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琦 最近有两条新闻看后着实让人倒抽冷气。其一是《羊城晚报》记者秘访农贸批发市场后揭露,广东人在冬季每天要吃掉1万只猫来满足口腹之欲,而这些猫都是从邻近省份收来或偷来的家养宠物猫。其二是在北京的一个小区内,一只叫老猫的流浪猫在寒冷的夜晚被人从5楼天井里摔到楼下,五内俱伤,高位瘫痪,在救治27天后还是死去了。受到如此摧残只因 为它走错了门洞,找不到照顾它的刘阿姨为它准备的栖身纸盒而叫了几声。可怕的是,同样的悲剧在这个小区还发生过4起。 吃猫纯粹是广东人的传统陋习,要改也难,得找出叫人不敢吃或不想吃的法子。冥思苦想之后,自以为有一低一高两招或许能显奇效。所谓低招就是以健康说事:瑞士科学家发现猫也会患上一种与疯牛病有关的疾病——猫科海绵状脑病(已发现90多个病例),如果人吃了病猫就会患上此病。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苏宜香教授告知:人类的动物性食物来源有家禽、家畜,但家畜不含猫,没有人分析猫的蛋白质及肉质。其次,中国猫大多是吃剩饭剩菜,以及生的鱼蟹和老鼠,感染寄生虫的比例相当高。同时猫的粪便有大量致病菌,如屠宰不规范可能污染到肉而引起食物中毒。所谓高招呢,那就是对愿意讲文明的人灌输一些人道思想和动物福利的新观念。 法国哲学家史怀泽说:“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也与动物有关。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如果我们只是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不会真正变得文明起来,真正重要的是人与所有生命的关系。”早在1822年,英国就通过了禁止虐待动物的议案。1980年,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进行了对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WTO的规则中也写入动物福利条款。动物福利法的基本原则是,在任何条件下享有不受饥渴、生活舒适、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及表达天性的自由。显然,只有当上述需求得到满足时,动物才能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生命乐趣。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动物被分为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六类。农场动物是供人吃的,但在成为食品之前,它们在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其福利不容忽视。实验动物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大贡献,但实验会给动物的身体造成痛苦,有必要将实验中的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比如,许多国家都取消了中小学的动物活体实验,国外一些实验室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那里不会有一薅耳朵就抓兔子的情况,而是抓它的背,托起它,抱在怀里,这是近几十年来环境伦理观念和道德进步的结果。中国科学家在载人航天试验过程中省去了动物试验这一步,也是遵循了非必要则减少的原则。伴侣动物即宠物,是人与动物之间交流的纽带,欧洲立法会制定的宠物保护协约规定,不许将宠物卖给16岁以下的人,养主必须为宠物提供良好的食宿环境,保证宠物不会迷失,遗弃宠物将被判犯有虐待罪。工作动物(如警犬、耕牛)和娱乐动物(如马戏团、动物园内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也很密切,在英国一些地方建立了工作动物“退休”制度,即动物达到一定年龄后不再从事任何工作,余生会享受良好的福利待遇。最后,野生动物物种在近40年里的灭绝速度已达到自然灭绝速度的100~1000倍。在一些国家,持有某些鸟类,出售鸟蛋,骚扰鸟巢,都是为动物保护法所禁止的行为。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的福利状况还不尽如人意,谈动物福利太超前。但因为正是发展需要我们进入了世界贸易体系,才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动物福利的概念,如果我们还在一些产品安全检测上使用动物,那就意味着我们的产品无法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销售。 被人扔下天井的老猫其实只有2岁,流浪生活使它看上去很沧桑。它曾被人烫伤上额部,肩胛骨一高一低,是被砸伤的,它一生都在忍受着人的摧残。有人在送别老猫时写给它这样一句话:“老猫别怕,你去的是美丽的天堂,但愿那里没有人类。”其实有人类也没关系,只要有法律。在英国,一个宠物商如果不精心导致小动物的死亡,可能招致500英镑的罚款和6个月监禁;日本一个职员因连续虐杀小动物,遭到要求判刑6个月的起诉。我认识的一对夫妇1983年移居澳大利亚,当被问及在一个陌生国度生活的感受时,他们总会讲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我们的小狗在外面玩耍时被车撞伤了腿,伤得不重,只是有点瘸。当时事多就没顾上它,一两个小时后,当地的动物保护组织找上门来,先是严肃教育,接着是高额罚款。初来乍到被他们这一搞心里很不痛快,对举报的邻居也是恨之入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看法改变了,我们觉得,生活在一个对小动物都这么关心的国家,一定不会有对人的恣意侵犯,这是一种给人安全感觉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