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在伊拉克的核查行动顺利进行,萨达姆关于违禁武器的书面报告也如期递呈至安理会面前。8日,联合国一架专门负责运载这份总共11807页伊拉克报告的C-130运输机从巴格达起飞,前往联合国核查小组设在塞浦路斯的后方基地。 塞浦路斯时间8日午夜,万页报告“兵分两路”,一路直往国际原子能机构所在的维也纳,另一路则停经德国后直飞纽约监核会总部。目前报告尚未细读,但这洋洋洒洒的万页报告是否就真如伊拉克所说仅仅证明了“萨达姆与违禁武器丝毫无染”吗?这份令各方期待已久的陈述报告究竟能否改变萨氏命运呢? “报告非常之厚,内容非常之多……包含许多新要素,”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杜里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就曾这样描述这份令人瞩目的书面报告。当近1.2万页的报告8日被分装在3个大手提箱内移交至巴格达联合国核查人员手中时,人们开始对联合国如何解读这份“空前庞大”的报告产生疑问。 递交报告前两天,联合国安理会宣布已经将报告审阅权授予监核会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这两个组织的总部将全权负责报告的翻译、浏览、汇报、精读等工作,而这4个步骤也是联合国处理伊拉克报告的主要流程。 与翻译同步,监核会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官员还将对这份报告“浏览式阅读”。监核会主席汉斯·布利克斯6日表示,他本人将在伊拉克递交这份报告后的“数天之内”向安理会汇报伊拉克关于拥有或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陈述报告的大致内容,但具体细节性的“精读”则要花费“数周甚至更长时间”。 就在这份伊拉克的万页报告飞抵联合国、世人都对其内容倍感兴趣的时候,武器核查组织却又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个城市———华盛顿。 “现在是时候了,”布利克斯6日这样说道,“是那些一直宣称掌握(伊拉克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证据的人把证据放在桌子上的时候了。” 这位现年74岁的瑞典老者的话十分明确,意即让美英等一直叫嚷有证据的国家公开他们所谓的“证据”;在联合国的眼里,如果敌对的双方面都拿出在“违禁武器”这一纠缠不清的问题上的证据,那么事实真相就更加容易搞清楚,“是战是和”也就容易做出判断。 在路透社8日的一篇报道中,华盛顿一位高级官员说,美国拥有伊拉克“保留甚至加速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我认为我们拥有实质性的证据……自1998年以来,美国掌握了相当一部分信息和情报,它们证明伊拉克的研究工作不仅在继续而且还在加速……我们当然会出示这些证据。” 这位官员的话再次应证了美国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舍此前的一段答记者问。弗莱舍5日在白宫的新闻发布会后对记者说,美国拥有“确凿证据”,而且会在“合适的时候”将“铁证”面呈安理会,“两份证明的对比将成为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伊拉克向联合国递交报告后不久,伊拉克反对派又传出消息说,他们将向安理会提供证明萨达姆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但前提是联合国必须保证这些伊拉克境内“线人”的人身安全。 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议会领导人穆罕默德·巴吉尔·哈基姆8日对美联社说:“我们拥有足以表明萨达姆藏匿了大量违反联合国规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铁证’。” 哈基姆当天表示,这些情报由该派别设在伊拉克内部的“情报线人”采集而来,其“可信度颇高”。哈基姆目前还没有与联合国官员接触,但他说,只要联合国需要,“我们会将情报送到联合国手中,这些情报不代表任何我们的立场,但联合国必须保证我们的安全。” 联合国核查人员在伊拉克境内的核查工作还在继续,对报告内容的解读正在进行,安理会也同时希望美国能配合递交一份与万页报告对应的“证据”以备参考。 按照目前伊拉克方面的说法,报告“只是证明了伊拉克的清白”。而如果美国真的也递交一份确凿的“证据”,两份报告的对峙则难免不会引起一场新的危机。届时,萨达姆这份“空前庞大”的万页“证词”可能就会成为其“实质性违反”联合国决议的标志,而万页报告本身也会由“救命稻草”转变成“一纸战书”。琅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