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质陷入恶性循环 专家指水泥硬化河道行不通
2002年5月22日09:46 光明网-生活时报
|
北京昆玉河段最近因水草疯长而致人死亡的事见诸报端,引人关注。北京市水利部门有关人士日前表示,暂不大范围切割水草。至于北京城区河道里的水草对保护生态平衡、改善水质是否起到一定作用尚有待观察。而一些环保和规划专家指出,过于茂盛的水草,恰恰说明3年前水系治理时为了防渗漏、便于清淤而采用的水泥砌衬、硬化河道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水草长疯了——北京河道失去自净能力
5月17日上午,记者在木樨地桥下的护城河边看到,几乎静止的墨绿色的河水里,浸满着高及水面的水草,密密麻麻望不到边。从岸边经过的一位老大爷说:“这景致看上去让人感觉不舒服,这么好的绿色植物长错了地儿,要是长在河边多好”。据了解,其他河段也有类似现象。多年从事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的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的李迪华老师告诉记者,两个星期前他去了趟筒子河,那里也是水草茂盛、河水浑浊并泛出异味,“非常难看”。
北京市一些河道的污染令人触目惊心,某些河道甚至成了敞着盖儿的垃圾箱。据北京海淀区水政监察大队有关人士介绍,北旱河至香山这段河道,以前往河里排的都是雨水,可现在全部是生活污水,青龙桥以北由于比较偏僻,河道内时常出现整车倾泻的渣土、垃圾,监察大队20多人经常轮流蹲守至深夜二三点钟,但这些人倒了就跑。更有甚者,有人居然向玉渊潭中整车倒入粪便。
李迪华说,造成水草疯长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所致,污水中的磷和氮便是水草的营养,水草疯长正是水体污染的结果。其二,河水几乎不流动。其三,河床硬化处理后,加剧了水草的生长。
据李迪华介绍,水草除了人视觉上难看外,在它生长过程中消耗水中大量的氧,致使水中鱼类缺氧死亡,厌氧细菌疯长,河水变臭。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自然的河道有大量的生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有降解污染有机物的作用。水泥衬底和护衬之后,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有些生态功能就会随之消失。失去了自净能力的河道只会加剧水污染的程度。
李迪华说,抑制水草疯长最主要的是要整体改善水质,控制排污;另外要想方设法让河水流动起来,不过这一点令人无奈。“水草疯长的事实给决策者们敲了个警钟:河道固化处理是行不通的,城市建设搞人工湖要慎重。”
质疑通航——北京的水已不能玩
水草疯长水质变差,一些环保专家借此机会对京城水系旅游提出质疑。“恢复河道通航并不适应北京现在极为缺水的环境状况,北京的水不是用来玩儿的。”环保专家李皓博士说。
李皓说,过去的北京城,人口数量要少得多,周边有许多湿地,与外界的大型河道相通,地下水资源丰富(挖地几米就有水),因此,京城内才能承载可通航的水系。但现在的北京城严重缺水,在这样的环境状况下,硬要将北京城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提供的净水装满人工修建的水泥河道,来“恢复”通航,显然是一种糟蹋北京珍贵水资源的危险做法。而且,由于只有少数人能支付高价的船票,加上两岸没有丰富的生态景观,“水上游”并没有带动起京城百姓的热情。相反,河水的变绿和发臭却引起了生活在两岸百姓的抱怨。李皓说,去年夏天,在昆玉河爆发导致河水变臭的蓝绿藻时,一位家住河岸的老人边看边摇头说:“活了70岁,头一次看到河水中长这种东西。”
对于水系公司开发的“水上茶园”、“水上谈生意”等新项目,李皓认为这必然会增加游人对水产生污染的机会。这类娱乐对水系带来的污染后果是难以预料的,尤其是在硬化的河道几乎失去自净能力的情况下。李皓说,尽量减少河面上的游人,尽量截住河岸向河水排污,在岸边建人工湿地来净化河水,并以此作为有生态教育内容的休闲地等等,才是当今国际上城市提高和保护河道水质的主要做法。她说,根治河水水质的关键在于根治那些与河道相通的排污口,让各类污水先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之后,才能排入河中。这样的水进入河中,还能在河流的自然生态中得到进一步净化,最终成为纯洁的水。因此,北京的河道治理方案必须发生一些根本性改变,才能最终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给北京带来真正长久的碧水。(陈君)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