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了望新闻周刊
全国的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全部划清,所有的争议线已经解决,42个三省交会点和18个省界边界线起止点全部确定,32300个界桩永久性地设在省、县两级行政区域关键部位;《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已于今年7月1日实施。我国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方式,由过去的无序、被动、粗放型管理走上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勘界工作已经胜利完成。当多吉才让部长在今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宣布“中国勘界工作大功告成”时,全场掌声雷动,人们热泪盈眶。20万中国勘界工作者历时近10年的艰苦奋战,划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行政区域法定界线,千秋功业今始成。
区域界线不清导致纷争不已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有一块重要的空白,即国内的行政区域界线没有明确划分过。民国初期,曾经计划勘测边界,编制全国行政区划详图,但终因抗战爆发和政治腐败而未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调整行政区划和解决边界争议,划定过部分行政区域界线,但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普遍不清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由于行政区域界线不明确和未经依法勘定,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以资源之争为核心和边界争议不断发生,习惯线不断演变为争议线。据1987年民政部统计,全国省县界线中,习惯线占77%,争议线18%,法定线仅占5%。这种无法定线的状况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几十年间,仅发生在省界的边界争议就有800多起,涉及29个省市、自治区的330多个县级单位,争议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在某些边界地带,双方群众积怨甚深,冲突不断,边界争议的存在,也造成双方对争议地区资源的掠夺性开采,致使宝贵的自然资源遭到极大的浪费和破坏。边界争议实质是资源之争,只有明确各行政区域界线,并用法律形式将其确定下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争议问题,这也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之策。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非常关注从根本上解决边界争议问题,民政部一直不断进行探索。1984年民政部在西部五省解决行政区域界线争议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全国勘定行政区域界线,编制全国行政区划详图的意见。198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民政部会同国家计委等12部委正式向国务院提交全国勘界的报告,经过数年的试点工作,1996年,全国勘界工作正式启动,20万勘界人揭开为共和国铸界序幕。
32300个界桩见证20万勘界人的辛劳
强巴赤列是西藏自治区勘界领导小组副组长。他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西藏自治区的丁青县羊塔乡与青海省杂多县某乡的乡民因草场归属的问题再次发生械斗。羊塔乡政府的房屋被烧毁,乡民被打死打伤。接到电报后,强巴赤列连夜出发,第二天下午赶到出事地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跑了过来,扑通一下跪在了强巴的脚下,双手紧紧地抱住了强巴的腿:“巴拉,给我一支枪,我要报仇。”看着孩子那稚嫩的面孔,强巴难过极了。
羊塔乡有藏北数一数二的好草场,山上有冬虫草等贵重药材,可是年年的争斗使这里的人们无心生产,一贫如洗。尽管县里每年拿出十几万元救济,但未能改变这里“越穷越打、越打越穷”的恶性循环。
这使强巴强烈地感到,勘定区域界线,是解决边界争议的根本出路。1991年起,强巴率领着西藏的勘界队伍踏上4700公里的边界线,走进了茫茫雪原,成为了世界屋脊“无生命区”的第一位勘界人。
西藏的边界线1/3是无人区,除了个别勘探队员走过外,几乎无人进入。在西藏和青海、新疆的3000多公里交界线上,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这里大部分时间被冰雪覆盖着,年平均大风日在200天以上。
强巴带领他历尽艰辛的勘界队伍将西藏与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的4700公里边界线全部勘踏完毕后,一份万余字的详实的勘界报告及勘定方案摆到了自治区主席的案头。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域法定线的最后确立,使这个世界屋脊的边界械斗成为历史。
黔东南自治州是贵州边界争议最多、矛盾最多的地方,在勘界前的短短几年里,就发生较大的边界争议559起,群众械斗300多人,打死打伤多人。经济损失难以计数。2000年5月,州勘界办公室主任徐铁和县、乡里几位同志去处理一件纠纷事件时,遭到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被捆绑殴打9个多小时。徐铁和几位同志都被严重打伤,他们仍然耐心地向群众做解释、说服工作,终于解决了问题。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黔东南州边界全部划定,成为正式法定线。
据民政部介绍,全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直接参予勘界工作的人员达20多万人,这些被称为共和国“风雪立碑人”的勘界工作者,为勘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100多位同志在勘界中负伤和牺牲。具体组织领导了全国全面勘界全过程的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评价勘界工作者是“无私奉献,勇于牺牲,为共和国立下了不朽业绩”。
2001年底,我国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全部划定,长达47.7万千公里,所有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的32300颗界桩,已经永久性地设在行政区域的关键部位。与此同时,所有省、县勘界工作都留下了一套完整、准确的记录勘定过程及成果的文件和资料,其中省界档案1400余卷,县界档案2万余卷。这是国家依法进行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依据,将永久保留在国家档案馆。
“德政”工程解决纷争困扰
全部法定了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因行政界线不清而引发边界争议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勘界过程中,双方人民政府贯彻勘界不扰民政策,坦诚相待、协商定界;上级人民政府在作决定时,非常慎重,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反复论证,充分考虑双方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同时,解决了省、县两级界线上万起的边界争议。从省界来看,诸如甘青线、藏青线、甘新线、老黑山、六盘山、茫崖、八角寨、子午岭、老爷岭、南太湖、长江北支黄瓜沙、红碱淖、猛坑石等,这一大批长期困扰各级政府、对当地群众曾造成重大损失的边界争议历史问题得到了解决。
勘界前,贵州天柱与湖南会同接壤的油麻坳、长腊弯、断胫坳等金矿区仅1995年就发生械斗20余起。在淘金的浪潮中,天柱县大洋乡与湖南省炮团乡农民在大洋乡境内油麻坳开采金矿,为争夺开采金矿权属曾引发了3000多人的械斗,百余人被打伤,8人死亡,此事惊动了中央领导。尽管在省县的直接参与下事态得到了控制,但由于没有勘定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权限不确定,这里治安混乱,滥采乱挖,大量的黄金流失,每年银行收购黄金不足百两。1997年,这里进行了全面勘界,天柱与湖南的4个毗邻县签订了边界协议,将322公里的省界勘定下来,解决了2万多亩争议林地,埋下了10个界桩,并与乡镇签订了保护界桩责任状,依法加强了边界管理。1997年9月,天柱县在湘黔线勘定的基础上成立了矿山整顿领导小组,对边界地区无证开采和越界开采的金矿、煤矿、重金石矿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整顿,理顺了生产秩序,制止了乱采滥挖,当年黄金收购达3万余两。
勘界后,边界地区的群众和睦相处,天柱县的电力不足,湖南方面将电网接过来,使天柱县的30多个村用上了湖南的电。
在贵州等边界地区,群众在界桩上绑上了象征吉祥的红布。全面勘界被边界群众誉为党和国家的“德政”工程。
全面勘界使边界双方基层政府和群众加深了了解,消除了隔阂,化解了矛盾。勘界以来,各地没有出现因勘界而造成群众大规模搬迁事件,双方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没有改变,为今后双方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打下了基础。已经勘定界线的地方,基本没有发生新的边界争议。
区域界线管理走向法治
据记者了解,在全面勘界的基础上,《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已于7月1日实施,行政区域管理工作已纳入法制化轨道。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也已经展开。目前,由民政部主管的省界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去年6月启动,预计两年后我国省界管理全部形成科学化、网络化管理。
民政部长多吉才让对记者说:全面勘界是由过去粗放、无序、被动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向科学、法制化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一次变革;标志着我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开始进入有法可依和信息化管理的新时代。他说:新中国建国以来,国家陆续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土地法》、《森林法》、《水法》等一系列法规,这些法规都有着按照行政区域予以实施的规定。过去因行政区域界线不清,行政区域范围不明,妨碍了这些法规在边界地带的实施。全面勘界完成后,为这些法规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全面勘界为我国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行政区域管理奠定基础,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多吉才让部长说,依法治界是我们实行全面勘界的最高境界,全面完成勘界工作只是万里长征开始了第一步,还会有许多工作要接着做。
|