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梦宪自杀引出对韩国经济模式的关注 8月4日,韩国现代峨山公司董事长郑梦宪跳楼身亡。对其死因,最有力的推测是他因与朝鲜的经济交流项目中存在政治献金行为,受到检察机关的调查。人们不禁开始关注韩国的“财阀经济”———这个在企业与政府间的相互扶持、相互利用下催生的特殊经济模式。 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韩国来说,一大课题就是理顺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从韩国媒体近日的立场看,普遍希望政府能够以郑梦宪自杀事件为契机,正确处理好政府与财阀的关系,减少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同时也减少政府对大企业的利用。 1辉煌 财阀,让韩国当上“亚洲四小龙” 曾有学者指出:“没有对财阀的理解,就不能理解韩国的经济。”可以说,韩国之所以能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完成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离了财阀在经济发展中的火车头作用是不可想象的。 特权财阀韩国的财阀经济最先萌芽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民族工商业,但其真正的成型却是在二战后,一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官商利用战后重建的机会,通过特殊的优惠政策成为垄断的特权财阀,例如三星。在20世纪70年代的工业化浪潮中,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倾斜政策催生新一代财阀,如现代、大宇。20世纪80年代,韩国财阀达到前所未有辉煌期。 三大特点首先,财阀通常实行家族式经营,所有权高度集中。集团子公司的最高层大都是家族内部成员,也包括少部分被韩国人称为“家臣”的人。其次,财阀的经营面很广,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由于财阀间互不订购原材料和零部件,这使得财阀的垂直生产链能串起一个企业集群,直接造成财阀经营规模过于庞大。第三,财阀和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财阀与生俱来的特点,企业从政府那里获得各种优惠政策和垄断权利,而政府则通过扶植财阀来稳定经济秩序。 2中落 财阀,在金融危机中遭遇“滑铁卢” 韩国的财阀虽然规模庞大,但实际上只是“虚胖”:其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不是靠积累的利润或发行股票,而是靠举债,即伸手向银行和政府借钱。高高筑起的债台一旦倒下,就必然把整个财阀集团砸个遍体鳞伤。 进入20世纪90年代,“财阀经济模式”不利于市场化竞争、容易催生腐败等弊端日益显露,政府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减少对财阀的无条件支持。1997 年初的“韩宝事件”就是一个信号。韩宝曾是韩国第二大钢铁集团,由于一时无法归还到期的借款,面临破产的威胁,当时的金泳三政府坚持要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处理,没有对韩宝集团伸出援助之手,结果韩宝集团一下子就破产了。 而一些财阀为了能够继续获得政府的支持,便不惜重金贿赂政府高级官员,甚至直接把对象圈定为总统。全斗焕、卢泰愚、金泳三,这些韩国前总统都不同程度地跟贿赂“有染”。据介绍,在调查郑梦宪向朝鲜提供资金的过程中,实际上还发现了郑梦宪可能向韩国高官贿赂了150亿韩元的事情。因此,官商结合的腐败,从内部掏空了财阀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力。1997 年的金融危机袭来时,脆弱的财阀不堪一击,“非死即伤”。大宇、韩宝、真露,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财阀破产了,现代、SK、LG虽然“挺”了过来,却已元气大伤,风光不再。 3改制 财阀,对你清算没商量 2003 年2月25日,韩国新一届总统卢武铉在就职典礼上称,1997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失,他希望用新经济政策来刺激韩国经济的发展,而重点就是整顿财阀集团。事实上,清算财阀的改革始于前总统金大中,卢武铉的上台,则标志着这场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长期享受政府“庇护”的财阀,好日子在金融危机中走到了头。1998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答应向韩国提供资金帮助,但附加条件就是要求韩国进行企业改革,主要矛头直指韩国的财阀。1998 年2月,金大中政府拿出了财阀改革方案,主要目标就是改变财阀控制韩国经济命脉的经营模式,政府利用权威直接介入财阀结构的调整。 然而财阀并不会乖乖听话,他们拒绝卖掉一些子公司,甚至反其道行之,还要再扩大投资,“野心太大”的大宇集团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遭遇了解体的命运。 平民总统卢武铉自上台伊始便不打算掩饰自己清算财阀的决心。卢武铉没有上过大学,曾是人权律师的他对韩国的工业王朝并没有什么好感,他公开表示将致力于韩国经济力量的分散化,并消除财阀集团在经营上的暗箱操作。很显然,卢武铉没有只说不做,今年6月,SK集团前董事长、前总统卢泰愚的女婿崔泰源被判3年监禁,这似乎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卢武铉要“动真格”的了。 与崔泰源涉嫌造假账隐瞒财务状况不同,郑梦宪被调查的案子涉及了政治的因素,但却反映了“财阀经济”的最大弊端:与政府关系过密。因此,对“特别讲究原则”的卢武铉来说,彻底查明其中的真相,并从中获得教训,恐怕也是他力图改变财阀主导局面的必要举动。虽然郑梦宪自杀身亡了,但可以肯定,这并不会影响卢武铉改革财阀的决心。 4展望 财阀,终将淡出经济舞台 马克思有一条经典的定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财阀经济模式”肯定会变,近一段时间来韩国经济界频频发生的事件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奏。但同时,蜕变的过程无疑是漫长而艰难的。 说到家族型财阀经济,另一个典型国家就是日本。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曾经主宰过日本的经济命脉,但二战结束后,这些垄断财阀在美国占领当局的强制下解散,而今,虽然这些名称还在,企业集团也在,但其经营方式已经是一种能够适应市场化竞争的、松散的、非家族经营管理的模式了。 韩国的财阀最终会不会走上这条路?跟日本不同,韩国的改革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政府实施的渐进式改革,其激烈程度远远比不上当年的日本,所以改革的路注定是漫长的。但改革还是有成效的,目前,韩国各大财阀集团所控制的企业数已经明显减少,经营也趋于专业化,比如三星只经营电子、金融和贸易服务业;现代侧重于建筑、重工、化工、汽车和金融服务业;LG集中发展电子、石化和金融服务业。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企业走在了改制的前沿,例如LG集团。在LG集团中,有一个LG株式会社,主要掌握着下属各个公司的股票,家族主要靠吃这些股票的红利,基本上已退出经营的第一线,下属公司交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来管理。从这一点上看,LG集团实际上已经不是典型的家族式集团了。记者陈霞(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现受邀在韩国作访问学者的孙科志通过网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提供宝贵资料,谨此感谢。)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