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7月29日电(记者 孙浩)山东省与济南市考古专家28日对刚出土的宋代开元寺“杂宝藏地宫”遗址进行了现场勘察。据主持发掘工作的济南市文物局副局长崔大庸介绍,地宫的建造艺术和形式全国罕见,具有很高的考古和学术价值。 记者在济南市县西巷的发掘现场看到,地宫的结构呈边长约2.4米的正方形。地宫墙壁为砖石结构,大部分已遭毁坏,只有西北角一处大约30多厘米高的墙角得以残存。墙壁内侧底部雕刻有精美的莲花和祥兽图案。地宫里青砖铺地,在靠北墙的地面上有一处长约半米的长方形凹槽,凹槽内镶有一块记载这座地宫来龙去脉的石碑。碑文开头写道“开元寺修杂宝藏地宫记”,碑上布满蝇头小楷而且年久损坏,难以辨认,目前只从中得知地宫建于北宋。据介绍,地宫应该埋在佛塔地下,宫内存放舍利、经文等宝物,但现在早已塔去楼空,连地宫的高度也不得而知了。 据了解,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曾下令全国各地筹建开元寺,济南的开元寺即由此而生,但史志却未曾记载具体位置。 崔大庸说,这座地宫的面积虽不庞大,但异常精致,学术价值很高,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确定济南开元寺的准确位置。(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