退役队员康迪斯·柯克所说,面对海军陆战队的高标准严要求,不少年轻士兵承受着巨大压力而又无从宣泄,久而久之就染上酗酒毛病,甚至产生厌世情绪。 转自搜狐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海军其他部队。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的士兵米格尔·罗德里格斯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舰上很多士兵在谈论各自面临的问题时都感到不自在,宁肯把苦闷吞进肚子里,以给别人留下坚强的一面。 转自搜狐 自杀能避免吗 转自搜狐 为避免更多“非战斗减员”,保持部队士气不减,海军陆战队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包括向士兵分发辨别自杀倾向的录像带和小册子,以便他们及时发现战友的自杀企图。 转自搜狐 随军牧师马陶什说:“只要他们忙于打仗,自杀问题就不会对部队构成威胁。”不过他认为,一旦离开战场回国,士兵们要重新面对个人问题,因此自杀率还会反弹。王薇(新华社专稿)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